第一图书网

中文Visual FoxPro 6.0操作教程

罗耀军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9  

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罗耀军等  

页数:

340  

字数:

59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为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之一,侧重于实际的应用和操作。编者根据前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考试大纲,从学科发展现状,当前应用环境以及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要求出发,建立教程体系,编写了本书教学内容。全书共分13章,通过列举大量精心选择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据库基础知识、Visual FoxPro 系统初步、Visual FoxPro 的表达式、数据库的编辑、数组和常用函数、SQL与查询、使用视图查询和修改数据、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基础、表单设计、报表和标签设计、菜单设计及应用系统开发分析等内容。 本书不仅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而且也适合于任何基础学习和自学的读者。

书籍目录

第1章 数据库简介 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2 数据库系统及数据模型 3 关系数据库 4 关系数据库设计基础 习题一第2章 Visual FoxPro 简介 1 Visual FoxPro 系统概述 2 Visual FoxPro 6.0的安装与启动 3 Visual FoxPro 6.0的界面组成与基本操作 4 Visual FoxPro 6.0的辅助工具 习题二第3章 Visual FoxPro 表达式 1 Visual FoxPro 6.0的数据类型 2 常量与变量 3 表达式 4 函数 习题三第4章 项目、数据库及表的基本操作 1 项目、数据库及表的建立 2 项目、数据库及表的基本操作 3 排序与索引 4 数据查询 5 数据统计 6 数据的完整性 7 多个表同时操作 习题四第5章 数组与常用函数 1 数组 2 常用函数 习题五第6章 SQL与查询第7章 使用视图查询和修改数据第8章 程序设计基础第9章 面向对象编程基础第10章 表单设计第11章 报表和标签设计第12章 菜单设计第13章 应用系统开发分析附录 考试大纲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在硬件方面,外存储器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没有像磁盘这样可以随机访问、直接存取的外部存储设备;在软件方面,没有操作系统,没有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由处理它的程序自行携带;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输出方式等完全由程序设计人员自行负责。这一时期计算机数据管理的特点是:(1)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不能共享。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如果数据的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必须对程序做相应的修改,且数据无法被其他程序利用,造成大量的重复数据,即数据冗余。(2)数据不能长期保存。程序运行结束后即退出计算机,数据占用的空间也一起被释放掉。(3)数据由应用程序自行管理。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程序员要自行设计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输出方式等,增加了程序员的负担。2.文件系统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而且开始大量地应用于管理。此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硬件方面出现了可直接存取的磁盘等存储设备,在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中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即文件系统,在文件系统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数据组织成一个文件,此阶段计算机数据管理的特点是:(1)程序与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对应的文件分别称为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2)数据可长期保存。数据文件可保存在外存储器上被多次存取。(3)数据由文件系统进行管理。在文件系统的支持下,程序只需用文件名即可访问数据文件,程序员不必过多地考虑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及存取方法,可将主要精力放在处理数据的算法上。(4)数据的独立性低,共享性差。在文件系统中,数据与程序相互依存,一个数据文件基本上对应于一个程序文件,如果数据的逻辑结构发生改变,必须修改相应的应用程序。当不同的应用程序具有部分相同的数据时,也必须建立各自的数据文件,因此数据的冗余度大。更严重的是,由于应用程序各自管理自己的数据,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编辑推荐

《Visual FoxPro 6.0操作教程(中文)》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文Visual FoxPro 6.0操作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