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网站建设与维护

盛宜,吴晓葵 主编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盛宜,吴晓葵 主编  

页数:

280  

前言

  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计算机网络正是由一个一个网站构成的,因此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成为目前计算机网络工作者的一项常规和繁重的工作,市场上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不管是企业、学校,还是其他的社会部门,都需要建立网站来对自己的业务、工作进行宣传和推广,所以掌握一定的网站建设与维护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用户既要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又要能从管理角度考虑其实用性和易于管理的措施,还要从美观和友好的角度考虑其界面的设计方法。本书从网站建设的基础知识、网站建设的方法、网站的维护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网站建设、网站维护、页面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安全的管理、网站宣传和网站推广等知识。  本书由多年从事网站建设与维护教学并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精心编写,以WindowsServer2003为平台,以IIS6。0为基础,兼而介绍Apache,PHF等网站建设的相关技术和方法。通过技术讲解,首先解决其中的技术性问题,然后对站点建设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包括Web服务器、FTP服务器、DNS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和电子邮件服务器等服务器的建设方法。书中使用较为简单的Access 2000为数据库平台,对网络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和建设技巧进行讲解。  本书侧重于培养读者在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可作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等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网站开发和维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由盛宜、吴晓葵主编,高振江担任副主编,侯维刚、赵琳参编。其中第1,2章由盛宜编写,第3章由赵琳编写,第4章由吴晓葵编写,第5,6,7章由高振江编写,第8,9章及附录部分由侯维刚编写。最后由高振江统稿,盛宜、吴晓葵审稿并定稿。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教材、论文等,在此恕不——罗列致谢,谨向各位作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网站建设的技术不断进步,发展速度非常快,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11月

内容概要

本书以Windows Server 2003为平台,以IIS 6.0为基础,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网站系统开发、建设、维护、管理的相关技术和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以上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全书共分9章,主要从网站建设的基础知识、网站建设的方法、网站的维护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网站建设、网站维护、页面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安全的管理、网站宣传和网站推广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等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网站开发和维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Internet概述  1.1.1 Internet的概念与历史  1.1.2 Internet的组成  1.1.3 Internet的特点与结构 1.2 Intranet技术  1.2.1 Intranet的概念与组成  1.2.2 Intranet网络结构 1.3 Web的基本知识  1.3.1 web的起源  1.3.2 超文本与超链接  1.3.3 URL  1.3.4 HTML和XML 1.4 TCP/IP协议 1.5 IP地址  1.5.1 IP地址分类  1.5.2 IP地址相关说明  1.5.3 IPv4地址编码存在的问题 1.6 子网掩码  1.6.1 子网掩码的计算  1.6.2 子网掩码的应用 1.7 域名及DNS服务器  1.7.1 域名结构  1.7.2 域名服务器(DNS) 1.8 网络系统的组成  1.8.1 网络概述  1.8.2 网络的基本组成 1.9 Web系统的组成与模式  1.9.1 Web的组成结构  1.9.2 Browser/Server模式  1.9.3 BrowserAppliCation/Server模式  1.9.4 Wcb的工作原理第2章 网页编程技术 2.1 HTML基础  2.1.1 HTML语言概述  2.1.2 HTML标记 2.2 ASP介绍  2.2.1 ASP概述  2.2.2 ASP语法 2.3 VBScript脚本介绍  2.3.1 VBScript概述  2.3.2 VBScript基础知识  2.3.3 VBScript常用函数 2.4 JavaScript脚本介绍  2.4.1 JavaScript基础  2.4.2 JavaScript事件 2.5 PHP脚本介绍  2.5.1 PHP脚本基础知识  2.5.2 服务器脚本比较第3章 数据库访问技术 3.1 Access数据库介绍  3.1.1 信息与数据  3.1.2 数据库  3.1.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3.1.4 数据库系统(DBS)  3.1.5 关系 ……第4章 网站项目管理及网站规划设计第5章 建立IIS信息服务第6章 邮件和流媒体服务器的组建第7章 网站案例第8章 Web站点管理与维护第9章 网站建设方案实例附录

章节摘录

  第1章 概述  1.1 Internet概述  1.1.1 Internet的概念与历史  Internet是由ARPAnet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使用TCP/IP协议连接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网。它是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主机或网络组成的一个特大型网络,是成千上万条信息资源的汇总。所有的资源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千万台计算机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娱乐等社会的各个领域。  ARPAnet于1969年建成,采用分组交换技术。1974年,TCP/IP协议诞生。1980年,ARPAnet上的计算机开始采用新的TCP/IP协议进行通信。1983年,ARPAnet上的协议完全过渡到TCP/IP。  由于ARPAnet起初用在军事上,为保障国防安全,美国在1983年将原先的ARPAnet分为两个网络,一个是Milnet,即网络的机密部分,仅供美国国防部使用;另一个是剩余的ARPAnet,仅供与政府签约合作的科研和教育机构使用。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筹建了6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及国家教育科研网,1986年形成了用于支持科研和教育的全国规模的计算机网络NSFNE丁,并面向社会开放,实现超级计算机中心的资源共享。NSFNE丁也采用TCP/IP协议,并连接ARPAnet。NSFNE丁实际上取代了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从此,Internet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90年代初,商业机构开始进入Internet。1994年,NSF宣布不再给NSFNET的运行和维护以经费支持,而由其他一些公司运行维护。至此,Internet彻底完成商业化,形成今天最为著名的遍及世界各地的互联网。目前,Internet已进入了全新的时期,并朝着商业化、全民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发展。我国Internet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年,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开始与国际联网,建立了中国学术网CANE了(Chinese Academic NETwork)。1987年9月,CANET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20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标志着我国Internet时代的到来。  第二阶段:1993年12月,以高速电缆和路由器实现将北京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校园网组成的主干网互连成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NCFC)。1994年4月,NCFC开通了连人Internet的64 Kb/s国际专线,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1994年5月,建立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并设在国内。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网站建设与维护 PDF格式下载



有打折,速度也很快


初学都使用,学习很基础的东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