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做壹年

萧元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2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萧元  

页数:

198  

字数:

15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以前的艺术家是这样一种人,他以自己美术家的眼或音乐家的耳加上天才的技
艺,创作出美妙的作品,给我们提供视听的娱悦,震撼我们的心灵。到了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便是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出现,有许多艺术家不再用画笔和画纸画布进行创作,而是用自己的身体、生活甚至生命进行创作。艺术与哲学、艺术与生活、形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界限变得模糊,灵与肉的界限被折除,一系列的艺术哲学问题摆到了美术史家、美学家乃至哲学家问题面前,传统的理论在新的艺术现象面前陷入了束手远销策的尴尬境地。

作者简介

萧元,艺术批评家、作家。1957年11月出生,籍贯湖南辽远。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从事出版工作凡二十余年。1998年10月任《芙蓉》杂志主编,致力于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和前卫艺术的推进。个人著作有小说《四如意》、《一天一日》、《谁比谁美丽》、《春天的故事》等。

书籍目录

访问背景
访问正文
来内地
在台湾
去纽约
早期作品
笼子
打卡
户外
绳子
不做艺术
不发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他等谢德庆进到笼子里去了之后,亲自在门上贴上了签有他名字的封条。所有封条加在一起有两百多条,每条上都盖有印章、注有作品的名称以及律师的签名和编号。谢德庆付给那个律师一百五十美元作为酬劳。这是谢德庆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为创作付的律师费用。那天来参加谢德庆进“笼子”仪式的大约有六七十人,他们大多是朋友和艺术家,没有演讲也没有媒体,大家只是看着谢德庆进去,进到笼子里去。很快房间里的人就陆续撤走,谢德庆一入留在了笼子里,他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为期一年的自我囚禁,也是人类第一次以艺术的名义自愿把自己投进“监狱”的不可思议的行为创作。 整个笼子是谢德庆亲自用松木制作的,三面木栏,一面是墙。在笼子里有一张床,一个洗脸池,一盏小灯,一个马桶。因为马桶不能自动抽水,碰到有大便,谢德庆就把大便用塑料袋装起来,然后由入拿出去。 在谢德庆的艺术生涯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到,那就是程伟光。程伟光是谢德庆在台北学画期间认识的,一个性格温和的年轻人,似乎无所事事,身上有股无所谓的劲头,最大的兴趣是听音乐,热衷于购买精良的音响。他们的认识交往在一开始可能是出于对艺术的共同兴趣,但是很早程伟光对于艺术就没什么特别的兴趣了。在谢德庆跳船到美国几年后,程伟光的哥哥给他办移民也到了美国。在美国程伟光似乎还是无所事事,生活对他而言不过是打发时间。但对于谢德庆来说,程伟光首先是朋友,还是同志,也是助手,是他促成谢德庆完成了1978年至1979年的作品。程伟光对于谢德庆的所有艺术创作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惊讶与激动,他的工作就是处理谢德庆每月的房租,每天负责送饭,拍照并张贴海报。程伟光当时能够义务替谢德庆工作,一方面是出于友谊,一方面也因为他当时的工作地点就在这个工作室附近。每天三顿:早餐是牛奶、茶,有时候有点面包;中午是牛肉三明治;晚上是专程到中国城购买的芥兰牛肉饭。每天程伟光都在同样的餐厅购买同样的食物,一年之中很少变换花样,这样单调与简单的食物虽然不属于创作上的规定,但是也只能如此吧。 在刚进“笼子”的头两三个星期,谢德庆曾经冲程伟光强烈地抗议过,因为不能说话,他抗议的方式就只能是摔碗,将吃饭的盘子饭盒狠狠地摔在地上,摔给程伟光看以表示自己对食物的不满意。摔了之后,程伟光转过头来看着谢德庆,就那么看着,显然也很不高兴。两个人就那么看着,呈现出两种不高兴。一个月之后,谢德庆也不再摔碗了,有什么就吃什么。


编辑推荐

《做壹年》编辑推荐:谢德庆是观念艺术领域的“世界拳王”,他的行为艺术创作都是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做不了的,而谢德庆在做完了他的一系列行为之后,居然没有精神崩溃,还能像一个正常人一亲生活,实在是一具奇迹。谢德庆及其艺术创作已达引起当代心理学和行为医学的广泛注意,并成为当代艺术研究和哲学研究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障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做壹年 PDF格式下载



疯子和天才只差一步他,是疯子吧


原价看了一下是88,在打4.9折的时候买的。纸张是比较白,看起来比较刺眼那种。书比较厚,但43块入手还是嫌太贵了。主要是觉得它的内容不适合长久地阅读,因为在美术课上听老师讲了很感兴趣才买的。喜欢行为艺术的话倒是可以不用在乎这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