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类的艺术大全集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陕西师大
出版时间:

2005-6  

出版社:

陕西师大  

作者: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页数:

318  

字数:

560000  

译者:

李龙机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必须要向各位声明下,这并不是一本关于历史方面的书。而且,即使我在以后的篇章里提及到相关的历史,那也大都是为人孰知的常识,并没有什么新意。人们完全可以从无数前人的美术、音乐,建筑著作中了解到那些历史。而我写这样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们展示人类艺术的普遍精神与意义,所以不可避免地收集了许多相关的史料在其中。但我保证,这将是次纯客观的展示,我会尽量避免加入太多的个人情绪。其实,我也曾一度对这本书的存在意义产生过怀疑,这种对自我的怀疑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但我必须面对,因为我首先要弄明白一点:我为什么而写作?这个问题直跟随着我收集资料,走访各地浏览文献等等,甚至于这本书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成以后,它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我常想,人们做的每一件事,如果都有明确的目标,那会有多好。我也需要这样一个目标,否则即使我面对如山的资料,也没有勇气动笔。但人生的历程并不是火车的轨道,方向明确,义无反顾。坦率地说,我的书不打算写给那些家庭词绰、红粉香巾的可爱的女士们,还有她们可敬的先生们。尽管这些人天天在舞会里把艺术”一词挂在嘴边,但他们并不知艺术为何物。好在,他们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因此他们不必细读我的作品,因为书中的字句也许只能给他们一点消遣或常识,却无助于他们灵魂的安宁和精神的愉悦。还有一点,我也不打算把这本书写成一本艺术的教科书,那样会让读者沉浸在学术专著中,未必是一个好事。而且我认为学生们已经有读不完的论文和学术专题著作了,现在再塞一本教材在他们的手里,多少会引起他们的不快。真正让我提起笔来写作的动力,来自于孩子。我曾在火车上看到过两个农村的孩子,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他们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都戴着红色的帽子,缠着长长的围巾,看起来很滑稽,一点也不时尚甚至有一点奇怪。这两个孩子在泥泞的地里跑着,跑到火车前停下来,好奇地盯着这个庞然大物,也许在他们的眼中这太神奇了。远处的简陋的房屋也许就是他们的家,和我在很久以前看过的农村房舍一样,好像几十年中从来没有变化似的。据我观察,这些孩子好像从没有亲眼看过高大壮观的东西,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好像奇迹就在他们的面前发生了一样。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有一点难过,他们如此的清苦,又是如此的无知。但与此同时,我突然发现那个女孩子手中紧紧抓着一个蓝色的画夹,而那个男孩子手中则提着一个很有光泽的小提琴盒子。我的目光破吸引住了,久久地停在他们的身上。那两个身影很快被火车甩到了后面,越来越远,渐渐融入在这一片荒凉、孤寂的大地上,然而我的心却不再平静。也许这两个孩子给了我提示,艺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无处不在。也许有一天,这两个孩子会离开他们的家乡,走进花绿绿的世界,去寻找他们的梦想,也许会在繁杂的工作中,尘封幼时的画笔和提琴,但无论如何,艺术的火花曾经激发过他们的灵魂。于是我感到,应该写一本关于艺术的书,为那些怀有梦想,崇尚艺术的孩子们,以及那些将要忘记童年梦想的长大后的孩子们。我忽然心中豁然一亮,终于找到了心中明确的思想。我清楚了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的原因了,同时也知道了这本书应该要表达怎样的一种思想。我下决心为两个孩子写作,为那两个身着红衣红帽的孩子写作。那么,我的这本书,有什么地方可以吸引到我的读者呢?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卖点。只不过我想领导大家来认识一群有趣的人群。这一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过的地方。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音乐、绘画的执著与热爱。他们可以不吃不睡,却不能失去艺木。请各位不要误会,我并没有打算打扰诸位的生活,也不是想把诸位从优越舒适的生活中请出来去过那种贫寒难耐的艰辛生活。我只是想在你们的面前打开扇大门,一扇可以通向人类艺术发展历程的快乐之门,从这里可以走进个也许你从未涉足过的艺术花园,也许你还可以看到花园中缪斯女神在朝你微笑。也许多数人的生活,总是显得平淡而乏味。所以为了逃避这些压抑的时光,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培养些诸如画画、唱歌、弹琴、或戏剧表演等等诸如此类的个人爱好,当我们沉浸在这些爱好之中时,乐趣也就随之而来。找们没有理由拒绝这些爱好。我们注定生活在个竞争的社会中,这是我们的不幸。我认识许多打网球与高尔夫球的高手,与如此有趣酐运动相伴,他们本该在运动中获得无限快乐的,但他化却一生郁郁寡欢,不得其志,只是因为他们无法战胜比尔:帖登和瓦尔持,哈根那样的明星而已。然而艺术却可以让你远离这种无奈。即使你在一个艺术领域上达不到很高的造诣,一样会有许多人喜欢你能作品,称你是艺术家。就好像你尽管不是一个拉力赛车手,但并不妨碍你用你的那辆老爷车去参加赛车一样。而且,也许在艺术活动中,你很快就可以感受到那些用于绘画、摄影、表演、烹饪的闲暇时光,是多么的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当然,你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爱好,除了需要灵感之外,还需要毅力。在这本书阅读中,你会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人类的一切艺术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所以,一切艺术都具有相关,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一样。你对交响乐的结构十分了解可能会帮助你去成为个成功的画家。现在,我已经是五十五岁的人了,但我却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个交响乐团里演奏那些美妙的乐曲。尽管这占用了我许多的时间,但却进步增加了我对音乐的理解,使我的绘画有了新的突破。我常常制作些版画作品当然这纯属个人爱好,并不出售。尽管利用我自己的那个很小的版画印刷机制作版画,相对轻松简单,但我依然从中深切地体会到了版画创作的艰辛。虽然我不鼓励单纯地模仿前人的美术作品,但是我们的确有必要去研究一下古代绘画大师的经典之作。尤其临摹丢勒和格里克这类绘画名家的作品,你会从这些复杂深厚的著作中领悟到太多的东西,你将受益匪浅。音乐也是如此。改掉随意花钱的习惯,去购买并收集那些动听的音乐唱片吧,这绝对是个很好的建议。作为一个有阅历的人,应该对古代作曲家的优秀作品了然于胸。这就像练习下棋,要想下得一手好棋,就一定需要对前人的棋谱深八地钻研比如马歇尔和卡帕布兰卡这些名手作留传下来的棋谱,就定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启示,即使你不能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也足可以把自己的棋力提高一个档次。我还要提醒你一点,如果你真的要培养个种艺术爱好,那么就要与它形影相随,就像你每天散步时都要牵着你心爱的小狗样。我在这里具体说明一下。假如你喜爱上了绘画,那就最好把绘画的工具经常带在身边。每当你有了画画的兴致,身边又没有其它人干扰,你就可以马上画下你所看到的事物。即使你的这些作品不能与伦勃朗的作品一起被收入博物馆,或是得不到太多的赞赏,但这样的练习,必定会让你的绘画技巧进一步成熟,也可以帮助你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果你想尝试其它材质的绘画,不妨试试练习油画、水粉和水彩画,我保证你可以体会到出国旅行般的快乐。不用担心这会花掉你很多钱,你完全可以用送给你孩子的那盒颜料和画笔进行绘画。对音乐爱好的培养也是这样,必须要养成每天练习的习惯,即使开始时一天只花15分钟,长此坚持下去,你就会在不经意间,增加到一天几个小时的练习时间了。也许大多数人认为钢琴是音乐领域里不可替代的乐器,这么认为是没有错误的,但是请不要被这种说法误导。我要提醒的是钢琴虽然重要,却不是唯的乐器。我想你们一定可以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至于下面你们应该如何去做,我就不必多费口舌了。天下之大,众生芸芸,愿意从事什么活动完全是自己的事。要知道众口难调,你无需太多在意别人的看法,无论你想作曲也好,绘画也好,或是制作航模也好,搞园林设计也好,都应该向那些在其领域内有出色表现的艺术家们请教。他们在缪斯女神的面前是卑微的奴仆,而在我们面前却是伟大的丰碑。如果有机会可以与他们交流,那绝对是件幸运的事情他们会引领你进入他们的私人花园里散步,使你在美妙的花园里大开眼界,流连忘返。也许,你会从他们那里领会到更深刻的思想,或是意外地获得你寻找已久的人生真谛。你将会为你努力付出后所得到的回报而感到欣慰与满足。这就是艺术带来的幸福!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写给两个看火车的乡村小孩的书。它既不是艺术教科书,也不是有关艺术的专著,而是用清新、通俗易懂而又个人化的描述,把深奥的东西介绍给那些徘徊在艺术大门之外的人。全书涵盖了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以及文学、舞蹈、服饰、工艺美术等几乎所有艺术领域,房龙以其深厚的知识底蕴,轻松自如地驾驭了如此丰富繁博的内容。与其他同类书籍不同的是,房龙坚持将艺术放到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活动中加以探讨,体现出他一贯坚持的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观察叙述人类文明的思想精髓。读者也因而在全面而清晰地了解人类艺术发展进程的同时,对艺术发展所赖以存在的人类社会也能得到洞见。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
  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1903年开始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早年混迹社会,做过教师、编辑、记者和播音员等。这位体重两百磅,粗壮结实的荷裔美国人于1921年出版了《人类的故事》

书籍目录

开卷语第一章 前言第二章 史前艺术第三章 埃及文明第四章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第五章 海因里希·谢里曼第六章 希腊的辉煌第七章 伯里克利时代第八章 希腊人的手工艺第九章 伊特鲁里亚与罗马第十章 犹太人艺术第十一章 早期基督教艺术第十二章 科普特人第十三章 拜占庭艺术第十四章 俄罗斯的艺术第十五章 伊斯兰教第十六章 中世纪的波斯帝国第十七章 罗马式风格时期第十八章 普罗旺斯第十九章 哥特式艺术第二十章 哥特式时代的末期第二十一章 文艺复兴第二十二章 佛罗伦萨的回忆第二十三章 乔瓦尼·安琪里珂第二十四章 尼古拉·马基雅弗利第二十五章 佛罗伦萨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第二十六章 有生命的雕像第二十七章 油画传奇第二十八章 意大利的绘画艺术第二十九章 新大陆第三十章 新音乐的诞生第三十一章 欧洲中心的繁荣第三十二章 上帝与我们同在第三十三章 巴洛克艺术第三十四章 荷兰画派第三十五章 伟大的时代第三十六章 莫里哀葬在圣地第三十七章 演员重新现身干舞台第三十八章 歌剧艺术第三十九章 克雷莫纳的乐器第四十章 新式娱乐第四十一章 洛可可艺术第四十二章 洛可可艺术的影响第四十三章 东亚文化第四十四章 戈雅第四十五章 乐谱取代了画板第四十六章 音乐大师们第四十七章 庞贝、温克尔曼和莱辛第四十八章 革命与帝国第四十九章 大混乱第五十章 浪漫主义第五十一章 画室里的造反运动第五十二章 艺术的庇护所第五十三章 十九世纪的音乐成就第五十四章 艺术歌曲的创作第五十五章 帕格尼尼和李斯特第五十六章 柏辽兹第五十七章 照相机的发明第五十八章 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圆舞曲第五十九章 肖邦第六十章 怪人瓦格纳第六十一章 勃拉姆斯的思索第六十二章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第六十三章 结尾的忠告附录

章节摘录

插图:这里先讲一下艺术对社会有什么样的意义与价值。假如我向古希腊人或者是中世纪的法国人提出这个问题,他们一定感到十分愕然,不是他们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而是他们没有思想准备我竟然会问这样一个可笑的问题。这种茫然就像我突然去问一个现代人,他居住的小区是不是应该讲究环境卫生,以维护身心健康一样,他无疑也一样会张开嘴巴发一会儿愣,然后他会说:“问这个问题明显是多此一举,注意卫生、保持腱康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将竭尽全力把健康和卫生放在真正的文明生活方式的首位。”其实他并没有回答为什么应该注意的问题,因为在他的内心,早就不再关注这个基本理论的问题了,而是更多地关心怎样把环境卫生建设搞好的问题。要是有人真的怀疑起卫生与健康对人类是否有意义,那人们一定会认为他疯了,其结果是不屑和一个疯子争吵这个无聊的问题,仍然不会正式地回答那个基本的问题。同样,13世纪、14世纪的法国人或意大利人,当被郑重其事地问到,是否在他的周围看到美的东西时,他一定会感到迷惑不解,不知所云。因为他对“周围的美”这一个概念并不是很明确。当时的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常常为了装饰其心爱的小教堂而费尽心机,不惜花上几年的时间,用去一大笔钱也毫不吝惜。但是他们对起居环境中的下水道、垃圾处理场等等关系到生活质量的许多地方,却漠不关心。他们似乎对生活中的不舒适和散发的臭气并不介意,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一样。他们的这种态度和我们今天生活存城市里的许多人一样,不在乎被丑陋和庸俗的东西侵扰及噪声的笼罩。这就是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同时,人脑中的这些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反应。比如,我就是一个很不喜欢广告的人,常常会因为看到校园路边的商业广告而大为不快。并在许多场合抨击这些大煞风景的东西。记得有一回,我在一个有3000位老师出席的大会上做报告时,就提到T那些讨人烦的广告。我说:“每个老师的神圣职责,既然是培育我们的孩子成为文明的公民,肯定应该了解培养孩子们懂得美感与和谐的重要意义,那么也会理解清除这些污七八糟的广告招牌的必要性。”可是,似乎没有人声援我的意见。他们对我说:“这些广告招牌是纳了税的,而这些说款可以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开支。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是你太理想化了,如果没有广告牌、快餐摊子、汽车加油站的大路牌,我们周围的景观,可能不至于像现在这样难看,不过我们就会少许多的收入,政府也没有钱去搞那些免费公园和城市雕塑了。”这样,双方不可避免地又起了争执,大家各执一词,谁也不能将对方说眼。我看这个问题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而他们考虑的是财政的收入问题,并且他们的态度也和我一样,十分认真。我想,在这里就不必再继续辩论广告牌的问题了。我只是要用这个例子说明,道德因为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会有所不同,这是老生常谈了。艺术也是如此,深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时间也对艺术有着很明显的影响。比如在15世纪,意大利无疑是一座艺术家的天堂。但今天,它与英国北部的工业城市没什么两样,再也看不到艺术的美感。过去的一百年里,美国人仿佛是一群没有艺术灵魂的蚂蚁一样,忙忙碌碌地从北美大陆的东边,成群地啃到西头。而到下个世纪或更远一点的时间,美国极有可能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为了迎合大家的习惯,本书的章节划分,依旧按过去大家纠以为常的划分规则,如中世纪艺术、埃及艺术、希腊艺术、中国及东亚艺术等方式。这种划分方式当然不能算得上很科学,就像我们的列车时刻表,随时有变更的可能。这里选用这种划分方式,是为了方便而使用的权宜之计。


编辑推荐

《人类的艺术》是彩色插图增修本。人文大师房龙的经典之作,对人类艺术最睿智的诠释,客观还原几千年艺术文明的本质。房龙的百年魅力,图文书中的中国典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类的艺术大全集 PDF格式下载



心胸似海,驾驭自己的思想,来往于人类的艺术海洋中。


好书不厌百回读。房龙的作品,不需要多说了。这本是最新修订彩图版,值得读,也值得收藏。


喜欢房龙的书


好书,很满意!


内容本身没有问题,大师杰作,非常钦佩!但是书的装帧实在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一本盗版图书:前面的扉页裁切歪七斜八,才看了不到10页,就发现内页的错别字,错误标点已不只三个五个,让人失望!还好没有严重影响阅读。一般我是不喜欢在书上作记号的,非常爱惜,但是这本书的好处就在于随便勾画也不心疼。这种值得收藏的书,我想下次还是要去买本上好的正版才行。


我买了!已经看过了因为是房龙写的所以有一定保障!但是翻译的人往往将名字翻译的不是很好!最令我失望的就是为什么不是全彩?有一部分竟然是黑白的图片!看着很不舒服!不过如果您出于业余爱好这本应该适合你!o(∩_∩)o...


通俗易懂,大众化的艺术。只是对各时期的艺术介绍的过于简短,不过还是很值得一看,书的质量也不错,只是偶尔会有错别字。


恩,这本书很不错哦~~印刷的很清晰,本来我还担心纸张会不好呢……以后还会继续在这里买书!!!


很满意 书和我想象中的一样


不仅适合给孩子们进行艺术史教育用书,而且是成年人扩大视野,为自己的艺术史知识补课的绝好教材,是一部传世之作。


房龙这本书由三联出版社出过上下册两本一套的,印刷及翻译都很好,全彩的,两本正价才98元。但是一直就找不到上下册的了。不知道是不是还有,这本压缩的一本的人类的艺术没有两本的好,删的太多了,太淡了。


房龙的书总是让人充满期待的,况且还有那么多印刷精美的彩图真正美不胜收,物超所值!


对于大部头的书,我一向是持敬畏态度的。唯有对于大胖子房龙的书是例外。这本《人类的艺术》,就像作者开篇就讲过的那样,是老少皆宜的类似于科普人文读物,实乃居家旅行自己阅读送礼之佳品。内容与表现形式,皆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整体结论:一本值得细细品尝的好书。


让读者了解艺术、了解历史的一本好书,内容深入浅出,一点都不枯燥。而且,这个版本翻译得也好。只是书中写及东方艺术史的篇幅少,看完了就很想找本东方艺术史来看。


内容不错,就是书脊上的错字太明显了,让人怀疑出版者的严谨度


(百年畅销版) 是一个很全面的系列图书而书很厚 纸用的很好内容也相当全面。


  房龙足够有名的了,但之前我知道他的《宽容》,原来他还写过这么多的书。他的水平很高,但文字却不怎么样。若不是翻译的问题,就是他本身如此了。书里面的道理都很独到,最重要的是正确,但即使他自己说是为一般读者写的书,内容上仍然有些啰嗦或者冗繁,读起来还是有点难。可能还是题目太深奥吧,或是我还没达到普通人的水平。正如书中所提及,古代人对一个普通人有一些普通要求,不会写诗也要会品诗,不会酿酒也要会品酒,不会雕刻也要会画画,当然这些都仅限于男人。女人则是另外的要求的了。
  由于版权的无限制,这种大众书基本什么没听过的出版社都拿来出一下,出了就直接送打折区出售,赚多少算多少。对于这些小出版社,我只要求印刷正确,版面清晰整洁就够了,幸好这本书还算做到。但下次我会尽量避免挑小出版社的,想写个书评都差点找不到书,你可以试一下搜索书名,看出来什么结果。
  欢迎没看过的读者留言询问。


  很多时候,事物的优点经常也是其缺点,房龙的艺术观点鲜明,艺术家及历史人群被其塑造的栩栩如生,自然可爱。确实不失为一本艺术入门书。但是作为一本有关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学的著作,就显得不那么专业和客观了。尤其是本书作为畅销书,必须保证客观的态度防止读者先入为主的习惯,把作者的观点当成自己判断艺术的标准,形成误区。其次,对于东方的艺术介绍较少,在当今世界艺术向东方学习的这种大趋势下,这点就成为了遗憾。


  最近读完房龙作品之《人类的艺术》,译者周亚群,翻译的文笔很不错。
  
  房龙能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人类方方面面的知识写个遍,而且贯穿着自己鲜明的文艺价值观,感觉是个很正直的作者。
  
  
  他的《人类的艺术》,对艺术家的生平介绍较多,对于各艺术流派的特点和作品赏鉴则介绍得比较少。读完此书,从古至今各个艺术家迥异的人生展现在面前。像才华伟岸而性格孤绝的米开朗琪罗,像一生被人呼来喝去受人轻视,却对自身际遇不以为意,创造出天国一般美好的音乐的老巴赫,像以神童闻名却一生困窘,遭到大主教迫害,死后连坟墓都找不到在哪里的莫扎特,像对歌剧作出革新,自身流淌着一半犹太人血液却痛骂犹太人的瓦格纳,均令人印象深刻。
  
  
  而且我以前对于音乐也可以用巴洛克、洛可可、印象主义等词来形容其风格一点不知。读完此书才知道《蓝色多瑙河》原来是洛可可音乐的典型代表。莫扎特的音乐也包含鲜明的洛可可风格。原来对洛可可风格的了解都是负面的。觉得就是一种浮夸、矫饰、充满很多无聊花边修饰的建筑风格,经过此书的讲述,发现洛可可风格也不乏可取之处。而且中国清朝很多精美的瓷器,其纹饰就是充满洛可可神韵的。
  
  
  我想,其实很多偏见的产生都是由于无知造成的。对于像我这样的音乐小白来说,此书还是帮我厘清了很多问题。
  
  不足之处是所有外国人名、地名、国名等专有名词都没有英文注释。未来进一步了解西方艺术时难免会出现对不上号的情况。


  看完《人类的故事》,再看《人类的艺术》,是很明智的。因为房龙的一个基本艺术观即是:艺术是时代的反映。不了解时代背景,就无法理解当时的艺术。
  
  从史前文明到20世纪,这本书涵盖的范围很广。每一章的内容,单独列出来,都可以做一个专门的门类去研究了。作者无意于深刻的研究,而是根据自己的历史观,将艺术发展的过程串成一条线。在前言中,房龙写到,这本书是为一些孩子写的,这些孩子身居偏僻的地方,但对艺术怀有好奇与渴望,这本书将开启他们的艺术之旅。
  


   从上海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死乞白赖的续借了两个月才只有细细的读了其中两章。作者自言此书非学术非研究,只是作者自家之言。但读完此书垫肚,再看其他欧洲著述的艺术史典籍时,解惑颇多。
   房龙的书像一本关于艺术的历史书,作者研究颇唯物,我认为比较客观,按中国古家可谓跳出三界而观,不过全书我还没有全部看完,全书整体思想质量不敢妄加评论,房龙还有几本其他的《xx的故事》,很想求来一看,但上海两大图书馆总是难寻踪迹,下次下手要趁早。


   电视剧很无聊,缺乏现实意义,可你至少知道那都是瞎编的。其他节目明明是瞎编的,却假装是真的。比如现在很流行的真情倾诉节目,相亲节目,嘉宾在现场声泪俱下声情并茂,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有些生猛出位的嘉宾迅速蹿红成为相亲明星,出场费直逼二线娱乐明星。新闻很可疑,现场访谈节目就是真的吗,你看到的路边随机采访,乡村小孩深情款款,也不过是早设计好了的台词。
  
   省省吧,没有真相。智者们早已将这个道理讲得很明白:
  
   蔡康永:“我总是劝好奇心重的孩子知道得少点,以免很快就绝望了。”
  
   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讲文艺复兴时期到来,教会,财经寡头,欧洲各国君主纷纷不惜重金大搞艺术,打造宫殿,向民众推销他们的观念,无数民工为修建工程丧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用几百万英镑买来黑森人运到美国为他们卖命,而这些黑森人卖身钱的大部分,都被他们的主人用在卡塞尔建造宫殿,很难想象,华丽典雅装饰着大理石和游泳池的宫殿,正是用阵亡战士的血肉尸骨堆砌而成。房龙讲到此时说:“但这正是我们不能对艺术寻根问底的原因,如果再追问下去,难免会看到难以接受的现实。”
  
   在约翰屈佛塔饰演正派主角的电影《法网边缘》里,反派主角对他说:“如果你非要寻求真相,那就去真相所在的地方:无底深渊的最底部。”
  
   有天转台,《七剑》有个画面从我面前一晃而过,一把溅满鲜血的长刀,举刀的人正说着句振聋发聩的台词:“真相是要人命的。”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海子—《春天,十个海子》)
  


  读完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后再读的这本, 感受更明显.
   贡的书更多的是"就作品本身的相互比较来论作品",而房龙的这本则更多从历史背景 文化背景 经济政治宗教背景 乃至艺术家个人生平背景对艺术之所以会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特定艺术家的手上形成其风格的"背景"作了宏观描绘和梳理.
   两本各有所长, 但基于着眼点的不同,房龙的这本读来感觉还是比较"散",时空和地域脉络乃至艺术类别的脉络在章节上也彼此穿插, 一不当心 更容易乱了.
   相对于就事论事,把艺术放到时代里来谈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得到一些很有益处的启发,毕竟艺术或者根本上说艺术家本来就很难是独立于时代存在的,话说回来, 又有多少事物可以超脱时代呢?
   我不懂艺术, 读来还是觉得有所收获的, 而作为一本概览性质书籍, 能够引导读者理解艺术的正确方法,引导读者结合艺术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艺术,或者能够用更辩证发展宽容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或者哪怕能够引起读者对任何艺术的进一步探究体会的兴趣,那就不妨是一本好书了吧.
   当然, 艺术的魅力,应该还是要亲身感受下才行,不然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早听说过房龙这个人,似乎在米国很有名。就像写作文,老师总会告诉你题目要小之又小,大题目容易写但也显得空泛而跑题,最后分很低。
  
  我终于要承认这是一条真理。虽然考试作文的要求大多属于新八股范围而难出真理,标准常常让我有向它竖中指的冲动。
  
  首先这个题目“人类”,时间上涵盖了自从第一只猿猴开始使用武器直到我现在打下这些字的每分每秒,空间上从人口密度最大的东京到南太平洋小岛到西藏高原。再看“艺术”。在我的概念里一般是指一切精神创作,包括了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手工艺等等。一本薄薄的小书怎么讲得完这么大的题目?作博士,即使你无能无德,至少上了这么多年学应该知道,治学有一条就是严谨求实。——但是不管怎么说房龙就是这样想的,他为书里画上了插图,其实这是相当不错的一部分,尤其是插图的内容往往在文中都没有提及,也从一种更加直观的角度解释了一些建筑的发展过程。可惜的是翻译后,将图缩得很小,有些字根本看不清,下面的中文解释也是用一种难分辨的小字写上去的,只有短短一个phrase。再然后封面的设计相当差,像房龙一样地写,我会说它让人恶心。实际上那是因为那种红色的纯度和灰度正好在一种让人看了不大舒服的程度,布局没有任何风格特征,与内容的气质完全不符。扉页上对作者的介绍也过浅过空过虚伪,有唬弄人的嫌疑。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尽管这本书也有它独特的优点。首先就是叙事方式,如同一个朋友娓娓道来,谈他的好恶和选择。比起许多生硬的介绍,这种形式无疑更容易为大部分人所接受。适合给一些只有基础常识而无很大兴趣的人,比如知道莫扎特不知道洛可可、知道米开朗琪罗不知道美第奇家族、知道尖顶教堂不知道哥特式风格;可以从中得到颇有教益的知识,至少足够你在一个刚认识十分钟的人面前作装b的谈资。
  
  可惜装b总是容易败露的;虽然现在这样做很有市场。
  
  然而读完以后我仍有种浪费了时间的感觉。作者的许多观点并没有进一步论述,刚刚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就抛下讲下一个。这里再次感叹语文课堂上有些东西是正确的,那就是议论文有论点就得有论证。比方说他不断感叹伦勃朗的出色,却因缺少原因和解释而显得单薄可笑。像喊口号。对于他所不熟悉的东西,房龙一笔带过(比如中国、日本、柬埔寨和印度的绘画、建筑他合在了短短的一篇内,还没有介绍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那篇长),缺少学者或者说作者应有的责任心。译者也显得有些敷衍了事,比方说一些对国内读者从未见过的16-18世纪里德国画家的名字,下面应该注释一下说明这个人的基本情况,全书却没有一个注脚,我很怀疑翻译的过程将房龙原本写的注释都删掉了,如果这本书也有过注释的话。实际上他并不需要怎么注释了,全书的每一句都在抒发他自己的感受,再加一句小字解释他的情绪就更多余了。
  
  如果真的像封面上宣传的那样,房龙的这本书“受到西方读者的广泛欢迎,影响了一代人”,那么我不免要为这一代人的感到可悲。实际上这本书几乎没有亚洲、美洲等其他地方的艺术,而且真正集中介绍了的是欧洲18、19世纪的绘画和音乐。仅在这200年的绘画音乐史,也有一些不熟悉的名字被他大肆讨论,没有任何解释。对于一些大师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人,他的看法大致与主流观点相同,没有什么阅读价值。况且他的每个观点都像一种感叹,可以说全书是“我觉得……我认为……”的个人感受。更有几篇动辄出现“……却很让人失望。……不怎么样。……很差”,读得我烦不胜烦。另外,全书所涉及的“艺术”仅局限于绘画、音乐、建筑、少量戏剧(2篇,莫里哀和瓦格纳)和少得可以忽略不计的雕塑(只在米开朗琪罗那里稍微提了两行),对于莫里哀,他说“如果我再介绍下去就要另写一本文学史的书了”。他在最后探讨了一下摄影作为一种艺术的独立存在与否,却认为文学不属于艺术。我无话可说。
  
  总之,房龙至多能够算作一个通俗作家。百度了一下,他正是因为这本书而成名,更是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很显然当初说气话时破口而出的预言变成了现实,那就是大众的口味永远是中下游的。但愿时间可以粉碎这些垃圾。“他是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大师级的人物”……“就连给这本书挑错儿的历史教授也不禁发出感叹:在房龙的笔下,历史上死气沉沉的人物都成了活生生的人;这本书的主要读者定位为少年儿童,实际上远远超过未成年少年儿童的阅读水平。”再次强烈鄙视所谓的主流声音。第一,这本书的确仅限为少年儿童,如果有人愿意读的话——我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儿童很显然已经老了;第二,如果他这样都可以,我们应该把当年明月再狠狠包装一下,至少他写的书离事实更近一点,或者说至少他知道要怎么说服读者,再至少他比房龙有趣。
  
  附:
  维基百科词条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8%BF%E9%BE%99
  百度相同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1061341.html?goodTagLemma


我好想按错了什么,按了什么关键情节泄露- -sorry


一般来讲,国内的序都把书的内容全概括完事了,不用你剧透; 勿自责


如果是想深究艺术或文明本身而言的话我觉得这本书并不是很适合 但就对艺术文明的态度看法 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有开创性和批判性的


读起来内容比较轻松就是了,,,我现在正在读,不过太厚了啊,现在到一百五十多页了。。。


哈哈,是的超级一大本,偶们看了也就图个扫盲,也不求更高深的造诣,所以偶觉得此书对了解欧洲文化还是很不错的,打算去欧洲旅行之前买来看看,去旅行就会更有意义了



但当个启蒙还是不错的


这个版本没读过,不过看起来很可笑,本页介绍上,译者居然填的是房龙 囧。书居然只有301页?我看的衣成信译的版本光上册就有380页,而且平均每页估计有2条以上脚注,插图都是32开整页的。


很粗俗的一本书 越看越没意思 很赞同你的想法!


要把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历史很详尽准确的弄出来,恐怕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所以对房龙还是不要太苛刻的好...当做一家之言看看就挺好的啦


读了1/3左右,果断合上书


明明有542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