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四川产业发展风险评价及集群促进政策研究

杨志远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志远  

页数:

320  

内容概要

杨志远所著的《四川产业发展风险评价及集群促进政策研究》从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出发,在分析我省产业集群面对的风险的基础上,对现有产业集群促进政策的构成、功能进行评估,分别从形成、竞争力、内部协同程度、创新能力和根植性等方面研究提升我省产业集群促进政策的绩效的有效路径。同时,在产业集群理论的指导下,全面借鉴国外和沿海发达地区在产业集群促进政策上的经验,研究我省产业集群促进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政策框架和主要措施,为完善我省产业集群政策,构建科学、规范的政策体系提出建议。

书籍目录

导论 四川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四川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二)产业集群战略是四川省工业集中发展战略的升华
(三)深入认识产业集群在四川工业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四川省产业集群战略提出的现实基础分析
(一)大规模的企业集聚态势已经形成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市场条件日趋成熟
(三)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保障
三、构建以产业集群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探讨
(一)当前四川省产业政策的现状与特点
(二)重视产业组织政策设计,加快产业组织发展
(三)塑造产业集群促进政策体系核心:一个转变、三个调整
第一章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功能
(一)关于产业集群概念的综述
(二)产业集群的功能
二、产业集群形成和集群根植性探讨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与机制
(二)产业集群的根植性探讨
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培育
(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表述
(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培育
四、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综述
(一)中小企业集群促进政策
(二)中小企业集群与外部金融支持
(三)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平台
第二章 风险理论及集群风险识别
一、风险理论简介
(一)风险与不确定性
(二)风险控制的理论研究
(三)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产业组织
二、风险评价技术与工具
(一)全面风险管理及其实践
(二)风险管理工具及其发展
(三)风险控制工具
(四)存在问题及评述
三、产业集群风险识别与应对
(一)产业集群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
(二)集群风险防范的一般方法
(三)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风险分析
第三章 产业集群促进政策:功能、原则与一般性框架
一、集群促进政策的积极作用分析
二、产业集群促进政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一般性原则
(二)阶段性政策所遵循的原则
(三)政策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产业集群促进政策的一般性框架
(一)重视培育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稳定联系
(二)倡导差异化发展模式
(三)改善集群环境,增强集群活力
第四章 国内产业集群促进政策比较
一、我国产业集群促进政策的现状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二)我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
二、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促进政策现状与经验
(一)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清晰
(二)政策措施多样化
(三)特色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平台
(四)项目带动是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
(五)重视培育大企业和知名品牌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促进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二)西部地区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机遇
(三)西部地区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 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与促进政策
一、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阶段探讨
(一)总体状况:识别与评价
(二)四川产业集群发展尚处于初期的企业集聚阶段
(三)促进初级生产要素竞合是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四川省当前产业集群促进政策分析
三、四川省当前产业集群促进政策绩效探讨
第六章 四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研究
一、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现状分析
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设计程序和方法
(一)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主要特征
(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结构
(三)集群识别与政策绩效评价
三、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基本架构
(一)基本框架
(二)基本原则
(三)专项规划
第七章 产业集群外部环境促进政策研究
一、当前四川产业集群外部环境分析
(一)初级要素集聚结构欠合理,高级要素发展水平较低
(二)市场需求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力不足,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欠发展
(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有待于完善,市场意识有待于提高
二、培育集群外部环境的主要政策着力点
(一)调整初级要素集聚结构,加快高级要素培育
(二)以市场需求为指向,提高技术创新与产业组织演进的协调程度
(三)加快制度建设,完善公共服务
三、发展集群外部环境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工业集群化和城镇化的相互联系
(二)完善市场机制,发展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三)完善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培育集群发展的社会资本
第八章 产业集群内部协同促进政策研究
一、以竞争促合作,以合作促创新
(一)加快企业集聚,鼓励内部竞争
(二)以竞争促合作,以合作创集群
二、促进专业化分工深化,提高集群内部协调程度
(一)提高集群要素容纳能力,完善集群价值体系
(二)促进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
(三)提升集群价值创造能力,提高集群内部协同程度
三、构建集群内网络化创新机制
(一)创建集群内部对话平台
(二)加强对话机制建设,创造合作氛围
(三)多方参与,构建集群内部网络化创新机制
第九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促进政策
一、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四川市场情况及集群运作机制分析
(二)实施对内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发展外向型集群
(三)构建开放的集群运作机制
二、发展区域市场,加强产业集群与地区经济的联系
(一)四川省区域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二)增强区域市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
三、深入研究集群风险,构建区域性集群风险防范与分散机制
(一)四川省产业集群存在风险分析
(二)加强风险防范引导风险分散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产业集群发展会增加就业机会、增强对各种相关人才的吸引力,吸引企业家、经理、熟练工人等向集群区域汇集。人才集聚有利于集群企业技术、市场、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同时,地域的相近、相同或相近的社会人文氛围,会使集群产生知识和技术外溢,促进集群企业及其相关机构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知识和技术的溢出和近距离学习可以使集群企业的生产经营者获得并积累更多知识和技能,这不仅会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高,而且会促进集群企业创新。更重要的是,专业化分工、根植性等特征会使集群内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既相互合作又彼此竞争的竞合关系.这种竞合机制在促进集群企业加强合作、实现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同时,会促进企业努力创新,通过技术、市场、组织创新获得发展。  第四,集群相对于其他产业组织形式的较高经济效率、集群客观上形成的对外产业壁垒,再加上集群营销网络、创新网络的作用会使集群形成独有的集体效率。集体效率的发挥使产业集群具有其他产业组织形式所不具备的独特市场竞争优势,使集群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第五,在产业集群内部,大量企业及其相关辅助、支撑机构之间形成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在这种网络关系下,集群企业及其相关机构不仅实现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而且会产生网络外部效应、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效应,会不断创新产业空间和社会资本,形成集群独特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是集群区域内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自我强化循环系统。通过系统内大量知识、信息、技术的良性循环流动,集群的生产效率优势、生产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集群企业可以不断创新并实现集群式发展,集群整体得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具有长期存在的基础和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可以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持续扩张发展。


编辑推荐

  发展产业集群是四川贯彻科学发展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四川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条件,  为发展产业集群创造了基础条件。  构建以产业集群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  是促进四川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四川产业发展风险评价及集群促进政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