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儒学与意识形态

侯文莉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

侯文莉  

页数:

24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也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与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精神。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是自身文明没有断裂的国家,中华文明史至少已经延续两千多年。在这漫长而曲折的历史之路上,儒学作为中国文化及精神的经脉,承载与传递、滋养与更生,使中国拥有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顽强挺立的内在生命。
  儒学作为古代中国的国家精神,以其自身的精神生命力与精神生产力,铸就了中国人的精神品质、民族性格。为维护中国的稳定与团结、和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作为一种文化与思想,儒学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巩固,亦对东亚及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以儒学为核心的国家理念,波及韩国、日本等国家,对促进其进步与文明也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作为体现东方文明的核心思想,儒学以其和谐互动、仁爱共济、成己成人、协和万邦的恢弘胸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历史上,东方与西方碰撞、冲突、对话、交流,共同为人类的文明、世界多元与丰富的图景增姿添彩。

作者简介

  侯文莉,女,1969年2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江苏扬州。四川大学哲学学士,天津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

书籍目录

绪论
上编 儒学:道统与国家意志
第一章 道统与国家意志
第一节 道统
第二节 国家意志
第三节 道统与国家意志的分合
第二章 概念、观念与统治科学
第一节 概念与观念的历史
第二节 统治科学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中西差异与互渗
第一节 国家、民族、政党与阶级
第二节 利益冲突与一致
第三节 领域合一与领域分离
中编 儒学:意识形态化的历史进程
第四章 董董舒的意识形态建设
第一节 董仲舒将儒家学说上升为国家意志
第二节 东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庸俗化与没落
第五章 玄学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影响
第六章 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所面临的冲击与回应
第一节 道教对政治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对政治的影响
第三节 儒学在碰撞中的回应
第七章 儒学政治思想的哲理倾向与功利主义
第一节 理与理一分殊
第二节 性与天理人欲
第三节 功利主义
下编 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

章节摘录

  正是由于佛教有利于皇权,加之梁武帝白身笃信佛教,其时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与世俗政治权力的互动中,充分彰显了佛教的政治及经济潜力。  佛教发展到梁代,五百年间,有赖于朝廷支持和民间的供养,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寺庙和僧人不负担租赋和徭役,逐渐积累起财富,寺院经济大大发展。东晋大官僚桓玄在《与僚属沙汰僧众教》中说:“避役钟于百里,甫逃盈于寺庙,乃至一县数千,猥成屯落。”(《弘明集》卷一二)在梁武帝时,寺院蓄养大量的“白徒”、“养女”,几乎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寺院经济蓬勃发展,佛教寺庙的建筑及相关的佛教产品的生产、消费,成为这一时期国家经济中的重要项目  谢和耐在《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中指出:“在845年法难期间,一共计算到4600座寺,此外,还有4万个小佛刹。……在唐代宗年间也出现同样的局面,当时‘凡京畿之丰田美利,多归寺观’。所以,从5世纪末到9世纪中叶没收寺院土地为止,寺院经济对长安和洛阳地区的渗透,始终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就是集中于某些具有特权处的财产,它后来成为一种特殊力量的源泉。文献都强调了僧侣土地为最肥沃的土地的这一现象。如果佛寺仅占有百分之四左右的耕地,那么我们完全有埋由认为,这些土地产品所占的百分比,则要高得多,也可能会超过全国粮食和蔬菜总产量的百分之十。”  ……


编辑推荐

侯文莉编著的《儒学与意识形态》由三部分组成: 上编:从历史的角度与概念分析的角度入手,诠释儒学,主要针对道统、国家意志进行分析与考量;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历史进程与观念的繁衍和影响作出诠释与评判。 中编:论述儒学成为意识形态的历史进程。 下编:对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的结构分析与特点、价值评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儒学与意识形态 PDF格式下载



研究儒学的另一个视角!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