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音乐审美的内核

李杰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杰  

页数:

301  

字数:

270000  

内容概要

  《音乐审美的内核:音乐意象加工的科学阐释与实证》是一本关于音乐美学的研究。《音乐审美的内核:音乐意象加工的科学阐释与实证》主要研究的是音乐审美的内核——音乐意象加工的科学阐释与实证。《音乐审美的内核:音乐意象加工的科学阐释与实证》包含了对于音乐意象的外在和内涵的研究,对于音乐意象心理加工进行了阐释,并对其他的相关音乐知识进行了汇总。

书籍目录

绪言
上篇音乐审美意象加工的科学阐释
第1章音乐意象存在证据的研究
第2章音乐意象内涵研究
一、音乐意象的概念
二、音乐意象与音乐形象
三、音乐意象的特点
四、音乐意象内涵述评
第3章音乐意象的定义及理论结构
一、音乐意象的定义
二、音乐意象的理论结构
第4章音乐意象作用研究
一、音乐意象在音乐治疗中的作用
二、音乐意象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
三、音乐意象对音乐技能洲练的作用
四、音乐意象作用研究启示
第5章音乐意象心理加工水平研究
一、认知心理学加工水平说与实证研究对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的启示
二、认知心理学心理加工水平区分的类型研究
三、认知心理学心理加工水平模型探讨
四、音乐意象心理加工实证研究
五、音乐意象心理加工模式研究评价
第6章音乐欣赏研究
一、音乐欣赏概念梳理
二、音乐欣赏与音乐意象关系研究
三、音乐欣赏中意象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四、音乐意象及加工水平研究评价及存在的问题
第7章问题?假设?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本问题
三、基本假设
四、基本板块
五、基本思路与技术线路
六、研究价值与创新
下篇音乐审美意象加工的实证研究
第8章音乐审美和音乐意象审美词频考察
一、研究目的
二、各种相关文献考察
三、美感词标初步构成
第9章音乐欣赏中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维度及词频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第10章音乐欣赏中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生成水平考察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
四、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
六、分析与讨论
七、结论
第11章音乐意象结构探讨
一、音乐意象的理论结构
二、预备性研究
三、音乐意象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
四、音乐意象验证性因素分析
五、音乐意象结构及释义
六、讨论
七、结论
第12章音乐意象加工水平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
四、实验结果
五、分析与讨论
六、结论
第13章音乐欣赏探索性因素分析
一、音乐欣赏
二、音乐欣赏结构预备性研究
三、音乐欣赏结构探索性、验证性因素分析
四、音乐欣赏结构与释义
五、讨论
六、结论
第14章音乐欣赏水平测试
一、测试目的
二、测试方法
三、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
第15章音乐意象加工水平与音乐欣赏水平相关研究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四、结论
第16章总讨论、结论与展望
一、总讨论
二、总结论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英文术语对照
附录二有关音乐意象的问卷
附录三有关音乐欣赏的问卷
附录四音乐欣赏中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生成水平考察所需材料调查
附录五音乐欣赏中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生成水平考察的实验材料
附录六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材料
附录七音乐欣赏水平测试问卷
后记

章节摘录

  (三)音乐是纯感性活动吗   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既是情感的艺术,又是听觉的、时间的艺术。它以声音为载体,而声音具有瞬间性、直接性,所以长期以来音乐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感性的学科,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也总是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纯粹的感觉,理性被排斥在音乐艺术之外。人们通常将音乐视为直觉活动,并与非逻辑相联系。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除了音乐表象和情感体验等感性活动以外,是否存在着理性认知?感性与理性是否交融呢?   20世纪脑科学研究的新发现,引发了人类对自身生命客体的强烈探索。脑科学的研究从“认识脑”、“保护脑”和“创造脑”三方面推向深入。对大脑的认识,首先是对结构分工性的认识。左脑是理性与计算之脑,主持严密的逻辑思维,称为“数学之脑”;右脑是感性与计算之脑,主持开放的形象思维,称为“艺术脑”。其次,大脑两半球功能上的不对称是人脑结构和认知功能的主要特征,若促使两半球之间取得相互支持、依赖、充、合作,其效率会成倍增加(朱咏北,郭生健,1999)。基于此,长期以来,研究者们都致力于音乐审美活动中的认知研究。多数研究者认为:“审美活动不等于认知活动,但审美活动离不开认知活动,审美活动把认知活动作为它的基础之一,在认知活动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审美活动。”(陈新汉,2002)著名的美学家叶朗先生(2004)则认为,审美活动(无论是创作或是欣赏),最终是要营构一个“意象”,离开了审美主客体间的意向性结构,这种营构是不可能的。意象之所以不是一个实在物,不能等同于感知原材料(如自然事物和艺术品的物理存在),就是因为意象是一个意向性的产物。意象的统一性以及作为这种统一性的内在基础的意蕴,都依赖于意向性结构——它不仅使象“显现”,而且在意向行为的过程中,由对意指(即被作为目标的对象)的体验而产生意蕴。艺术家用“意象”创造的物资材料加以传达,就产生了艺术品。艺术品是“意象”的物化。不难说明,音乐实践活动是一个有“意”、有“象”,“感性”和“理性”交融的过程。   总的说来,对于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中有关感性(审美)与理性(认知)的深层研究,即具体到各种认知的具体过程及相互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音乐审美的内核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