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酶学及其研究技术

陈清西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清西  

页数:

307  

前言

  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更加广泛,酶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国内外关于酶学方面的参考书有一些,但是,就酶学这个研究发展十分快速的学科而言,国内有关酶学的著作实在太少,远远不能满足酶学研究和酶学教学的需要。笔者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酶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230篇有关酶学的研究论文,其中SCI论文92篇。在酶学教学中,深感酶学教学参考书的紧缺。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在酶学的教学和科研中累积的经验,编著了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笔者力求结合本科生、硕士生的酶学教学以及科研方法,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引用实例来阐明酶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进而逐步展开讨论。  本书系统介绍现代酶学研究的原理及技术路线,主要围绕酶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酶促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失活动力学、化学修饰动力学、变性动力学、酶活力调控、酶活性中心功能基团性质、酶结构与功能、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与改造及酶制剂的生产应用等。本书的特色是将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合起来,并以几种海洋动物酶的研究为实例贯穿到相应的各个章节。  本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并重,强调实验设计技能、操作技巧,适合作为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参考书。  本书是在硕士生“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和本科生“酶化学”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的。在本书的编写中,得到王勤、石艳老师以及博士生谢晓兰、张继平、冷波、康劲翮、宋康康、邱凌、韩鹏等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介绍现代酶学研究的原理及技术路线,主要围绕酶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酶促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失活动力学、化学修饰动力学、变性动力学、酶活力调控、酶活性中心功能基团性质、酶结构与功能、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与改造及酶制剂的生产应用等。本书的特色是将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合起来,并以几种海洋动物酶的研究为实例贯穿到相应的各个章节。 本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并重,强调实验设计技能、操作技巧,适合作为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参考书。

作者简介

陈清西,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系主任。
1982年1月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年1月毕业于厦门大学,菝硕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1月—2002年2月在美国加州Berkeley大学工作2年。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发表研究论文228篇,其中在国际SCI源学术刊物发表92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论第二章 酶的分离纯化第三章 酶的理化性质研究第四章 酶催化的动力学性质研究第五章 酶的抑制剂第六章 pH对酶活力的影响第七章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第八章 酶的多底物动力学第九章 酶功能基因的化学修饰第十章 酶的分子结构基础及催化作用机理第十一章 酶抑制的设计与应用第十二章 酶分子构象的研究技术第十三章 多酶体系及调节酶第十四章 酶活性调控附 中英文对照

章节摘录

  二、酶学研究的重要性  酶学(Enzymology)是研究酶的理化性质、作用规律、结构和作用原理、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并与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与生物化学、蛋白质化学、生物物理学、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病理学、毒理学、药理学等,关系甚为密切;同时,在这些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学习酶学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酶、掌握酶,使酶更好地为人们所用。  地球上到处有生命,从参天大树到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细菌、病毒,从天上飞的鸟到水中游的鱼,形形色色,种类繁多。但是不管生物如何多种多样,凡有生命的地方几乎都有酶,都需要酶。作为生物催化剂,酶和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一方面,酶在体内的活性水平反映了生物的生理状况;另一方面,如果控制机体内酶的活性水平,就能对生物的机能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了解酶的生物学规律和知识对于生产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工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在发酵生产中,通过对外界条件的控制或遗传因子的改造,进行代谢调控,就有可能提高产量;在医学和农业上,根据机体正常与病理情况下酶或酶系的活性变化,就有可能找出发病原因,从而指导药物的筛选和应用。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酶学及其研究技术 PDF格式下载



讲解很透彻


描述详尽,很不错


当当的书从来就没失望过。


酶学基础书,值得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