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
2010-11
厦门大学出版社
计璧瑞
262
无
本书从台湾历史的“殖民地处境”切入,探讨日据时期殖民社会与台湾新文学的关系。不但探讨殖民处境下文学写作题材、主题等方面的变异,而且进一步探讨殖民社会政治、文化对被殖民者精神的压抑和渗透、对写作者身份认同和心理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想象及其表征形态。
计璧瑞,先后获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赴美、韩、日等国和台湾等地访问、研究和教学。长期从事台湾文学和两岸文学关系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台湾文学论稿》等专书.参与编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概观》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导言
第一章 殖民地处境与台湾新文学
第一节 殖民地台湾的特殊境遇
第二节 历史文献中的社会发展脉络和民族意识
第三节 个人化文本中的国族认同
第四节 冲突下的民族意识形态
——再析个人化文本
第五节 殖民时期台湾文学和作家身份确认的复杂和困惑
第二章 殖民时期台湾新文学的文化想象
第一节 文化想象的发生
——在中文写作中
第二节 文化想象的变异
——在日文写作中
第三节 遵从殖民者逻辑的想象
——一“皇民文学”
第三章 文学书写与殖民现代性
第一节 文学书写中的殖民现代性表征及其文化政治寓意
第二节 左翼书写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论述
第三节 殖民现代性认知中的情感经验和“超越”思维
第四章 殖民时期文学的语言问题
第一节 语言文字的殖民
……
第五章 从殖民记忆到战后论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正像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日文写作并存时的日文写作承续了中文写作民族自我想象的主要特征一样,这个时期部分日文写作的日本想象也维系了中文写作对殖民者的一贯认识。颟顸、霸道的日本人形象继续在《送报夫》、《牛车》、《豚》等小说中出现,但随后这样的形象渐渐消失①,不再作为压迫者的日本人悄然出现在台湾人身边。这种迹象至少说明文学和作家开始接受日本人的非殖民者形象,属于绝对的殖民暴力的日本想象内涵发生了改变。到了40年代皇民化运动高潮期,作家无论是否受到左翼影响,其意识形态色彩都已隐去,在当局“文学奉公”、“增产建设”的所谓“国策”和口号的倡导下,杨逵、吕赫若等作家也在1944年前后受总督府情报课的委托到生产第一线,写出了《增产之背后》(杨逵)、《风头水尾》(吕赫若)等作品,在名义上属于当时的“国策文学”。从杨逵、吕赫若30年代的文学观和写作以及战后的意识形态来看,本时期的如此举动不能视为完全意义上的妥协,特别是这两篇作品并不涉及对“国策”的颂扬,只是以努力工作着的台湾民众形象表现出一种积极态度,传达了企盼台湾社会发展的愿望,而这与当时的政治号召是一致的。但作家配合“国策”的确是当时普遍存在的现象,张文环也曾为宣传“志愿兵制度”写过文章,这种现象的出现恐怕难以用非此即彼的思维去判断。这里提出几种理解,一是作品的内涵不一定完全等同于作家的意识形态,作家有可能在时局的压力下被迫做出配和当局的举动;二是经历了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文化同化,特别是战时当局物质和精神双重动员的台湾民众,可能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文化妥协;三是当局推行的增产建设方针与台湾知识分子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在效果上有相近之处;四是文学本身的因素,文学既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工具,当文学不再有机会表达思想倾向时,作家当然可能放弃文学的这一功能。
《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殖民时期台湾新文学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台湾文学“现代性”研究之一。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