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朱子哲学研究

陈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9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来  

页数:

450000  

字数:

394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朱子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哲学体系之一,考察这一哲学的整体结构及其具体内容必须注意:一方面,整个朱子哲学和它的重要部分都不是一次形成的静止结构,而是有其自身提出、形成并经历复杂演变的动态体系。另一方面,组成这一学说总体的命题大都不是意义单一的命题,朱子哲学中的哲学命题和他对许多问题的讨论在内容上大都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含义。这两方面造成了朱子哲学的复杂性。因而,本书注重从时(历史演变)空(层次角度)的不同方面对朱子的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考察和全面分析,以求达到对这一庞大而复杂的哲学体系的具体把握。

作者简介

陈来,籍贯浙江省温州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1981年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6年任副教授,1990年任教授至今。

书籍目录

引言内容提要前论 朱子早年思想的发展第一章 朱子与三君子 一、以儒名家 二、出入经传 三、泛滥释老 四、归本伊洛第二章 朱子与李延平 一、道南之传 二、体验未发 三、洒落气象 四、境界与本体 五、涵养与穷理 六、理一分殊 本论一 理气论第三章 理气先后 一、太极解义 二、太极之辩 三、理气在气先 四、晚年定论第四章 理气动静 一、理乘气动 二、性情动静第五章 理一分殊 一、月钝 万川 二、一实万分 三、理一分殊 四、万物一理第六章 理气同异 一、理气同异 二、理有偏全 三、气异理异 四、枯槁和性 小结 本论二 心性论第七章 已发未发第八章 性之诸说第九章 心之诸说第十章 心说之辩第十一章 心系性情第十二章 格物与致知第十三章 格物与穷理第十四章 知与行第十五章 鹅湖之前第十六章 朱陆之争第十七章 朱陆异同小结附录评陈来的《朱熹哲学研究》新版后记索引

章节摘录

第二章 朱子与李延平朱子绍兴二十三年(1153)见李侗于延平,延平告以儒释之辨,此后年岁之间,朱子颇味延平之言,渐觉禅学之非,而立志归本伊洛,此一过程及相关事实考辨,我在前章已为详述。本篇则专论朱子与延平授受渊源与思想关系,故以《延平答问》为主要材料。按《延平答问》为李侗答朱熹论学书,其第一书在绍兴丁丑(1157)六月,时朱子28岁,尚在同安为主簿。以其书中之语观之,并非延平与朱子初次通书,以此推知,在此之前延平、朱子之间当已有书。朱子绍兴癸酉(1153)见延平,时24岁,李延平卒于隆兴元年(1163)癸未,时朱子34岁,两人交往近十年。即使自绍兴丁丑至癸未计之,亦近7年之久。李朱在此期间的思想交往,对朱熹思想发展影响甚大,对李侗晚期思想也有重要意义。本章因站在朱子思想研究的角度,注重丁丑戊寅之后朱熹所受李侗的影响,以及朱熹与李侗思想的差异和此种差异在理学史发展中的意义,故对延平晚年思想因受朱子之刺激而发生的变化不予讨论。生”。“考亭朱氏出延平李氏,延平李氏出豫章罗氏”,李侗是朱熹早年最重要的老师。


编辑推荐

《朱子哲学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朱子哲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目前国内朱子哲学研究的扛鼎之著!值得反复研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