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体育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2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前言

新千年来临之际,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各国教育体制的框架已经基本搭设完成,当代教育的发展开始聚焦在变革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层面上。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进行了多次重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回应了我国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现实问题。当前,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要求未来的基础教育应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科技革命需要和善于应对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的任务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此背景下启动的。

内容概要

21世纪教师教育用书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项目:《体育教育展望》内容包括:我国体育课程与教材的历史回顾、我国体育课程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新体育课程的基本观念、新体育课程与评价改革等。

作者简介

季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现任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组副组长,中国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迄今为止,主编《当代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心理学》、《现代催眠术》等三部著作,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研制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主编全国中小学和高校《体育与健康》、《体育心理学》、《体育》教材共10本。胡增荦,副教授,原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副主任,从事教学工作43年,具有丰富的学校体育教学经验。参与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并任研制组秘书长,同时任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育与健康》副主编。曾获“浙江省教委高师院校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三等奖”。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我国体育课程与教材的历史回顾§l学习和借鉴时期1.1学习苏联学校体育经验1.2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2恢复和重建时期2.1“文革”末的恢复2.2重建时期§3改革和发展时期3.1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的颁布3.2其他体育教学大纲的出现结语第2章我国体育课程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l体育教学观念的误区1.1技术教学观念1.2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1.3增强体质的教学观念1.4快乐体育的教学观念1.5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1.6终身体育的教学观念1.7能力教学的观念§2教学内容的滞后2.1不易打破的竞技运动教学内容体系2.2过时的教学内容2.3无助于增进健康的教学内容§3教学组织形式的单一3.1过于严密的教学组织形式3.2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3.3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3.4以行政教学班为主的组织形式3.5男女分班的教学组织形式3.6分项教学组织形式§4教学方法的陈旧4.1传授式教学4.2系统教学法§5诸多的外界干扰因素5.1升学考试的体育指挥棒5.2《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影响5.3花样繁多的体育评估5.4体育系统以外的干扰结语第3章国外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述要§1新西兰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1.1课程目的1.2组成部分的内容1.3成就目标1.4基本概念1.5关键学习领域1.6课程的实施1.7学校组织机构1.8与家长、监护人和社区的联系1.9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1.10设计与评估§2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2.1课程目标2.2学习领域的性质2.3学习水平的划分2.4课程重点和学习结果的陈述§3日本保健体育教学大纲3.1教学目标,3.2各学段的教学目标3.3各学段的主要内容3.4教学指导计划的制订与内容的安排§4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4.1课程目的4.2课程的组成部分4.3课程组成部分的内容标准举例4.4课程期望与成就水平结语第4章国外体育课程标准述要§l美国加州体育课程标准1.1课程理念1.2课程目标1.3学习领域和学习水平的划分1.4内容标准1.5体能测试§2英国体育课程标准2.1体育课程的价值2.2体育课程的结构2.3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2.4教学基本原则结语第5章现代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1注重体育课程的健康价值1.1健康新概念1.2体能与健康1.3体育活动对增进学生健康的作用1.4体育活动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2注重体育课程的实用价值§3注重体育课程的可持续性和个体需求的价值3.1可持续性价值3.2个体需求的价值结语第6章新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l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1我国著名人物对体育课程的认识1.2竞技与健身的区别1.3体适能1.4体育课程走向健康的目标§2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4.1体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4.2平等对待学生§5培养能力5.1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5.2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5.3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结语第7章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其主要特征§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介1.1课程性质1.2课程价值1.3课程基本理念1.4课程目标’§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2.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2.2为什么要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3对课程标准的几点解释3.1为什么要划分学习领域3.2为什么要划分学习水平3.3为什么不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附录中国台湾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一、课程的基本理念二、课程目标.三、主题及其内涵四、各阶段主题的能力指标五、能力指标的补充说明结语第8章新体育课程教学的管理§l三级课程管理体制1.1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2地方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3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2体育课程的延伸2.1校内与校外相结合2.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章节摘录

1.3增强体质的教学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学生的体质有下降的趋势,直到20世纪末,有关部门在经过每五年一次的全国范围大规模采集学生健康状况数据后,发表了一则更为惊人的信息,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身高现在普遍低于日本人!然而,在这以前我们总是认为,现在的学生身高增长较快,所以呈豆芽型,后来又说“学生身高增长速度较快,同时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儿童数量增加”。现在要我们接受“中国学生比日本学生矮”这样一个概念确实有点困难。自从197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扬州会议之后,全国学校体育界掀起了一股增强学生体质的浪潮。大家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想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的体质搞上去,怎么到头来事与愿违呢?这需要我们深深地反思一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承认增强学生的体质成为当时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并没有过错,造成学生体质未得到增强的原因是,首先,我们把增强学生的体质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而学生的体质真正要得到加强,只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促使学生在课外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其次,尽管当时技术教学的观念已不再流行,但我们体育教师的骨子里面还是偏爱于技术教学,一堂45分钟的体育课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于技术教学,从而导致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运动量。第三,我们对体质的概念的理解是不完全的,从而造成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出现了偏差,例如,我们教学生练习诸如100米跑、投铅球等竞技性的运动项目,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吗?


编辑推荐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图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倾向和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起能充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的改革需要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也需要成功经验的支撑。为此,我们在考察、总结并推广自己已有的成熟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同时,亦应关注世界范围的改革。整理并借鉴各国的有益成果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的理论课题,为此,由钟启泉教授在其承担的教育部重大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比较研究”部分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科教育展望丛书》,将会为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体育教育展望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