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人的生命精神

徐复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2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徐复观  

页数:

328  

字数:

29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里刊行的是徐复观自述其生命历程的文字,编者以“人”为中心,分怀乡记亲、家书、观点、游记、心情随笔、序跋缀思、晚境录要八个方面,追寻到徐先生的生平与学术的线索,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灵与时代交互在一起的震动。特别是在“忆往记人”的追念雷震、新亚书院诸人的文章里,在“观点写真”的一系列文章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徐复观对于政治思想文化界病痛的抉发,对于中国文化精髓的认识及对中国知识人的期待。

作者简介

徐复观,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熊十力更名为复观。湖北浠水人。
徐复观在抗战时期曾师事熊十力,接受熊十力“欲救中国, 【1903--1982】 必须先救学术”的思想,从此下决心去正从学。其为学不 喜行而上学的哲学,以为探讨中国文化不能离开具体平实的现实世界,着重

书籍目录

导言:任天而动怀乡记亲 旧梦·明天 我的母亲 我的父亲 感旧 我的读书生活 和妻在一起 春蚕篇忆往记人 有关熊十力先生的片鳞只爪 辛亥革命精神之坠失——痛悼居觉生先生 五十年来的中国学术文化 黄震遐先生之死 曾家岩的友谊——我个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 悼念萧一山、彭醇士两先生 “死而后已”的民主斗士——敬悼雷儆寰(震)先生 哀悼欧阳百川先生 一个“自由人”的形象的消失 悼蓝孟博(文徵)先生 哭高阮 一个伟大书生的悲剧——哀悼胡適之先生 悼念新亚书院 无惭尺布裹头归家书传情 二 九 三二 三五 五七 五九 六一 七一 八六 九○ 九五 一○四 一一六 一四○ 一六一 一八二观点写真游记寄意心情记实序跋缀思晚境录要

章节摘录

  我母亲姓杨,娘家在离我家约十华里的杨家塆。塆子比我们大,但除一两家外,都是穷困的佃户。据母亲告诉我,外婆是“远乡人”,洪杨破南京时,躲在水沟里,士兵用矛向沟里搜索,头碰着矛子穿了一个洞,幸而不死,辗转逃难到杨家湾,和外公结了婚,生有四子二女;我母亲在兄弟姊妹行,通计是第二,在姊妹行单计是老大。我稍能记事的时候,早已没有外婆外公。四个舅父中,除三舅父出继,可称富农外,大舅二舅都是忠厚穷苦的佃农。小舅出外佣工,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下巴河闻姓大地主(闻一多弟兄们家里)家中当厨子。当时大地主家里所给工人的工钱,比社会上一般的工钱还要低,因为工人吃的伙食比较好些。  母亲生于同治八年,大我父亲两岁。婚后生三男二女。大姐缉熙,后来嫁给“姚儿坳”的姚家。大哥纪常,种田;以胃癌死于民国三十五年。细姐在十五六岁时天折。弟弟孚观读书无成,改在家里种田。三十八年十月左右,我家被扫地出门,母亲旋不久死去,得年约八十岁。  每次回忆到我的父亲时,感情多少有些复杂,和回忆到母亲时有点两样。  我曾从界河的总祠堂外面经过一次,从黄泥嘴小镇附近眠牛地的分祠堂经过无数次,但没有在祠堂里面参加春、秋二祭的资格。堂屋供“天地君亲师位”的神龛的一旁,有个竖立的木箱,里面装着好几十册《徐氏宗谱》。十二岁时,曾好奇地偷偷拿几册出来翻过,只见上面印着○—○—○这类东西,莫名其妙,赶快归还原处,怕被发现时挨大人的骂,等于不曾看过。以后出门读书、做事,在家的时间很少。所以对我们这一支徐氏,除了偶然从大人口中听到些  片断外,没有正确的了解。据说,从江西迁到蕲水县的第一代,是住在县城东面约五十里的洗马畈。再由洗马畈分一支到蕲水、罗田交界的界河。这一支又分为“军份…‘民份”,我们是属于“军份”。把老百姓分为军、民两份,应当来自明初的屯卫制。由此推测,从江西迁到蕲水、洗马皈,可能是元代的事情。在传说中,我们的故里,实沉埋着一段惨烈的战争历史。距我们村二三里的地方有一山村名金鼓冲,相传在山冲里埋着有金犁金耙;一直传到我小时的民谣是“金犁金耙,挖到的人可得天下”。住在金鼓冲的老百姓姓陈,但一般人说,他们的祖宗牌有前后两层,前面一层是“陈氏门中宗祖”,后面一层却是“金氏门中宗祖”。另一距我们村子约二里有一不太高的山岗,名“杀二万”,相传在这里杀过两万人。我在十七八岁时放暑假回家,有一天和几个朋友游山游到这里,偶然在草丛中发现一块露出的岩石,上面刻着“金小姐殉难处”六字。大家惊疑之下,又在山上寻找,在离此石约十多丈的地方,又在一块岩石上,刻着“金将军殉难处”。而刻石字迹粗劣,乃仓促中所成。把上面的几个片断传说与两石刻结合起来,可以推定我的故里当时曾经受过一场很大的劫难。这可能和徐寿辉在薪水起义有关。  徐氏由洗马阪分到界河的一支,大概是在此次劫难之后。界河分一支到我们现住地的“徐琂坳”,开支的祖人徐琂(我们称为琂祖),有六个儿子,称为六房。我们便是第六房的子孙,前面说到的眠牛地祠堂,即是六房的祠堂。琂祖下来的辈分,是用从一到十来分别。我父亲的辈分是“十”;由此推测,琂祖应当是明末清初的人。  父亲辈分的名字我不记得。学名执中,号可权。祖父弟兄三人,伯祖是一个优贡,曾在下巴河闻一多的上两代教过书,听说八股做得很好。我年幼时在旧书柜中,曾发现他手抄的几厚册诗;字写得很秀,但由他老人家抄诗的取材,及有一册后面附录的自作的几首诗来看,在诗的造诣上并不太高明。  我的祖父行二,和行三的叔祖,都是种田的。曾祖父听说是个举人。曾祖父以上,便更不清楚。在我十多岁时,伯祖父的三个儿子,即是我的大伯、二伯、六叔,已经很穷困。大伯读书连秀才也不曾考到,却不事家人生产,更是穷得顾不了“书香门第”。有一次,我清理七八个破旧书柜,除了有一柜完全是医书外,其余的都是八股文、试帖诗;虽然有的被蠢虫吃得一塌胡涂,但都印得相当讲究,有的还是套色板。大概从康熙时代起,一直到废八股以前,都收罗得有。我约了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堂兄弟,仅把医书保留下来,此外都抬到河边烧掉了。  有一次修补屋漏,在屋梁上发现有两部书,一部是明板讲律吕的(名字记不清楚),一部是吕晚村的集子,这不知是哪一代留下的比较有意义的两部书。其所以放在屋梁上,当然和吕晚村所遭文字之祸有关。这两部书以后也一齐丢掉了。由上述情形推想,曾祖父以上,大概有好几代是与八股有关系的。但我们的“世代书香”,却与学问并没有什么关系。  一个“自由人”的形象的消失  —悼张深切先生  古希腊时代,有所谓“自由人”的阶级;希腊文化,便是由此一阶级创造出来的。当时所谓“自由人”的形象到底如何,我无从了解;但在刚刚死去的张深切先生的身上,仿佛我看到了一个“自由人”的形象。  我是民国三十八年五月违难移居台中的。从移居台中认识庄遂性先生的时候起,庄先生一直是我在新环境中精神上的依赖者。台中的许多朋友都经过庄先生的诚恳介绍,才有结交的机会。我和深切,也是在这种情形之下认识的。  认识深切不久,他便送我一部研究孔子哲学的大著,应该算是他在这一方面的试作。但不难由此了解,他是写作能力很强,并且在文化上又是有一番抱负的人。奇怪的是,这部书竟遭遇到禁止发行的运命;此一无法解释的运命,当然会打击他向这一方面继续努力的兴趣。此后,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在我的记忆中,他是搬家最多,行业也更换得最多的一位朋友。刚听说他编导电影,编导得相当有成绩;等到见面时,却又停止不前了。中间开过一次圣林咖啡馆,过了些时候再去,咖啡馆已经换了人。直到古典咖啡室开业后,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中,才有一个经常见面之地。  他的古典咖啡室,可以说得上是名实相符的:古典的布置,古典的音乐,带有古典美的小姐;走进去,真使人有某种古典的感觉;所以我常常带朋友到那里去领取一点古典的感受。每去一次,我都要我的朋友认识深切,而深切也几乎都和我的朋友谈得来,并经常拿他的《里程碑》、《遍地红》的文艺作品送给我这些朋友。我这些朋友,因此也更了解深切,以我有深切这位友人为幸运。但我常常为深切担心他的经营构想,无形中是以自己的生活情调作标准的。在一个以弗洛特的“潜意识”为活动基底的社会中,哪里有一批高人逸士,能和深切的古典情调连结得上呢?所以我们每见面一次,总忍不住要问:“近来生意怎样”?“还可以维持”,“要到某月便会转好”,深切也常是这样带笑的答复。在前两个多月,当我发现深切已经移出了他的古典咖啡室,由一个又黄又黑的招牌取而代之的时候,我当下感到:这是社会向下沉沦的标志,是深切的悲剧,也正是时代的悲剧。  最近一年以来,我常和深切到附近的日本料理店中小吃,他每次都要吃一点酒。但他已不断诉说身体不舒服,经常要打针吃药。大概在四个月前,我去看他,他已经很憔悴,说背部常常发痛,可是我们依然一起到外面去吃小馆子。吃完后,他坚决反对我付钱,连声说“下次再吃你的”。谁知过了两个月,我怀着再一同去吃小馆子的心情去找他时,却真正是“人去楼空”,并得到他已赴台北治病的消息。我在非常怅惘的情形下,写了一封安慰他的信,信中说明我看了《我的思想与生活》后,觉得我们在思想上有更多相同之点;希望他好好治病,并要他给我来一封简单地信,使我放心。他果然来了一封简单地信,说医生劝他要绝对休息。我推想,他的病已是不轻了。再经继续打听,更知道可能是肺癌的绝症。而庄遂性先生,也正是死于此一绝症。十月底接到洪炎秋先生来信,说深切的病,已没有希望,一两天即回台中,高兴有朋友去看他。我本月初,第一次到他令弟所开的张外科医院去看他时,他正在发热,但神志还清楚,要他的夫人拿橘子给我吃。第二次去看他时,眼睛用力的望我;但望了两眼后,随即闭拢有如入睡。看到朋友死期的人,比在死期的朋友,心里更为痛苦。不到两天,深切便不声不响的死去了。  深切和庄遂性先生,是两种不同的典型:庄先生使我钦佩,而深切则使我欣赏。在他的作品中,在他的生活态度上,他自由地想像,自由地发挥;更以自由地心情,来看自己的成功、失败。他并不是忘情于功利,但他似乎不肯作功利的奴隶。他的生活,是平淡中的多彩多姿。但这是有个性的多彩多姿;在多彩多姿中,并流注着对社会的正义感,以及对自己民族的热爱。这是我对深切的把握,也是我对一个自由人的形象的把握。我和深切的年龄不相上下,这正是人生最寂寞的时期;我不断希望能得到在功利缰锁之外的真诚友谊,来润泽即将枯萎的心灵。庄先生和深切的先后死去,在我残余的生命中,怎能不算是一种重大损失呢?  五四、十一、廿四、于东海大学灯下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导言:任天而动  一  这里刊行的是徐复观自述其生命历程的文字,从中可以追寻到他的生平与学术的线索,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灵与时代交互在一起的震动。这是一个活的生命透出的气,是九州生气回荡的风雷。书中除极少的几篇外,绝大部分为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印行。对于不太了解徐复观的读者来说,初读这些文字,想必仍然能感受到一股热烘烘的新鲜气息;对于知道徐复观的读者来说,也许因此能得到更为集中地了解徐复观其人的机会。  徐复观生前出版自己的著作,约略以三类命名:一类是“专著”,如《中国人性论史》、《中国艺术精神》等;一类是“论集”,如《中国思想史论集》、《中国文学论集》等;再一类就是“杂文”了,如《徐复观文录》、《徐复观杂文集》、《徐复观杂文续集》、《徐复观最后杂文集》等等。此辑所选,基本上属于“杂文”。这也许会引起一些读者某种程度的轻视,也难怪,不能埋怨读者对于“杂文”钓零零碎碎的一般印象。二十世纪写作杂文的人不在少数,除鲁迅能独领风骚外,鲜能以之名家,徐复观以“杂文”命名自己的著作,正有继,其踪而上之的志向。 当徐复观还在世的时候,有人就称他为“鲁迅以后第一人”(孙克宽语,见《徐复观家书精选》第一三三页),他听了以后虽有惶恐,但也颇自欣慰。徐复观死后,有人把他比作陆贽,有人把他比作韩愈,有人把他比作梁启超,也有人把他,比作朱熹、王阳明;不管怎样比,皆是从论者注重的某些方面出发的,都各有道理,但恐怕也都不完全恰当。至于把他比作鲁迅,似乎没有人公开这样比过,因为鲁迅在台湾、香港的地位并不怎么高,鲁迅著作在台湾还一度是禁书。然而,在杂文写得好、写得精悍这一点上,两人确实是有相通之处的。鲁迅的杂文好在与时代共其呼吸,如匕首,如投枪,对恶势力作殊死的搏斗,徐复观杂文在这些方面无不表现出与其相通的精神。不过,这并不是偶然的。徐复观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鲁迅迷”,对鲁迅的著作是“片纸只字必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给远在美国读书的女儿推荐阅读书目,还把鲁迅的著作寄了去。他晚年对鲁迅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他不赞成鲁迅把人性估计得漆黑一团,他不赞成鲁迅一笔抹煞中国传统文化,他不满意鲁迅放弃了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只搅入时事的纠纷。但是,他继承了鲁迅杂文的神髓是无疑的。这里不能看到徐复观杂文的全部,但选录了他为他的杂文集写的几篇自序,从中约略知道他的杂文的大概。他说,若孔子孟子活在今天的话,也必定会奋笔写时论政论的文章。(《徐复观杂文续集序》)为什么呢?一切都是令人不平的现实的激发,所以,要了解徐复观其人其事,也不妨先把这几篇序文读一读。现在,杂文之所以受到轻视,是因为杂文失去了它的精神。鲁迅也好,徐复观也好,都是把杂文当作生命力的鼓荡,呈现个性的张扬。无边的恶势力与不平事好像大山,好像泥土,将人压向无底的深渊,通过这支笔,写杂文,好像挖开一个小孔,好让人透出一口气,以免活活闷死。现在可好,一些名作家写“杂”文,如马戏团的动物表演,有人出题有人写,随时看着驯兽员袋里的食物,全无血性生机气力,无怪乎杂文趋于绝灭了。  说到知识人责任的问题,此处最能见出知识人的生机了。社会再好,也不会真是“到处莺歌燕舞”,十全十美,总要有知识人代表民间的声音,把意见表达出来。何况我们的社会离“莺歌燕舞”差一大截呢!相传卡定河边有一个“万人冢”,波兰的老百姓认定那是苏联人杀害的波兰劳工。斯大林“肃反”时期,无数的“革命同志”莫名其妙地被捕、甚至“失踪”了。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国大陆在“阶级斗争”的阴影之下,在空洞抽象的口号声中,“牛棚”里关过多少有良心血性的知识人,谁能说得清呢?到现在,当德国的哈贝马斯和法国的德里达联名发表文章,为了世界政治秩序和欧洲前途,号召全世界的知识文化人联合起来,重新树立公众社会的形象的时候,中国的知识文化人面对自己的处境,不知该作何种回应?徐复观面对的是他那个时代的现实,我们可以从他《写给中央研究院王院长世杰的一封公开信》中,看出作为一个知识人的胆量和气魄,再看他对后来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適的批评,我们就更不能不感到“元气淋漓”的痛快。在本辑“忆往记人”的追念雷震、新亚书院诸人的文章里,在“观点写真”的一系列文章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徐复观对于政治思想文化界病痛的抉发,对于中国文化精髓的认识及对于中国知识人的期待。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人的生命精神 PDF格式下载



作者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作者的经历、作者的老师们都是传奇。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之一,徐先生的书可以提供更多参考和智慧。


回忆、书信,但经作者只眼,特据历史感,语言又不失亲切。是很好的史料,又会很好的思考价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