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诗三百首

应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08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应炯  

页数:

339  

字数:

1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以现代的摄影图像来配唐代的名诗,在出版界还是首次。如果说,历代画家是从各自的理解出发来对作为谜面的诗歌提出了一种图像式的解答,那么我们看到,这种寻求谜底的冲动甚至激情,在一些当代摄影家的心头仍然挥之不去。而且在现代目光的观照下、现代技术手段的表现中,获得的谜底,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意味,其与谜面之间的特有张力,使得我们不禁要对已有的配图做出新的审视。就这点言,唐诗之与当代摄影,宋词之与古画,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配图方式,已经构成了一种缤纷和错杂的对照。 然而在唐诗摄影版中,我们还可以走向另一种对照式阅读思路。在图像与诗歌互为诠释时,所附的历代评点,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诠释方式,这样,在打开本书时,不但我们的感官世界有了一种近乎于全息式的享受,而就听觉来说,在感性的诗歌与理性诠释的交织中,也形成了一种多声部的声响效果。

书籍目录

序言虞世南 蝉王绩 野望寒山 杳杳寒山道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杜审吉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王勃 滕王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宋之问 题大庚岭北驿 灵隐寺沈佺期 夜宿七盘岭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贺知章 咏柳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张说 送粱六自洞庭山苏(廷页) 汾上惊秋张敬忠 边词张九龄 感遇 望月怀远王之涣 登鹳雀楼 凉州词 宴词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夜归鹿门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舟中晓望 春晓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李颀 送陈章甫王昌龄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 出塞 采莲曲 长信秋词 闰怨 听流人水调子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介绍名句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诗三百首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我是在图书馆借阅之后才决定要收藏的。书中的摄影很优美,注解也比较详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书本身比较厚,但纸质比较特殊,很轻,拿起来比较轻巧。除了唐诗三百首之外,我还把同一出版社的宋词三百首也给买下来。不管是自己用,还是留给小孩用,都不错!!值得推荐!!!


设计新颖 排版漂亮 配图也不错,里面的集评(前人的点评,虽寥寥数语,而意味甚深)精彩,整体上看起来不错。

不足之处:一,有些诗配图不好。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就一张近镜头的孤舟图显然不能诠释作品的内涵诗意,再比如韦应物的《滁州息西涧》,其诗意主要体现在“野渡无人舟自横”,找一个渡口,拍一张孤舟应该不是难事,而配图却是石头上的一枝草。再比如《春江花月夜》,真的好配图,编排者却弄了一张朦胧日光下的水景图,岂不与诗作之意差之千里!

二,注释没有,古诗文基础差的谨慎购买。

三,赏析一般,不过是逐句解释意思而已。

四,篇目的选择值得商榷。编者声称为了配图,入选者必须是图画感强的,实际上好些诗既写得平凡,图画感也不强,比如罗隐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再比如杜牧的诗,写得俊俊逸清雄的的七律诗词一首都不选,全选的是绝句,试问“东风不与周郎便”此等以议论见长的诗与“江函秋银雁初飞”谁更有图画感?

五,解释有问题。刘禹锡的《始闻秋风》

这是一首感秋之作,一反历来悲秋传统,表现出豪壮奋发的情思。衰暮之年岁逢衰飒之时节,按照常理,境况之凄凉可知,但诗人对此却有独特感受,秋高气爽之时节,不仅可以极目远眺、四望无阻,而且正便于骐骥奔腾、鸷鸟奋飞,因而诗人虽抱病仍勉力登台,以表达对秋风之厚爱,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般积极进取心态跃然纸上。 编者却说是秋风对作者说话,明显不通。再比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作者悬想日后与友人见面,西窗剪烛夜话,回味此时夜雨的光景,所谓以想象中的乐景反衬此时的凄凉也。编者却说是诗人此时与夜雨对话,欠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