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诗宋词三百首

龚柳,应炯,严晓�,余宁,王仁定,周越洋,郑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08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龚柳,应炯,严晓�,余宁,王仁定,周越洋,郑义  

页数:

338  

字数:

14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以现代的摄影图像来配唐代的名诗,在出版界还是首次。如果说,历代画家是从各自的理解出发来对作为谜面的诗歌提出了一种图像式的解答,那么我们看到,这种寻求谜底的冲动甚至激情,在一些当代摄影家的心头仍然挥之不去。而且在现代目光的观照下、现代技术手段的表现中,获得的谜底,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意味,其与谜面之间的特有张力,使得我们不禁要对已有的配图做出新的审视。就这点言,唐诗之与当代摄影,宋词之与古画,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配图方式,已经构成了一种缤纷和错杂的对照。 然而在唐诗摄影版中,我们还可以走向另一种对照式阅读思路。在图像与诗歌互为诠释时,昕附的历代评点,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诠释方式,这样,在打开本书时,不但我们的感官世界有了一种近乎于全息式的享受,而就听觉来说,在感性的诗歌与理性诠释的交织中,也形成了一种多声部的声响效果。

书籍目录

唐诗 序言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 王勃 滕王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贺知章 咏柳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张嚣虚 春江花月夜 王之涣 凉州词 登鹳雀楼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春晓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昌龄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出塞 闰怨 听流人水调子 芙蓉楼送辛渐 王维 山居秋暝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相思 桃源行 使至塞上 竹里馆 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 蜀道难 将进酒 关山月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长相思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望庐山瀑布 山中问答 望天门山 早发白帝城 崔颢 黄鹤楼 高适 别董大 塞上听吹笛 作者介绍 名句索引宋词

章节摘录

  张籍  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曾任国子监司业等职。新乐府运动健将之一,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和王建齐名,世称”张王”,有《张司业集》。  王建  字仲初,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宫怨之外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薛涛  字洪度,享年六十三岁。原籍长安,幼随父居成都,八九岁能诗,十六岁入乐籍.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称为女校书。出入幕府,历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晚年屏居浣花溪,好制松花小笺,时号“薛涛笺”。有《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惜未流传下来。明人辑有《薛涛诗》一卷。  韩愈  字退之,南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与孟郊友善,后人并称“孟韩”。为官敢谏,累被黜贬,为诗豪放.不避粗险。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  刘禹锡  字梦得,洛阳人,匈奴族后裔。和柳宗元一同参预唐朝永贞年间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以清新的语言表达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被自居易推崇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广泛吸收民歌精华,创作出以《竹枝词》为代表的七言绝句,受到后代诗家一致推崇。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白居易  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他认为“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论诗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早期政论诗思想倾向鲜明,批判深刻.晚年诗歌则追求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著有  《白氏长庆集》。  柳宗元  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柳州或柳河东。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诗与韦应物并称,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幽峭明净,自成一家。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兀稹  字微之,河南人。其诗与白居易齐名,但反映现实的力度,尚不及白。元的诗风,有时流于僻涩,不似白之纾徐畅达,曲尽事情。但有一部分作品,却写得精警清峭,有其独到之处。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补遗》六卷。  贾岛  字闽仙,一作浪仙,范阳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薄,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著有《长江集》。  张祜  字承吉,清河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卒于大中年间。以宫词闻名。有《张处士诗集》。  李贺  字长吉,福昌人,史称“诗鬼”。家世没落,生活困顿。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并与沈亚之友善,死时年仅二十七岁。善表现自己的怀才不遇.善熔铸词采,驰骋想象,引经据典,诗境新奇瑰丽。有《昌谷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  唐诗摄影版和宋词古画版的面世,既是读图时代的回响,也是传统的延续。  宋代张舜民的论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似乎有意强调了诗与画的天然联系,要把两者的关系放在一个转换自如的同一时空里来充分展开。  图象与诗歌的结缘,虽然可以引发我们从多种角度来探讨两者的关系,中外古今的类似研究,曾被钱钟书先生戏称为理论界的旧仇宿怨。但在我看来,我更愿意把两者的关系理解成是互为谜底与谜面。  顾恺之面对嵇康四言诗引发的一种感慨与无奈,即所谓画手挥五弦易,画目送归鸿难,苏东坡观王维画体会到的一种诗意,都可以理解成是在各自不同的谜面前而产生的求得谜底的冲动。然而,诗与画的互为谜底与谜面却有其特殊性, 在谜面中求得的谜底并不是唯一的,由于各自所属世界的独立完整,使得任何一种图咏或者诗意图,只能在两者间构成一个切点,却并不能完全重合与涵盖,这种谜底对谜面的不可穷尽,说明了何以同题材的诗意图,如陶渊明诗意图、王维诗意图在古代会源远流长,常画常新。  同样的道理,也说明了有关唐诗宋词图文本的书籍每次推出都会亮人眼睛。  较之已有的一些版本,此书的特色更为一目了然。  在诗歌的选目上,编者在尊重经典版本所选篇目的前提下作了较大调整,基于配图的需要而更侧重于收录诗词中图画感较强的作品。这种侧重,自然是有一定的依据,古代的各种画论曾屡屡道及。例如《宣和画谱》称王维的诗句皆有画意,所谓“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 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更为重要的是,以现代的摄影图像来配唐代的名诗,在出版界还是首次。如果说,历代画家是从各自的理解出发来对作为谜面的诗歌提出了一种图像式的解答,那么我们看到,这种寻求谜底的冲动甚至激情,在一些当代摄影家的心头仍然挥之不去。而且在现代目光的观照下、现代技术手段的表现中,获得的谜底,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意味,其与谜面之间的特有张力,使得我们不禁要对已有的配图做出新的审视。就这点言,唐诗之与当代摄影,宋词之与古画,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配图方式, 已经构成了一种缤纷和错杂的对照。  然而在唐诗摄影版中, 我们还可以走向另一种对照式阅读思路。在图像与诗歌互为诠释时,所附的历代评点,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诠释方式,这样,在打开本书时,不但我们的感官世界有了一种近乎于全息式的享受,而就听觉来说,在感性的诗歌与理性诠释的交织中,也形成了一种多声部的声响效果。  当诗人让他们的歌声飘荡在时间的延续里,图像似乎曾经拥有过一个更深邃的耳朵在旁默默倾听,并努力把自己的倾听表达出来;当图像以光影和色彩把空间打扮起来,没有具象的文字如一片混沌的背景托起了这些耀眼的图画。  面对这样的声音与图像魅力,我们的感官将因此而变得异常敏锐。  詹丹  2003年11月29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诗宋词三百首 PDF格式下载



拿到书时,感觉非常棒!不管是所选诗词,还是所配画面都相当的不错!印刷质量也相当高!不愧是华师大的。强烈推荐!!!


纸质虽然不是很光滑的那种,但反而显得古香古色,很符合本书内容,很易被吸引。但也有个不太好的影响,就是有影画,反而容易影响想象力的发挥


书本质感很好,图文结合,很有意境


内容好丰富,彩图也不错,价格就是贵了一点!!!


有的图是很写实际的图片,能不能放一些中国的写意山水,留白多一点的会更好?中国的诗词意境和山水画是浑然天成的一种风格,有的时候色彩太多的图反而显得突兀。


文字和影画结合的方式很好,能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意境。有一点挺奇怪的,不知道是用的什么纸张,这本书拿在的里,感觉很轻,我另买了别的一本书,大小厚薄和这本差不多,但是拿在手里明显轻重不一样。


书的版式很好,手感也不错,但我觉得不适合小孩子看,因为没有拼音,我想要有拼音的,但买错了,先收藏吧!!


本人认为是的质量都很不错!只适合成年人看:因为白话解释的比较少,而且很多生词满意注音。如果考虑到现在的青少年,建议能改进。


这本书里卖弄的诗词跟我以前度过的有些出入。先入为主,所以就比下去了


刚拿到书的时候感觉这本书很旧,不是书的新旧程度,而是这本书给人的感觉。一看就不是现在的,不过书的内容倒还可以。不过讲解部分有点少、


我买这个是想给孩子看的,可内容不太适合,


不错,但对诗词的点评太少了。


解释部分有点少


质量相当的好·里面的画面赏心悦目·有赏析,有相关文献的简短评论····学文的朋友应该非常喜欢!但是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少量的翻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