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宋明理学

陈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3-0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来  

页数:

331  

字数:

3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宋明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家”或“新儒学”,在日本也有时被称为“新儒教”。“儒家”、“儒学”、“儒教”都是古代文献中使用过的概念。这三个概念在中文世界的使用,往往有互相重合之处;而就其分别而言,大体上可以说,“儒家”的用法可强调其与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的分别,“儒学”的用法强调其作为学术体系的意义,而“儒教”的用法往往注重其作为教化体系的意义。近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界所习惯使用的“儒家”、“儒学”,一般都是指“儒家思想”而言,换言之,“儒学”、“儒家”是指你孔子所开创的思想传统。如冯友兰说过,在历史上,“儒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反映出中国学者注重把儒家作为其学术思想体系的主流趋向。 “新儒家”或“新儒学”的提法,就现在所知的早期用例是冯友兰的著作。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上册“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一章中言:“战国时有孟苟二派之争,亦犹宋明时代新儒家中有程朱陆王二学派之争也。”卜德(Derk Boodde)后来的英译,即将新儒家译为“Neo-Confucianism"乃本于此。不过,近代汉语学术中所谓“新儒家”之用不一定始于冯友兰,如他在其《中国哲学史》下册“道学之初兴及道学中二氏之成分”一章中曾说:“宋明道学家即近所谓新儒家之学。”这里的“近所谓”表示,以“新儒家”指称宋明理学应当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前的一个时期。据陈荣捷的看法:“17世纪天主教传教士来华,见宋明儒学与孔孟之学不同,因仿西方哲学历史之进程而称之为新儒学。近数十年我国学人大受西方影响,于是采用新儒学之名,以代理学。”不过,现在并没有证据表明20--30年代中文学界的“新儒家”的用法是直接来源于西方的。 其实,“新儒家”或“新儒学”的这一用法,在当时并不流行,陈荣捷曾说:“我在抗战前到檀香山去,那时新儒学这名词非但外国人不懂,中国的教授也不懂。”可见,在30年代中期,新儒家的提法,对大多数人仍然相当陌生。虽然,从冯友兰以来,以“新儒家”指称宋代以后的儒家思想的用法渐渐增多,但多数学者仍然习惯用“道学”或“理学”来指宋明时代主流的儒家思想。冯友兰自己在其晚年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中也是以“道学”为主要的关键词,而把“新儒学”看成“西方”的习惯用法。 这种关于“儒家”、“儒学”的用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学者的研究态度和认知取向。 中国的儒家思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思想体系的儒家学者为数众多,故对于中国学者而言,儒学首先是哲学思想,是对宇宙、道德、知识的知性探究(intellectual inquiry),也是对人心、人生、人性的内在体验,又是对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寻与实践,当然也是对社会、政治和历史的主张和探索。儒学的这种特点,不仅体现于孔子、孟子、荀子、朱子、王阳明、王船山这些著名思想家,也体现于中国各个历史时代的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众多思想家。只要翻阅《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从其中充满着宋明理学有关道体、性体、心体、有无、动静的详尽讨论中,就可了解,中国新儒学思想体系具有很强的哲学性和思辨性,宋明理学的思想家对宇宙、人心、体验、实践有一套相当系统的理论化思考和细致入微的辨析分疏。因此,不可否认,理学即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知性探究,又是精神生命的思考体验,当然也是通向终极意义的道德实践。基于这样的理解,在中国学界的研究中,始终注重在哲学思想意义上的儒学研究。

作者简介

陈来,1952年生于北京福籍温州。1981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哲学博士。1990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

书籍目录

序引 言 宋明理学的正名 宋明理学的内容 宋明理学的定位第一章 宋明理学的先驱 第一节 中唐的儒学复兴运动 第二节 北宋前期的社会思潮第二章 北宋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周敦颐 第二节 张 载 第三节 程 颢 第四节 程 颐 第五节 邵 雍 第六节 谢良佐第三章 南宋理学发展 第一节 杨 时 第二节 胡 宏 第三节 朱 熹 第四节 陆九渊 第五节 杨 简第四章 明代前期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曹端 第二节 薛瑄 第三节 胡居仁 第四节 陈献章第五章 明代中后期的理学 第一节 王守仁 第二节 湛若水 第三节 罗钦顺 第四节 王廷相 第五节 王 畿 第六节 王 艮 第七节 罗汝芳 第八节 刘宗周附李滉结束语综合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宋明理学的先驱  理学的正式诞生虽然在北宋中期,但理学所代表的儒学复兴运动及它所由以发展的一些基本思想方向在中唐的新儒学运动及宋初的思潮演变动向中可以找到直接的渊源。中唐的韩(愈)李(翱)与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被公认为理学的先导和前驱,宋前期对理学后来的产生发生过直接影响的不止是三先生,范仲淹、欧阳修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范、欧在气质上也更接近于韩愈。在文化的“近世化”过程中,中唐到北宋前期学术之间看上去似乎超历史的联结十分引人注目。古文运动中“唐宋八大家”的提法,最好地说明了北宋前期文化与中唐的嬗延关系。新儒家运动也是同样,韩愈和他的弟子李翱提出的复兴儒家的基本口号与发展方向,确乎是北宋庆历时期思想运动的先导。而庆历时期思想运动又恰为道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 中唐的儒学复兴运动  (一)韩 愈  前人说“治宋学必始于唐,而以昌黎韩氏为之率”①。韩愈(768—824),字退之,昌黎人。他出身寒微,三岁时父母双亡,就养于伯兄家,由嫂郑氏抚养,后来伯兄故去,依寡嫂长大成人。由于“家贫不足以自活”,他自幼刻苦学儒,他自己曾说:“性本好文学,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穷究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沉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砻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①他的出身与思想历程是一个典型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历程。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诗文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仁》、《原鬼》)体现了他的思想。


编辑推荐

  只要翻阅《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从其中充满着宋明理学有关道体、性体、心体、有无、动静的详尽讨论中,就可了解,中国新儒学思想体系具有很强的哲学性和思辨性,宋明理学的思想家对宇宙、人心、体验、实践有一套相当系统的理论化思考和细致入微的辨析分疏。因此,不可否认,理学即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知性探究,又是精神生命的思考体验,当然也是通向终极意义的道德实践。基于这样的理解,在中国学界的研究中,始终注重在哲学思想意义上的儒学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宋明理学 PDF格式下载



陈来的专业就是宋明理学的研究,挺好的


这本书堪称大陆研究宋明理学的权威著作了。值得细读、收藏。


读完此书能对宋明理学有一个大概全面的了解


陈来老师的书实在值得一看!


钱穆先生认为宋明理学是一种大我的寻证,这种概括性极强,能一以贯之的学识在很多书中见不到。摘抄原文,参和议见,就是一本著作?中国的学人精神去哪里了。无语中。。。。。。
该书可荐之点在于,可增加一些理学常识。


看出陈来先生的功底来了。对于宋明理学的梳理,思路流畅,平实中肯,结构明晰,且有述有评。


书很好,内容很详实。对理学的讲解全面。


跟第一版有印刷上的区别个人感觉第一版的纸张看起来更舒服这个装订也不是那么好书的内容还是相同的


不错送货很及时书的质量也很好


之前在学校图书馆借到04年印刷的只要20块这次买到的是08年的可是感觉印刷纸张等都还没有之前那个版本好但是书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朱熹认为人必须首先了解什么事道德的人、道德的行为、道德的原则,才能使自己在行为上合乎道德的原则,履行道德行为,成为道德的人。所以朱熹注重格物致知,读书穷理的渐修方法。
  
  而陆九渊则认为任何人都具有先验的道德理性,人的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根源于“失其本心”,经典的学习或外物的研究都不能直接有助于“本心”道德良知的完善,若能于默坐澄心之际,顿悟天理便是识得自家真主宰。陆九渊的这个立场,用《中庸》的话来说,就是始终强调“尊德性”对“道问学”的优先性。
  
  王阳明被认为是发展了陆九渊心学的理学大家,后世也将“陆、王”与“程、朱”对称,但是阳明晚年在“天泉证道”时对“四有、四无”分歧的调和却颇耐人寻味。阳明认为上根之人能够当下彻悟心体无善无恶,一了百当;下根之人需要在意念上为善去恶,循序渐进。也就是说聪慧之士以“顿悟”为功夫,而普罗大众则需以“渐修”为途径。
  
  以上根为对象的”四无“之说,只求一心体悟,鄙薄修养功夫,不可以轻易接人,否则易流入放浪不羁的状态。而以下根为对象的“四有”之说,虽稳当切实,却于向上一机终少透悟,即陆九渊所谓的“支离事业竟浮沉”。
  
  王阳明的学说调和了朱熹、陆九渊的在为学功夫中“渐修和顿悟”的分歧,并施之于不同的对象。后世学者也多有将此两种功夫用之以不同的人生阶段,蒋中正一生膺服王阳明,从其撰写日记反省“天理、人欲”的行为上,明显的可以看出阳明心学中“朱熹”一脉的影响!


  因为课程考试的缘故,这本书反复读了好几遍,修中国哲学史的同学几乎人手一本,取代了意识形态浓厚的官方教材成为宋明理学的标准课本。的确,本书属于导论性质,每个哲学家的思想基本上以大纲的形式展开,分列条目,虽然并不深入,却十分适合初学者重点把握哲学家的思想和气质。在这样广的跨度和简短的篇幅里,有两个缺点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是对各位哲学家的生平背景、当时社会状况和思想传统介绍过于简略。我们知道中国哲学不仅是玄思,更是存在宣言和行为指南,一位哲人的家学、仕途、气质、逸事甚至军事才能可以说就构成了他的思想的半壁江山,例如张载和阳明都深有将才,二程讲学方法和治学路径的差异,最终都投射到他们的哲学体系建构上,更何况程朱陆王四大家传世的著作之中很大一部分确实就是他们的语录和生平记叙。宋明两朝的社会风尚、文化气质、内忧外患,也极大地影响了哲学家思考的对象和方法。二是未从思想传统的角度详细比较各家之间的传承和差异,例如各家是怎样看待性理问题,心的意义由始至终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些学说是有意对前人的反动,等等。但是陈老师在体裁的限制下已经尽力克服以上的缺点,只要读者有心去总结和发掘,辅以其他书籍,必然能够更加融会贯通理学的脉络发展。一本书是不可能包罗万象的。
  
  宋的忧患,明的严酷,都没有阻止时代思想的光芒。中国文化的产生和传承有其独特的环境要求,中国哲学带给人的领悟和气象也是西方哲学无可比拟的。在现时的学问基础上,我能感受,却无力描述这种感受的根源和内容。经典西方哲学具有深刻的分析和抽象的建构努力,而中国哲学传统上更加侧重人格的塑造和社会的改良。到了宋明,同时代的中西方在理想和抽象的气质上又有所接近,程颐朱熹所说的理与性,不就像康德说过的两种让他惊叹不已的事物“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吗?只是从心学流行开始,强有力的传统取向将关注的重点又转回到了道德法则上;而二十世纪的海德格尔,又像是将西方哲学引领到关切世界的存在者的角度。然而即使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思想界最终的取向不是自然法则而是道德理性,它达到的深度依然让人惊叹,它带来的是冲击和顿悟,是匡正人心,安顿价值,重整社会秩序的效果。
  
  张载的诗的确很糟糕,但他的“西铭”和《近思录》中的四句话让我受到了莫大的震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知识分子的使命,这四句概括得不能再确切了。这种刚健乾正的气质,民胞物与的关怀,正心诚意的修养,也许是我从中国哲学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坛经云:
法无顿渐,人有利顿。
迷即渐契,悟人顿修。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
悟即元无区别,不悟即长劫轮回。


程颐朱熹所说的理与性,不就像康德说过的两种让他惊叹不已的事物“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吗?
当然不同了,中国哲学太封闭了,西方哲学则开放得多,比如说你缺水时把一个井挖得再深,还不如去寻找一个水源。


作者自序中也是如此交代,那么“教案”之外,这里可能是个补充http://blog.sina.com.cn/chenlai


写的真好,真标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