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命之书

(印)克里希那穆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2-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  

页数:

397  

译者:

陶稀  

Tag标签:

无  

前言

  译者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致探索生命真义的朋友  这是一本生命之书、一本领悟生命真义的书,是一位领悟了生命的真义、获得了自由的生命与我们分享的礼物。  从古至今,“我是谁”?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其意义又何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早就提出“认识你自己”,它被刻在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成为人们千百年来追求生命领悟的至高源头。今天,科技、信息长足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了解却仍然迷雾重重;更为严重的是,物质发达而精神式微、科学和物质发展重于生命的尊严,金钱和效率高于一切,人们的生活不堪重负,心灵的内外交困造成内心的极度紧张,焦虑和困惑,矛盾、痛苦日趋严重,生命扭曲失衡。面对这样的生命状态我们能无动于衷,听之任之吗?看看这本《生命之书》吧,也许它会对你有所帮助,通过觉知混乱的意识表层把你引向揭开生命本质奥秘的源泉。不过,它不会给你提供任何现成的答案,只是把诸多问题展示给你,或许你会在揭示中得到绝妙的启示,开凿出领悟生命真义的泉源?!  这是一本关于每日禅修的书。  提及禅修,令人回想起数千年古老的源头,达摩西来,拈花印心,开华夏之宗风,光耀夺目,我们至今似乎还能听见如清泉甘露的法语叮咚,听到如晴天霹雳的棒喝削指的回声……历史的风沙尘土,世间的起落沉浮,物境人事变幻,它的声音已经变得日渐遥远而微弱……如今人心不古,宗风不显。然而,虽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但是却也有“似曾相识燕归来”。当然,重要的并不是在于识与不识,而是在于知与不知。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此书编者的主旨所在。这本书是从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集、访谈集和其他书中选编出来的(具体参看原序,索引和每一篇最后的注释),按全年365天来编排,每天一篇,每周一个主题,总共四十八个主题,每一篇都是克里希那穆提针对现代人了解自己、领悟生命的开示。在这本书中,你看不到打坐参禅、练气修定、念咒唱颂,却可以在朴实而清新,凝练而犀利、宁静而直白的话语中领略自知的光明、觉悟的慈悲、真爱的激情;在书中,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喝佛骂祖;不需要特别的概念名相,也不见公案话头机锋,却一样的鲜活而洒脱,一样的刚健而轻柔,一样的贴切而通透。  如果把这本《生命之书》仅仅看作一本书,而不是当作指月之手,抑或是观指而忘月,都会错过生命的真实。不过,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位朋友,敞开你的心扉;一位心心相印的密友,一位能激发你内心深处的那久远渴望的故人,一位触发你无限创意的新知,倾听他娓娓道来,深深地发问,让它轻轻拨动你的心弦,聆听你自己的心灵之乐,看看你自己心灵之月的发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这清清甘泉滋润你干涸的心田,愿这“源头活水”开启你的,也是我的,我们共同的心灵觉知之泉吧!  此外,在整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同仁的帮助,特别是文晓女士做了较多的文字校对和润色工作,同时也得到了芳梅、吴毅的鼎立相助,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译者2005年8月5日

内容概要

  生命之书:365天克里希那穆提禅修》是一本生命之书、一本领悟生命真义的书,是一位领悟了生命的真义、获得了自由的生命与我们分享的礼物。从古至今,“我是谁”?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其意义又何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早就提出“认识你自己”,它被刻在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成为人们千百年来追求生命领悟的至高源头。今天,科技、信息长足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了解却仍然迷雾重重;更为严重的是,物质发达而精神式微、科学和物质发展重于生命的尊严,金钱和效率高于一切,人们的生活不堪重负,心灵的内外交困造成内心的极度紧张,焦虑和困惑,矛盾、痛苦日趋严重,生命扭曲失衡。面对这样的生命状态我们能无动于衷,听之任之吗?看看这本《生命之书》吧,也许它会对你有所帮助,通过觉知混乱的意识表层把你引向揭开生命本质奥秘的源泉。不过,它不会给你提供任何现成的答案,只是把诸多问题展示给你,或许你会在揭示中得到绝妙的启示,开凿出领悟生命真义的泉源?!这是一本关于每日禅修的书。提及禅修,令人回想起数千年古老的源头,达摩西来,拈花印心,开华夏之宗风,光耀夺目,我们至今似乎还能听见如清泉甘露的法语叮咚,听到如晴天霹雳的棒喝削指的回声……历史的风沙尘土,世间的起落沉浮,物境人事变幻,它的声音已经变得日渐遥远而微弱……如今人心不古,宗风不显。然而,虽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但是却也有“似曾相识燕归来”。当然,重要的并不是在于识与不识,而是在于知与不知。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此书编者的主旨所在。这《生命之书:365天克里希那穆提禅修》是从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集、访谈集和其他书中选编出来的(具体参看原序,索引和每一篇最后的注释),按全年365天来编排,每天一篇,每周一个主题,总共四十八个主题,每一篇都是克里希那穆提针对现代人了解自己、领悟生命的开示。在这《生命之书:365天克里希那穆提禅修》中,你看不到打坐参禅、练气修定、念咒唱颂,却可以在朴实而清新,凝练而犀利、宁静而直白的话语中领略自知的光明、觉悟的慈悲、真爱的激情;在书中,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喝佛骂祖;不需要特别的概念名相,也不见公案话头机锋,却一样的鲜活而洒脱,一样的刚健而轻柔,一样的贴切而通透。如果把这本《生命之书》仅仅看作一本书,而不是当作指月之手,抑或是观指而忘月,都会错过生命的真实。不过,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位朋友,敞开你的心扉;一位心心相印的密友,一位能激发你内心深处的那久远渴望的故人,一位触发你无限创意的新知,倾听他娓娓道来,深深地发问,让它轻轻拨动你的心弦,聆听你自己的心灵之乐,看看你自己心灵之月的发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这清清甘泉滋润你干涸的心田,愿这“源头活水”开启你的,也是我的,我们共同的心灵觉知之泉吧!

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印度精神领袖,印度教哲学家。

书籍目录

原序1月倾听学习权威自知2月成为信仰行动善恶3月依赖执著关系恐惧4月欲望性婚姻激情5月智慧感受语言制约6月能量关注无选择的觉知暴力7月快乐不幸伤害悲伤8月真实实在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真实存在9月智力思想知识头脑10月时间感知大脑蜕变11月生活死亡新生爱12月单独宗教上帝禅修注释中英文书名对照

章节摘录

  没有观念的行动  头脑只有摆脱观念才能够体验;观念不是真实,真实一定可以被一刻接一刻地直接体验。这不是你希望的一种体验——这仅仅是一种感觉而已。除非一个人能超越了一大堆观念——“我”的观念、头脑的观念、部分或整体的连续性观念——除非能超越这些,思想完全宁静,才会有一种体验的状态。此时人才会知道什么是真实。  没有思想过程的行动我们所说的观念是什么意思呢?毫无疑问,观念就是思想的过程,难道不是吗?观念是一种思考和思想的过程,而思想总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一种反应;思想是一种语言化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结果;思想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因此,既然行动是基于思想的过程,那么这样的行动必然是受制约的、孤立的。观念必定对抗观念,观念也必定受观念的支配,这样在行动和观念之间就有一条缝隙。  我们想要发现的是,是否有可能没有观念地行动。我们看到观念是如何使人分裂的,正如我所说的那样,知识和信仰具有最基本的分裂的品质。信仰从来不会使人联合起来,而总是使人分裂;一旦行动是基于信仰、一种观念或者一种理想,这样的行动就必然是孤立和分裂的。没有思想过程的行动是否有可能呢?思想就是时间的过程、算计的过程、自我保护的过程,是信仰、拒绝、谴责和辩护的过程。毫无疑问,根本不管没有观念是否可能行动,就像它在我身上发生一样,它也必定在你身上发生。


编辑推荐

  印度文明的奇葩,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作品之一,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译成了47国文字,在欧美、印度及澳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书是从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集、访谈集和其他书中选编出来的,按全年365天来编排,每天一篇,每周一个主题,总共四十八个主题,每一篇都是克里希那穆提针对现代人了解自己、领悟生命的开示。克里希那穆提这位心灵导师,再次在领悟生命真义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上,让我们分享了他深具哲理的、丰富的、感人的教诲。  《生命之书》是从克氏诸多著作中选编出来的,其章节是按全年的每个星期来排,每周有一个新主题,通过七天来揭示每一个新主题。许多主题是在他的教导中被反复提及,他的洞见是对人类状况的全面广泛的观察,其中生命的每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  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为什么你做书本的学生而不做生命的学生呢?就在你周遭压抑和冷酷的环境中去发现真与假,那你就会发现什么是真实。"这本无法固定在思想中、永远生机勃勃、千变万化的"生命之书",是真正有价值去"阅读"的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生命之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