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后生小子

鲍鹏山 华东师大
出版时间:

2005-09-01  

出版社:

华东师大  

作者:

鲍鹏山  

页数:

180  

字数:

17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诸子对于我们而言,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生存背景;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甚至是我们思考问题的终点。他们确实具有左右我们的思想(名词)与我们思想(动词)的魔力。 一句话,几千年前诸子的思想既是我们的文明成果,也是我们不可摆脱的宿命,是我们现实命运之一种。 因此,我们对于诸子,应该是尊重的。我所说的“尊重”,不仅仅指所谓”同情之理解”与“理解之同情”,而且还包括”不同情之批评”。是的,对于“思想”的尊重,不仅仅是所谓的“宽容”,不仅仅是所谓的委曲求全。正如无原则的“包涵”是对思想的轻视之一种,“求全责备”也正是对思想的尊重之一种,因为,真正的思想不担心苛责,不担心来自学理与实践上的种种推敲与质疑。毫无疑问,先秦的诸子们足够强大,强大到所有的后来人都可以穿凿他们而又无损于他们,而且这些自古及今绵绵不绝的穿凿使他们的内涵越发丰富与伟大。 读者至此会会心一笑:鲍氏的书也是对诸子穿凿之一种。是的,我承认。但要说明的是,我是认真而负责的,我的议论出自于我认真而负责的思考,并且这种思考是遵循学术规范,是基于学理与中国漫长历史及现实的社会现实的。 我把这本书取名为“后生小子”,是把一个成语活用了。“后生”指自己,你我都是诸子的后生。“子”,指诸子,“小”,在这儿被活用了,用作动词。整个的意思就是指我们这些后来者,可以把伟大的先辈诸子们缩小一些,让他们和我们平起平坐,平等对话——既然他们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现实命运之一种,他们也就应该承受我们的平视与穿凿,甚至,敲打。一句话,是他们先惹的我们。 我一直希望同读者交流。所以,我力图让文字感性化一些。可读性是我追求的一个目标。当然,由于诸子们自有的深刻与抽象,这是一个难以圆满实现的目标,但我相信我的读者会予以谅解.并有足够的耐心与兴趣来读完这本书。 鲍鹏山 2005年2月21日

内容概要

在遥远的历史星空,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这些先秦诸子的重磅名字,始终闪烁着神秘而深邃的光辉。 现在,借助本书作者在严谨研究和精妙文字,我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近这些璀璨的星辰,解读他们的智慧和思想。 老子的思想是“文化罂粟”?孔子当然无愧于“人类之子”。墨子为何敢于成为“冒犯天下的叛徒”?而庄子,原来是一棵“看守月亮的树”…… 星空并不遥远。而我们,也一直在仰望星空。

作者简介

鲍鹏山鲍鹏山新年座谈会[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主讲人简介:  鲍鹏山,男,1963年生于安徽六安,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申请支边,至青海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现为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历史的多维透视》、《先秦诸子十二讲》、《说孔子》、《中国文学史品读》、《风流去》等十余部著作。  其中有两篇文章被选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分别为: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选自专著《寂寞圣哲》,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庄子:永恒的乡愁》一文(选自专著《寂寞圣哲》,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编辑本段]百家讲坛  洋洋万千言的《水浒传》虽然没有《红楼梦》的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但在《水浒》梁山水泊一贯的豪气冲天、气贯长虹的背后,却有着众多英雄人生际遇的苦涩和命运的无奈。在表面的生死豪情和杀声震天之下,千百年来,读者似乎忽略了当年作者在《水浒传》字里行间中所隐藏着的那一种苍凉与慨叹。通过鲍鹏山讲的——《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系列》,我们了解了一个真实而现实的林冲,发人深思。  鲍鹏山在《百家讲坛》那么,今天的我们究竟还可以从中找到怎样的背后隐秘?给我们以发现的愉悦?还可以从中品味到怎样的人生滋味?给我们以借鉴的警醒?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文化罂粟——老子 神出鬼没的老子 治大国若烹小鲜 倒退的历史 不敢为天下先 柔弱胜刚强 身随心去第二章 人类之子——孔子 孔子长相颇怪 崩溃的时代 更为伟大的力量 更为伟大的事业 仁以为已任 天不灭斯文 哲人其萎第三章 冒犯天下的判徒——墨子 勇是一种危险品 墨子的身世之谜 向帝国挑战 墨子眼里周王 呼唤新世界 “文化大革命”第四章 儒门护法——孟子 道统中的地位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由仁心到仁政 性善论 孟子的障眼法 内圣了就可以外王吗 伦理学上的大命题 好骂人的大丈夫第五章 看守月亮的树——庄子 清洁的精神 在僻处自说自话 濠梁之辩 激情与超脱 一而不党第六章 王者之剑——商鞅第七章 哲学乡愿——荀子第八章 我花开后百花杀——韩非子第九章 千古一鼠——李斯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文化罂粟——老子神出鬼没的老子关于老子,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样开始叙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是南方的楚人,又在北方的周为官,做周守藏室之史,长期浸淫于北方。可以说,老子的思想是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结合的产物。难怪他的思想包含着巨大的激情,同时又如此抽象、理智,甚至冷酷。司马迁接着叙述了有关老子的两件事:一是孔子到周去,曾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诫孔子要去掉骄气与多欲,去掉傲慢的神色与过分的追求。孔子回来后,用“龙”来向学生描述他见到的老子,可谓推崇备至。但这与《孔子世家》中的记载有出入,在《孔子世家》中,孔子适周问老子礼后,老子送他出来,送孔子几句话,其中两句很发人深省,用一种老于世故的口气: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意思是说,做儿子不要在父亲面前有自我;做臣下不要在君主面前有自我。这“有己”,我译为“有自我”,包含有”自作聪明”、“比父亲、君王聪明”、“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独立意志”等内容。做儿子、做臣下,在父亲面前、在君主面前有自我,显得比他们还聪明,是不招他们喜欢的。老子是深察人性的缺点的。还有一件事是有关《道德经》(即《老子》)成书的记载。司马迁说,老子居周既久,见周之衰,就准备离去。当老子骑着青牛要出函谷关而去时,被关令尹喜挡住了。据说尹喜也是周之大夫,是一个隐德行仁的高人。他预先望见有紫气东来,知道将有真人经过,便留意观察东来行人,果然迎得老子。尹喜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你要从人间隐退了,在你远行之前,为我们留下你的思想吧。司马迁接着叙道: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看司马迁说老子,一开始语气颇坚决自信,籍贯、姓氏,官守都言之凿凿。但在叙完老子出关,“莫知所终”以后,突然又变得不自信而自疑起来:或日:老莱子亦楚人也。……老子是老莱子?老莱子是老子?更可疑者,司马迁这位反对”言不雅驯”的人,竟说出这样荒诞不经的话来: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司马迁大约也是被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弄得神经兮兮了,才说出这样他自己历来反对的“昏话”。这还没完,老莱子我们还没弄清呢,他又说起了一个“太史儋”: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日儋即老子,或日非也,世莫知其然否。看来,司马迁这回真的是彻底的糊涂了。只好叹口气,说一句圆场的话:老子,隐君子也。是的,老子的生平对我们而言,是无始无终的: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到了哪里去。尤其是他的终点,更是成为哲学史上的一大悬案。一般人的一生,以死为终点,而他则没有死.只有“隐”,只有“出关而去”。他自己说“出生入死”,敢情他的出关,是在另一个时空的再生?确实,对我们而言,他只是离席而去了。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中,他不是一个死者,而只是一个“缺席者”。我们在讨论自然、社会和人生时,一直给他保留着席位,一直在引用他的思想。什么时候他能姗姗而来,直接参与我们的话题?后来,还有一个说法,说他一生下来就满头白发。我以为这不仅是有关他个人经历、心灵与智慧的隐喻性象征,更是有关我们这个早熟民族的心灵与文化的深刻隐喻。他的职业,“周守藏室之史”实际上也可能是一个隐喻,与前一个隐喻是一个因果系统——我们历史悠久,饱经风霜;我们少年老成,老奸巨滑。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他智囊般硕大的头颅内包含着无比深刻的人生智慧: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额头上密密的皱纹中隐藏着太多的阴谋与陷阱。他神奇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昙花一现,然后又神奇般地远遁他方。在夕阳的余晖中,他骑青牛,执麈尾,晃动身影.出关而去,弃故土如弃敝履。描述他的行踪正可以用这样一个词:神出鬼没——出如神迹,没如鬼杳。他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那时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不外乎就是史官们记事、记言的史书,是王朝的大事记,是诸国的争斗书:是你死我活的兴与亡,是此起彼伏的盛与衰;是阴谋与权变,是杀戮与残忍,是眼泪与狞笑,是尔虞和我诈。他整天关在阴冷的屋子里读这些东西,能不“一篇读罢头飞白”?难怪他“生而发白”。这些东西成为他了解和理解社会、人生的感性材料和基础,成为他哲学的依据和指控人类文明的证据。对于某些人来说,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会成为他自己个体的感性体验,老子正是这类超常人中的一个,他生在那么多既经的历史之后,正是历史的一个晦气重重的遗腹子。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那岂不是在说,读史使人少热情而多冷静,少诗意而多理智,少幻想而多现实,少天真而多心机,少童心而多老滑,或者更直接地说,读史使人衰老,使人世故?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出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在他为我们留下的“五千精要”(刘勰对《道德经》的评语)中,除了谈到宇宙的生成构成,还有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点:一日治国,二日处世。老子的著作是有名称的,这和其他诸子著作统以作者姓氏加“子”命名者不同。他著作的名称就叫《道德经》,或者根据《德经》、《道经》之先后又叫做《德道经》(马王堆出土的竹简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何谓德?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谓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属性何为道?万物运行之规律谓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兴趣的,是较为纯粹的哲学问题,是对客观具象事物的抽象。P1-5

后记

对诸子的解读存在多种切入点。但我想主要也就是两个角度:公共生活中的诸子与私人生活中的诸子。所谓公共生活中的诸子,是指在政治体制、道德伦理等公共生活领域中发表见解的诸子:而私人生活中的诸子,则是指诸子对有关个人道德、修养、处世智慧、个人人生境界与审美趣味等问题发表的意见。毫无疑问,我的这本书属于前者,我写的是公共生活中的诸子,因为我知道,只有理清了公共生活中的问题,才能对私人生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 我也一直在想着写一部关于私人生活中的诸子的书。这也是我很多朋友对我的建议与希望。但现在坊间借诸子之口大谈什么人生智慧、生存谋略之类的书籍正大行其道。我实在没有勇气与他们站在一起。等他们去玩别的什么的时候,我再考虑吧。 我十分感谢大雅文化公司。他们不仅给了我与读者交流的机会,还为我请了那么出色的画家——刘羽先生。他的配图是精彩的,寓意是隽永的。其实,深刻而抽象的思想完全可以有平实而形象的形式,我的文字不是学院派的,我力求把抽象的思想用感性的语言描述出来。我知道我做得还远远不够,但刘羽先生的配图在很大的程度已弥补了这个缺陷,使我可以稍微心安地把这本书交给读者。 鲍鹏山 2005年2月21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我把这本书取名为“后生小子”,是把一个成语活用了。“后生”指自己,你我都是诸子的后生。“子”,指诸子,“小”,在这儿被活用了,用作动词。整个的意思就是指我们这些后来者,可以把伟大的先辈诸子们缩小一些,让他们和我们平起平坐,平等对话。——鲍鹏山孔子的头顶之异,难道是暗示着承受天地之甘露阳光?


编辑推荐

在遥远的历史星空,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这些先秦诸子的重磅名字,始终闪烁着神秘而深邃的光辉。来读《诸子百家新九章:后生小子》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后生小子 PDF格式下载



写诸子百家的 ,字体很紧凑,读起来很舒服,内容也算是鲍鹏山很经典的了。


作者对诸子九家有较系统的研究,文中观点独到又可信,善用比较之法区分各家思想,善用溯源之法分析思想成因。值得一看。


这本书是我偶然发现的,读了之后爱不释手,从此喜欢上了一个个历史中遥远的先人,那些在历史书中反复出现的、冷冰冰的名字,且,让我感觉到无限的温暖。也就从此喜欢上了鲍鹏山,充满感性的文字,用不退却的激情!多么难得,在这个时代里!多么难得,在已是中年沧桑里,居然还有那么多流淌着的血气。感动了,为此买了无数本,送人。


我喜欢鲍鹏山老师的书,几乎一本也没有错过,它带给我很多的文字享受。我认为鲍老师的文字很优美,思想有特点。总之,很喜欢。


写的真是太棒了,我好喜欢哦!


书不错,不过读起来比较慢,一天才翻下去十多页


先看了他的书,才从百家讲坛上看到了鲍鹏山的讲座。心里比较有满足感。他的书我买了不少。《天纵圣贤》《后生小子》《寂寞圣哲》都买了。感觉还是不错的。老鲍文笔不错。风格也非常惹人喜欢。值得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去了解诸子百家,孔孟之道。推荐。


不错,跟其它书有重复


嗯,有点看不懂,不过很好。


适合中学生读,启蒙。


   不同的人对诸子的解读有不同的切入点,然而我更赞成鲍鹏山这种对诸子的解读方法,作者认为解读诸子有两种角度,公共生活中的诸子与私人生活中的诸子。他所谓的公共生活中的诸子,是指在政治体制、道德伦理等公共生活领域中发辫见解的诸子,而私人生活中的诸子则是指对有关个人道德、修养、处世智慧、个人生活境界与审美趣味等问题发表的意见。两种角度,作者更倾向于公共生活中的诸子,因为他认为,只有理清了公共生活中的问题,才能对私人生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
   对于诸子的思想,作者在书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批判,敢于怀疑,我认为他对墨子的“勇”的解读是成功的,因为不管在先秦时期,还是在现代社会,都会少不了“勇”这一品格精神。


  这本书是我偶然发现的,读了之后爱不释手,从此喜欢上了一个个历史中遥远的先人,那些在历史书中反复出现的、冷冰冰的名字, 且,让我感觉到无限的温暖。 也就从此喜欢上了鲍鹏山,充满感性的文字,用不退却的激情! 多么难得,在这个时代里!多么难得,在已是中年沧桑里,居然还有那么多流淌着的血气。 感动了,为此买了无数本,送人。
  


  讲解诸子百家
  
  文采很不错
  
  解读很客观,人性化,
  每一个人都个性鲜明,
  而不是把人归类到流派中进行分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