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周易讲读

吴辛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吴辛丑  

页数:

291  

字数:

38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十分浓厚的人文经典意识。一方面是传世文献中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典籍(这在世界文化中是罕见的),另一一方面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对经典的持续研讨和长期诵读传统(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由于废科举,兴新学,由于新文化运动和建立新民族国家需要,也由于二十世纪百年中国的动乱不安,这一传统被迫中断了。但是近年来似乎又有了一点存亡继绝的新机会。其直接的动力,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提倡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更主要是自下而上,由民间社会力量以及一些知识分子推动的又一次"传统文化热",尤其表现在与八十年代坐而论道的文化批判不同,一些十分自发的社会文化教育形式的新探索。譬如各地开展的少儿诵读经典活动,一些民间学堂的传统文化研习,一些民办学校、农村新兴私塾等,对学习传统经典的恢复,以及一•些大学里新体制的建立等。其时代原因,表面上看起来与中国近十年的经济活力与和平崛起有关系,其实比这复杂得多。至少可以提到的是:转型社会的道德危机和意义迷失所致社会生活的新问题及其迫切性;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的相互竞争相互激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至上的社会环境中,公民社会的人文精神品质正在迅速流失;在这个背景下,青年一代人中国文化特质正在迅速丧失;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由文化激进主义而带来的弊端渐渐显露,中国文化由遭受践踏到重新复苏的自身逻辑以及文化觉醒;以及从经验主义出发,从社会问题出发,实用地融合各种思想文化的资源以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视野等等。总之,一方面是出现了重要的新机会,另一方面也有前所未有的危机。惟其复杂而多元,我们就不应该停留于旧的二元对立的思路,不应该坚执于概念义理的论争,不应该单一地思考文化思想的建设问题,而应该从生活的实践出发,根据我们变化了的时代内涵,提炼新的问题意识,回应社会的真正需要,再认传统经典的学习问题。 所以,这套书我是欣然赞成的。在目前中国文化的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机会,同时也是出现前所未有危机的情况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愿意做一点负起社会责任的事情,体现了他们的眼光、见识和魄力。如果有更多的出版社和文化单位愿意援手传统文化积累培育工作,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有希望的。是为序。

内容概要

《周易》古经,成书于殷周之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字字体现先民智慧,句句包含先圣遗教,故被尊为“群经之首”。几千年来,它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吸引着历代学者及有志者驻足,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本书作者吴辛丑先生是当代著名易学研究学者,他开篇即着重墨对文本进行导读,从《周易》的构成与名义、作者与时代、性质与价值、研究历史与流派、易学基本知识等方面逐一介绍,经典文化常识的普及工作做的深入而全面。在随后的经文注解方面,则从注释、问题分析、语言文学及文化史扩展、集评和问题与讨论五部分展开,引导读者步步深入,吸收与思考并进,在学习中对经典文化作出自己的理解。

作者简介

吴辛丑,别名吴新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61年生,湖北天门人,1979年考入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中文系读书,1983年毕业,同年考取华南师范大学汉语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吴三立教授、唐启运教授,1986年毕业留校工作。1996年考取中山大学古文字学博士研究生,师从曾宪通教授。至今已发表6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简帛典籍异文研究》《先秦两汉语言学史略》《简明〈周易〉读本》《〈周易〉异文校证》《周易讲读》等专著,参编《〈颜氏家训〉词汇语法研究》,主编《文言文拓展阅读(文化篇)》。研究领域涉及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简帛文献语言,《周易》与易学等。

书籍目录

《国学名著讲座系列》《周易》导读 一 《周易》的构成与名义 二 《周易》的作者与时代 三 《周易》的性质与价值 四 《周易》研究的历史与流派 五 《周易》大传的内容及影响 六 《周易》古经的结构与语言 七 《周易》贞兆辞类释 八 易学基本知识简介 九 如何学习《周易》《周易》古经(上) 乾(一) 坤(二) 屯(三) 蒙(四) 需(五) 讼(六) 师(七) 比(八) 小畜(九) 履(十) 泰(十一) 否(十二) 同人(十三) 大有(十四) 谦(十五) 豫(十六) 随(十七) 蛊(十八) 临(十九) 观(二十) 噬嗑(二十一) 贲(二十二) 剥(二十三) 复(二十四) 无妄(二十五) 大畜(二十六) 颐(二十七) 大过(二十八) 坎(二十九)  离(三十)《周易》古经(下) 咸(三十一) 恒(三十二) 遯(三十三) 大壮(三十四) 晋(三十五) 明夷(三十六) 家人(三十七) 睽(三十八) 蹇(三十九) 解(四十) 损(四十一) 益(四十二) 夹(四十三) 姤(四十四) 萃(四十五) 升(四十六) 困(四十七) 井(四十八) 革(四十九) 鼎(五十) 震(五十一) 艮(五十二) 渐(五十三) 归妹(五十四) 丰(五十五) 旅(五十六) 巽(五十七) 兑(五十八) 涣(五十九) 节(六十) 中孚(六十一) 小过(六十二) 既济(六十三) 未济(六十四)《周易》大传 ……附录主要引书简称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高亨(1900-1986)生前为山东大学教授。高亨是现代治《易》名家,著有《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周易杂论》等书。《周易古经今注》与《周易大传今注》是姊妹篇,全面反映了作者对《周易》经传的研究成果,是学《易》、研《易》的重要参考书。《周易杂论》收作者五篇论文:1.《卦象所反映的辩证观点》,2.《卦爻辞的哲学思想》,3.《大传的哲学思想》,4.《(周易>卦爻辞的文学价值》,5.《(左传)的说通解》。《周易古经今注》卷首之《周易古经通说》、《周易大传今注》卷首之《通说》可作为《周易》经传的概论性著作来看待。李镜池(1902-1975)生前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镜池早期以古史辨派学术观点进行《易》学研究,从社会发展史观点推勘典籍史料,从语言学以及《周易》与殷商甲骨卜辞之比较推断《周易》作者与成书年代,主要成果见《周易探源》。后期主张从详尽分析各卦卦爻辞之全面组织结构来理解《周易》内容与思想,主要成果见《周易通义》。《周易探源》是李镜池研究《周易》经传的论文结集,集中反映了作者对《周易》经传的一系列重要学术见解,是当代《周易》研究者必备的参考著作。书中重要论文有《周易筮辞考》、《周易筮辞续考》、《周易的编纂和编者的思想》、《周易卦名考释》、《易传探源》等。《周易通义》是李镜池晚年研究《周易》的专著,全书只就古经六十四卦的卦爻辞进行注释和解说,解释简明扼要,既博取古今注释之优长,又反映了作者长期探索的成果,可谓雅俗共赏。黄寿祺(1912-1990)生前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著有《易学群书平议》、《六庵论易杂著》、《周易译注》等书。黄氏精研易学史,对历代易学典籍与人物有详细的考证与精要的评议。治《易》讲师承与门庭,约其易学门庭为两端,一日“从源溯流”:首须熟读《经》、《传》本文,次观汉魏古注,次观六朝隋唐诸家义疏,后参宋元以来各家经说;一日“强干弱枝”:《周易》源本象数,发为义理,当以象数、义理为主干;其余所涉天文、地理、韵学、算术、禅谛、科学等,皆为枝附。源流已明,干枝既辨,则治《易》门庭可得而知。金景芳(1902-一2001)生前为吉林大学教授。著有《易通》、《周易全解》、《周易讲座》、《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等书。金氏研《易》着重于六十四卦结构内部蕴藏的思想和哲学,认为《周易》是用辩证法理论写成的书。认为《易大传》是孔子所作,证据确凿,无可否认,《易大传》对《周易》的阐发既全面又深刻,其突出贡献是明确指出《周易》是哲学著作。张岱年(1909-2004)生前为北京大学教授。研《易》论著有《论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易传>与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周易>经传的历史地位》等,收入《张岱年哲学文选》(上、下)。张氏治《易》注重阐释《周易》经传的哲学思想,并把《周易》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研究。认为《周易》卦爻辞含有辩证思想,是中国古代表现辩证思维的最古典籍。认为《周易大传》揭示了自然世界及社会生活的对立统一规律,提出了以刚健为宗旨的人生观,“自强不息”。


编辑推荐

《周易讲读》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天下之能事毕矣,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一一李道平《周易集解序》《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周易》的内容包括“经”与“传”两部分,“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形、卦名、卦辞与爻辞;“传”则包括“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七种共十篇。《周易》被列为儒家群经之首,但其包含的思想却远远超出儒学的范围,对我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据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孔子又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第七》)《周易讲读》对《周易》有详尽的导读,对全部卦爻辞既有精当的注释、精妙的集评,又有问题分析、文学史链接、文化史扩展等栏目,引领读者深入地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周易讲读 PDF格式下载



周易解读的书不多,这本算深入浅出的,也比较全,需要慢慢体会阅读。


对于周易刚入门的朋友,阅读此书,是最好的选择


很好的一本书,讲解的比较明白


网上书的封面设计与拿到手的一定也不一样哦,不知道是为哪般?


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
阅读性强


在大学上选修课的时候,大家人手一般,但是老师用的是北京大学那套《周易十五讲》(好象是这个名字)和周易译注。当时听课的感觉很荒谬,这本书上的字词解释和老师讲的完全不一样。我认为读古籍还是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的更为好。


这本书讲得一般,讲得不深,就一般的东西说说了,了解了些皮毛而已。


书的封面旧了


书的内容不错,易经大精深,书本却由浅入深的给我们这种初学者讲解,简单明了,易懂!


不错的书,讲得比较易看懂


大学上过为数不少的选修课,唯记得当时因没选上吴教授该门课而一学期旁听该课程的情形,直到期末考试还能凭借自己的知识为其他同学划重点,讲解疑问。因为教授的课,我对周易有了初步的了解,进而有了兴趣,虽没有深入学习,但终究未能丢下。


写评论主要是赞扬一下卓越的换货服务,晚上要求换货,第二天就上门换走了,提出表扬。今天天气很冷,顺便对快递人员说声谢谢,辛苦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