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黑塞传

王滨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滨滨  

页数:

166  

Tag标签:

无  

前言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  1877年7月2日,赫尔曼·黑塞出生在一个传教士的家庭,他的父亲和外祖父在印度生活、工作了很长时间,母亲生在印度,因此,这个家庭始终充满着多元文化的氛围,既有基督教文化的传统,又有外来文化,特别是东方文化的渗透。家庭的熏陶使黑塞拥有了世界襟怀,让他在文学创作生涯中胸有东西文化,手著宇宙篇章。最后,他终于用自己的文学作品敲开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大门,把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捧回家中。1962年,他走完了光辉的一生离开了人世。  黑塞有许多身份,读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他。  黑塞是个诗人。他的诗歌代表作有《中国的诗翁》、《雾中》、《白云》、《消逝》、《写在沙上》、《闻友之死》和《伊丽莎白》等。他的诗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婉丽飘逸,被人称为“德国浪漫主义最后一个骑士”。黑塞性情忧郁,多愁善感,缅昔怀旧,在他早期诗品中,常常流露出孤独、飘泊、悲切的感情和怀乡、恋母的情怀。  他13岁时就立志成为一个诗人。黑塞一生中创作的诗歌有600多首,绝大多数是抒情诗。高尔基曾说过:“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黑塞的诗歌是心迹的表露,是感情的宣泄,他曾说过:“一首诗的诞生总是带着些儿纯粹一次性的东西。它是一次邀请,一个号召,一声呼喊,一丝叹息,一种姿态,它是诗人有所体验灵魂的反应,藉以保卫自己的某种激情或者某种体验,或者是自觉地探索这类感情。”  黑塞中年和晚年的诗在内容上有了扩展,有对生命的思索,有对和平的渴望,有对精神的追求,有对人生的感悟,当然对大自然的颂扬始终是黑塞诗歌的主题之一。  我们来看一首名为“伊丽莎白”的诗:  一朵白云,  伫立在天边,  像是你,伊丽莎白,  如此洁白美丽而遥远。  白云悠悠,  没惹得你把意留,  可是在夜里,  它将在你的梦里漫游。  悠悠,轻弄银波,  知否,知否:  它将是你永恒的怀念,  你甜蜜的乡愁。  在黑塞眼里,白云像少女伊丽莎白一样美丽,美得你不能不想她,就算你白天没留意她,夜晚她也会来搅你的梦。白云是飘浮的,就像一个游子飘泊,黑塞认为没有人能比游子更能懂得白云,她把游子的思念带到了自己的故乡,而且这种思念是永恒的,今生今世难以忘怀。  忘记谁曾说过诗歌是音乐。黑塞的诗歌不仅是音乐,也是图画,因为他不但长于诗,也工于画,1920年,他出版了《画家的诗》(包括10首诗和绘画、散文)、诗歌和水彩画的合集《流浪》及《堤契诺u张水彩画》。所以他的诗歌既有非常美的韵律,也蘸满了画意,黑塞的诗是语言、音乐与绘画极好的统一体。  黑塞是散文家。他的散文代表作有《论命运》、《我的信仰》、《致儿子马丁·黑塞》、《童年轶事》、《梦之旅》、《谈谈诗歌》和《乔迁时的遐想》等。  散文的第一要义是散而不空。黑塞有的散文是触景生情之作,笔随心走,它们都是他真情的流露。一篇篇散文有的是对生活的见解,有的是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有的是对大自然的歌颂,有的则是对故乡、逝去的童年及亲人的回忆,有的是对艺术与文学的思考。他的散文不讲什么大道理,没有说教的味道,往往是以小见大,而且感情极为真挚。在描写大自然时,他往往赋予自然现象以意义,不管是云彩还是花鸟,不管是露珠还是风雨,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人生感悟。他的散文不仅有思想,有感情,文字也很优美,不能说篇篇珠玑,但佳作不少。  黑塞是心理学家。  黑塞熟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本人也接受过荣格及其弟子的心理治疗。他有的作品也可看作是精神分析的文学阐释。他的作品描写外部的事件不多,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人物的灵魂传记,描写的是人内心成长成熟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黑塞笔下的人物和黑塞本人是精神兄弟,就连主人公名字的第一个字母都常与黑塞的相同。莎士比亚曾说过,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黑塞有的作品就是表现人的灵魂中人与兽的较量与角斗,但这种对抗的两极常常能融合,达成统一。  1927年发表的小说《荒原狼》是黑塞创作生涯中一个重要事件。黑塞在这里解剖了人的灵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兽寓一体的人。中年的黑塞已脱离了早期抒情怀乡的浪漫王国,走上了“通向内心之路”,这个心路历程很长,道路很坎坷,彷徨、困惑、寻求、剖析是必然的心理现象。  黑塞是社会批评家。他凭着作家的良心,敢于用手中的笔抨击一切有违人性的社会和制度。1906年发表的小说《轮下》取材于黑塞自己和弟弟童年时的亲身经历,他用辛辣的手笔揭露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对孩子们进行的精神摧残。这种教育制度抹杀人的个性,扼杀孩子们的天性,结果是还没完全绽放的生命之花被社会与教育的“车轮”碾得粉碎。  他有的作品是对现代文明弊端的猛烈抨击,趋名逐利,物欲横流,精神荒漠,媒体误导,时代危机都是黑塞批评的对象。描写与揭露的目的是治愈,是引向精神的永恒,而非沉沦沮丧。  黑塞是预言家。  他像希腊神话中的卡珊德拉一样有一双慧眼。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他就在作品中对再次爆发战争提出了警告。《荒原狼》的主人公哈里对充斥着战争叫嚣的报纸十分恼火,他认为这样的舆论能把社会引向战争,他警告说:  “我的同胞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阅读这类报纸,每天早晨和每天晚上听到的都是这种调子,他们每天被灌输,被提醒,被煽动,被搅得不满和发火,这一切的目的和结局就是爆发另一场战争,而下一场战争也许比上一次战争更可怕。这一切非常清楚简单,任何人都能理解,只要思考一个小时就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可是,谁也不愿这样做,谁也不想避免下一次战争,谁也不想为自己和子孙后代避免一场死人的大厮杀。思考一个小时,检查一下自己,扪心自问,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世界上的坏事,承担多少责任,你看,这就没有人愿意做!于是一切都按老皇历进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非常热心地准备着下一次战争。我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的身心就麻痹了,绝望了。对我来说,已经没有祖国,没有理想了,这一切都只是那些准备下一场屠杀的先生的装饰品。按照人道主义原则去思考,把它说出来,写出来,这已经没有角了……”  《荒原狼》是1927年发表的小说,正像主人公预言的那样,十几年后就爆发了下一场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且比前一次战争更恐怖,更不人道。  黑塞虽然向世人发出了战争警告,但百无一用是书生,世人谁会把作家的话当真?他的预言不幸成为了现实。与卡珊德拉不同的是黑塞没有走向毁灭,而是在战争爆发前早早地人了中立国瑞士籍,远离了战争策源地,所以他得以逃脱了纳粹的魔掌,也免遭许多德国作家流亡的命运。不过,黑塞并没有完全置身于残酷的现实外,他尽力帮助流亡者,筹措救济金,表现出与其他受到迫害的作家的团结精神。纳粹虽不能对黑塞进行人身迫害,但并不放过对他精神产品的封杀,他被列入德国不受欢迎作家的黑名单,其作品在德国出版困难。黑塞只得在瑞士出版自己的作品。  黑塞是人道主义卫士。  他是人的心灵的呵护者,是个性的勇敢捍卫者。在强大的国家机器、权威机构、社会规范面前,黑塞为人的个性发展撑起一把保护伞。社会这部大机器为了正常运转,就要求社会成员趋同从众,个性别太强。个人的力量再大比起外部力量来说也是小的,根本无法与之抗争,大家只能沿着一条轨道行走,别出队,别显山露水。结果呢?个性遭扼杀,个体的心灵受到压抑,大家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些敏感的、有天赋的、富于想象力的人则遭受心灵的苦难,他们不安的灵魂在哭泣。他们那脆弱娇嫩的心灵需要一个律师,一个代言人,为他们辩护,为他们呐喊。黑塞视这种辩护与呐喊为己任,他的作品涉及的就是个人,让每个人都按着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走自己的路,哪怕这是一条根本不是路的路,哪怕最后导致的是悲剧,是失败,但这个悲剧与失败同样是美丽的。当然,黑塞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他尊重秩序,尊重集体,但秩序与集体意识不能以牺牲个人的尊严与意识的代价获得。“通向内心之路”是黑塞给的人生指南,只有完善自己,世界才会人道。  1919年以笔名辛克莱发表的《德米安》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反响。这是一部没有什么情节的心理小说,也是一部哲理小说。作品描写了青年辛克莱的思想感受和精神生活。小说是辛克莱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故事,其实小说中出现次数不多的德米安才是作品的中心人物,在他的身上折射着作家黑塞的理想境界。主人公辛克莱感到了生活的不和谐与矛盾,在他眼里有两个世界并存,既有一个光明的世界,也有一个黑暗的世界。但他面对现实只会悲观失望。德米安对他进行开导,教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顾及传统观念,但辛克莱始终无勇气与传统观念决裂、无法遵循自己的理想与意愿生活。作品运用许多象征手法,笔调十分阴郁,也蒙上一层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  黑塞是和平主义者。黑塞憎恨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被舆论误导,举国上下沸腾,“爱国主义”调子高唱,文人们也辨别不了方向了,为战争摇旗呐喊。这时的黑塞“世人皆醉我独醒”,保持着令人敬佩的清醒与理智,他大胆站出来,在报上发表“朋友们,别唱这个调子”的反战文章,虽因此遭恶毒攻击与谩骂也毫不后悔。当和平与“爱国”发生矛盾时,黑塞宁可做“卖国贼”也不偏离人类维护和平的基本道义。  黑塞是世界公民。  黑塞是德国人,瑞士人,但他从来不做目光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是西方人,但不是西方文化至上主义者。他是世界公民,追求的是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与综合。各文化各民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每个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每个民族都有优越性与劣根性。黑塞的作品试图超越国界与文化,他把人类多种文化熔为一炉,炼出了锦章绣句。  黑塞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一生在寻找精神家园,在没有背叛基督教文化的前提下开始转向印度文化。但在接触了中国优秀灿烂文化后,就把她视为自己的精神故乡。他一生阅读的中国经典书籍比大部分中国人读的都多。他书房里有中国角;作品里,特别是晚期作品中常有中国先哲、诗人和中国情景出现;中国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浸透其中。  他的作品中常见两极对立又统一的主题,从中可见中国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荒原狼》主人公哈勒尔始终在两极,即在精神与欲望、圣洁与堕落、温顺崇高与残酷低下之间摇摆,他在两极对立中苦苦挣扎。在经历了寻找、彷徨后,主人公在魔剧院里学会了如何整合人的两重性,他相信能够重返生活中,笑对现实与自己。学会笑,是种大彻大悟,这种境界要在人把人格对立的二重性统一后方能达到。  1930年发表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的主题是灵与肉的对立与融合。如果说《荒原狼》对立的统一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话,那么在这部小说里则发生在两个人身上。小说的两个主人公是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前者代表灵,后者代表肉。纳尔齐斯的生活领域是中世纪的修道院,投身于纯粹的精神世界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他崇尚理性,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而歌尔德蒙是个与他完全相反的人,他热情奔放,浪漫多情,漂泊成性,四处为家,走到哪都与一个女人发生故事,可哪个女人的爱情也拴不住他漂泊的心。两个主人公代表着两个世界,代表着生命的两种形式,但他们也是统一的,他们彼此不可或缺,他们相互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在对方身上发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黑塞以艺术形象描写了精神上的矛盾,小说涉及的是理智与感情、知识与爱情、艺术与现实的对立。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之间对立的统一表达了黑塞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对中国文化接受的一次总结,也是对自己一生探索的总结。黑塞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一生追寻对立两极的统一与和谐之路。他的作品无一不是对立两极,如个人与团体,艺术与生活,精神与物质,约束与自由,服务与统治,灵与肉,东方与西方文化,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统一与和谐的探索与追求。这部小说也不例外。黑塞在这部作品中探讨最多的还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为了探讨这对矛盾的关系,他走的仍是两个相辅相成的人物布局的老路,在这里,他让一个在卡斯塔里的旁听生特西格诺利成了主人公克乃西特的对手与朋友。特西格诺利与克乃西特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人,前者代表着世俗世界,后者代表着精神生活,开始两个人都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生活的世界辩护,而到了后来,克乃西特认识到实际生活的重要性,毅然走出代表着精神王国的教育省,成为朋友特西格诺利儿子的家庭教师。  《玻璃球游戏》不仅是黑塞晚年一部重要作品,也帮他登上了文学奥林匹克的顶峰——194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直到他逝世,各种荣誉接踵而来,伯尔尼大学名誉博士称号,德国布伦瑞克威廉·拉贝奖,诗人之友、西德总统豪伊斯授予的文化功勋勋章,法兰克福德国图书业和平奖更是锦上添花,使黑塞头上的光环更加耀眼。  黑塞是幻想家。  人对现实不满要么怀旧要么憧憬,以此来弥补现实的不足。黑塞作品中有乌托邦的东西,这个世界虚幻缥缈,象征性强。但他自己也知道乌托邦的路走不远,作品结局往往是开放性的,模糊不清的,他给不出答案。  在1943年问世的小说《玻璃球游戏》中,黑塞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的社会,这里没有精神污染,没有物欲横流,这里精神生活是主旋律。黑塞以打造出来的乌托邦与绝没有理想可言的现实抗争,但黑塞自己也明白,这条路走不远,精神之花结不出现实的果实。这也许就是他让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死去的原因。  黑塞是……  黑塞不是时尚作家。  他的作品是陈酒,越久味越烈,越香,回味的空间就越大。  黑塞曾说过:“事实上它们(指黑塞的小说——作者注)不是小说……”黑塞不为编造故事而编造故事,他的作品是心之声,魂之曲,作品大部分是心灵传记,作品中的人物是诗人本质的不同体现,他们彼此是兄弟,也是诗人的亲兄弟和亲戚,但他们绝不是重复,千万别以为读了黑塞一本书就可以完全了解他了。黑塞不是通俗文学作家,如果你想在他作品中寻找跌宕起伏的情节,可读性强的故事,你会失望的。他从不顺着书市风向写作,不会迎合出版商赚钱的意愿或为鼓自己的钱包编造离奇和扣人心弦的故事。他曾说过,他厌恶紧张的故事情节,在他的作品中他也尽量避免这样的情节。当然读者也可以在他作品中找到爵士乐、舞蹈、吸毒或做爱的场景,但看到更多的是灵魂深处涌动的暗流,是灵与肉的搏斗,是思索,是哲理,是对人生与艺术完美境界的憧憬,是对自己与外界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观察,当然也有对现实的逃避。  如果你想让心灵放飞,愿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欣赏一番独立的人格,品味一下优雅的格调,那么读读黑塞你一定受益匪浅。

内容概要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作者简介

王滨滨,1956年,复旦大学德语专业教授,翻译家。出版《卡夫卡文集第2卷》、《日耳曼聊斋(合译)》、《未来宣言》、《史前的奥秘》、《死亡与少女(合译)》和《世界文化遗产4、5册》等译著及发表译文40多篇。

书籍目录

前言上篇 生活篇 1. 叛逆雏儿  出世  家庭氛围  出逃  浪子回头 2. 社会大学  书店店员  初登文坛 3. 博登湖畔的岁月  初为人父  《轮下》  报刊生涯  音乐之友  印度之行 4. 战争风雨路  志愿者  朋友们,别唱这个调子 5. 逍遥游  邀游山水间  世外桃源的隐士?  中国书角  《克林格索尔最后的夏天》  疗养客  文学之旅 6. 书海探魅  投向世界文学的目光  出版书评两不误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黑塞  流亡者的避风港  弟弟之死  另外一种抵抗 8. 迈向世界文学奥林匹克高峰  诗之邀  一扇窗子  获诺贝尔文学奖下篇 思想篇 1. 两极的对立与统一 2. 个体心灵的律师 3. 文化的综合 4. 艺术永恒 5. 浪漫主义最后的骑士结束语附录 1. 生平年表 2. 作品中译(单行本)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黑塞在这段时间里潜心创作,收获丰厚:1907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今生今世》,集子收录了《童年轶事》、《大理石的传说》、《七月》、《拉丁语学校的学生》和《秋的徒步旅行》等篇什。1908年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邻居》,由菲舍尔社出版,收录了《婚约》和《瓦尔特·科普夫》等篇什。这些短篇集的作品情节都很简单,人物也都是小人物,也就是回忆童年的伙伴,初恋的回味与苦涩,家乡的山水及父老乡亲,遭遇的自然灾害什么的,许多都是黑塞本人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平平淡淡,不装腔作势,没有虚情假意。黑塞能捕捉生活中的琐碎,将其定格,一种轻柔、温馨、淡淡忧伤的气氛笼罩其上,读者的情绪受到感染。生活本身哪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文学如一味追求轰轰烈烈则很快走到尽头。而黑塞这些短篇小说或散文却很耐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集子里的《青春是美丽的》和《大旋风》早在30年代就有了中译本,改革后又有了几个译本,常常被收入如《世界短篇小说精品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文集》和《德语国家中短篇小说选集》等集子中。  除文学作品外,黑塞在这段时间里还创作了更重要的“作品”,那就是两个儿子,二儿子海纳于1909年诞生,两年后,三儿子马丁又来到人世间。  人丁兴旺,房子自然显得拥挤,生活设施也过于简陋。黑塞夫妇的当务之急是要有栋大点的房子,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让孩子在自己家屋檐下成长,在自己家的树阴下玩耍对黑塞来说才是最美好和妥当的。于是,他在附近买了一块地皮,请一位建筑师朋友兴建了一幢美丽的房子。它位于较开阔、地势较高的地带,恩特湖风光可以一览无余,瑞士河岸、赖兴瑙岛、康斯坦茨教堂钟楼尽收眼底。主人仆人,大人小孩拥有各自的房间,自来水代替了水桶。黑塞书房还建了藏书室,四面墙上挂满了画。窗外是宽阔的阳台,人在屋里可以尽情拥抱阳光。最使黑塞满意的是自己有花园,里面有蔬菜花卉树木装点,给主人提供了施肥、浇水、除草的乐趣,给儿子展开一片嬉戏的天地。花园给黑塞的印象美好而深刻,以致多年后他还满怀眷恋地回忆它。  在博登湖畔的岁月里,黑塞生活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众多报刊撰稿,主要从事书评和文学批评。黑塞是个勤奋的读者,他每年看300多本新书,差不多每天一本,从自己喜欢的书中挑选一些进行评论,不合他口味的干脆不评。他不会去批评哪本书不好,自然不会因某部书与他人论争。另外他也反对给当代文学贴标签,作品是属于什么流派,作家受谁的影响对这个评论家来说并不重要。  他不但给众多报刊撰稿,也积极参与新报刊的创建工作。1907年,他与几个同仁共同创办了半月刊《三月》,由兰根社出版,黑塞在这家杂志社一直工作到1912年。这份杂志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它以反对威廉二世政权为主要目标,提倡自由民主精神,为和平与各民族的联合呐喊助威。但黑塞对政治并不关心,他只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杂志的文学副刊,他在这里发表了散文《青春是美丽的》和大量论文、随笔及书评。黑塞也推出过许多年轻的不见经传的作家以及外国作家作品的译介与评介,如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美国作家肖的作品。  博登湖以它秀丽的风光吸引着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这些人给美丽的自然景观又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黑塞与居住在这里的一些作家保持着友好的邻里关系。黑塞与兴趣相同的作家和朋友们在一起好不快活,作诗,闲谈,畅饮,捕蝴蝶,从事园艺劳作,其乐融融。这时的黑塞已如日中天,盛名与好客也吸引着来自远方的作家朋友,比如著名奥地利作家、名篇《象棋故事》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就千里迢迢来到博登湖畔拜访好友黑塞。茨威格进门不小心撞到门上,痛得他只能躺在床上好一会儿才能坐起来。这个小小的事件印在了黑塞的脑海里。  音乐之友  黑塞自小就有艺术天赋,一把小提琴始终伴他左右。他虽然命中注定走上了从文之路,但始终不能忘情于音乐艺术。有时他工作累了,需要调剂一下身体与精神,那么哪怕外面漆黑一片还下着雨,他也穿上雨鞋和雨衣,拿出音乐会的票去大教堂听音乐会。黑塞夫妇俩都喜欢音乐,朋友圈里自然少不了音乐家和音乐迷,黑塞与他们一起谈音乐,听音乐会,参加他们的演出。应作曲家朋友之邀也偶尔写写歌剧剧本,尽管他后来觉得这些本子有些幼稚,有些本子没被音乐家采用,但黑塞没后悔之意,它们毕竟是与音乐家友谊的见证,浸透着黑塞对音乐的喜爱。音乐家朋友也把黑塞的诗谱成曲子,使其可吟可歌。与音乐家朋友们的交往成了黑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音乐对作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诗品语言具有音乐节奏,韵律极美。黑塞曾写道:  从前我常有机会听这种理想的演奏,我同演奏家的关系一向非常亲密,和许多人成了朋友。  但黑塞并不是音乐厅里的常客.他更喜欢家庭音乐,邀几个好友,自娱自乐。也许正是对音乐艺术的钟情才使他娶个钢琴家做太太。他自己书房里一盏灯,一本书,一杯酒,门缝里传过来妻子舒缓悠扬的琴声,有舒曼、肖邦伴他夜读,这样的生活真令黑塞陶醉,让他体验到了何谓幸福。  黑塞熟谙音乐家的生活,在他一生中创作了不少以艺术家为题材的作品。1910年出版的反映音乐家生活的《盖特露德》就是其中的一部。  《盖特露德》中的主人公库恩是个音乐家,一次滑雪时不幸受伤致残,残疾后他致力于音乐创作。音乐家摩特很欣赏他的作品。经摩特的介绍,库恩认识了一个酷爱音乐的工厂老板,其女儿盖特露德也是音乐行家,并与库恩共同创作了一部歌剧。库恩爱上了她,但他发现她盖特露德迷恋着摩特,库恩痛苦得几乎要自杀。正在这时,他父亲去世,他返回了故乡。故乡的一位老师劝他不要沮丧,不要只沉溺在个人生活中,并指出这种个人主义的病是知识分子的通病,如果人类都染上这种病,人类便完了。库恩听了很受教育,此后,他通过关心帮助他人解脱了自己的苦恼。他后来返回城市,发现朋友与盖特露德已完婚,但夫妇俩感情疏远。他的朋友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最后自杀。库恩和盖特露德之间也没产生爱情,只保持友谊,因为他认为为了艺术必须舍弃别的东西,他只想追求精神生活。  书中两个男主人公由于性格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命运。摩特虽然才华横溢,却没人生目标,整天纵情于酒色,以我为中心,封闭自己,始终无法摆脱自己的孤独感,最终这种孤独感使他毁了自己和自己所喜爱的女人。而库恩虽生活坎坷,但不放弃追求,不停地朝着成功的道路迈进,把自己的青春活力倾注在对艺术完美的追求上。


编辑推荐

  黑塞的散文清新,令人吃惊,表达出恰恰最无法表达的事情,无与伦比。  ——斯蒂芬·茨威格,1932年  讽刺有更加辛辣的种类,如愤怒与怒火的宣泄,但另外一种更有魅力,这就是黑塞拥有的讽刺。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能力的见证,能抛开自己,能觉察其本质而不内视,能认识自我而不沾沾自喜。这种讽刺是一种谦和形式,谦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越是有更高的天赋与内涵伴随,越是觉得可爱。  ——纪德,《东方之行》法文版前言,1942年  对我来说,黑塞植根于乡土、德国与浪漫的毕生巨著属于我们时代最高、最纯的精神上做的尝试与努力,虽然作品有时表现出奇怪的孤僻,远离世俗时时而幽默、恼怒,时而神秘、急切。在与我同属一代的文人中,我很早就把已是高龄的他作为最亲近最可爱的朋友,满怀同情地陪伴他成长,这种同情既从相同也从相异中吸收养分。  ——托马斯·曼,1947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黑塞传 PDF格式下载



黑塞是我最钟爱的外国作家之一,问其原因大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黑塞致力于大力宣传中国古典文化不可分割的。他的书我爱看,《荒原狼》,《在轮下》,也许以后再也找不到这么一位外国作家这么痴迷于中国古典文化,而且给予极高的评价。这本黑塞转是很需要买的,是对这位作家的创作转变尤其是怎么进入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的必读书。


喜欢黑塞的作品,以后会继续买他的书!给博学多才的一位作家,能不带有色眼镜看世界,去接纳新的事物!了不起。


此书为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本来比较陌生的黑塞,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黑塞


其实不如看画传


挺好的书,用来写论文的


黑塞是出色的小说大师,关于黑塞的生平,国内除了此书外还有《黑塞画传》,可谓资料有限!!


灰尘


大致地翻了一下,还没时间细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