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

范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范劲  

页数:

291  

Tag标签:

无  

前言

  范劲同志从事中德文化和文学关系的研究已经有些年头了。他攻读硕士学位的论文《郭沫若与歌德》,即已开始论及文学接受中的“主体性”问题;博士学位论文又进一步较全面系统地考察德语文学的影响与中国作家的自我意识发展;后来还赴德留学深造,经多年磨砺,终于提供给我们这样一部更有理论深度,更具创造力的优异著作,真令人欣喜。  本书最显著的特点和创造性,在于理论模型设计和方法论上提出了“符码”的命题,而将中德文学关系认定为一个符号学和有关现代性发生的问题。还将有助于重新考察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现象,自然在比较文学领域也有助于解决文学交流过程中的许多理论问题。例如,以往所谓“外来影响”和主体“创造性转化”的区分,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其实是同一主体的不同表现方式,所谓外来影响只存在于主体内部,他者就是自我,都是主体的象征符号。而且,不仅每一单个作家可以作为符号来分层探讨,甚至整个中国文学主体都被赋予了个体性的心理结构,都可当成符号来作结构化分层探讨,这就从集体无意识层面解决了一般读者接受与专家研究及作者的自由联想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种将比较文学结构化和符号化的努力,显然受了拉康心理学和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影响。前者将人的心理进行符号化和结构化处理;后者则把符号学的思路引入了文化相互关系的探讨。

内容概要

  《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描述了一系列神话性的德语作家和现代中国作家的主体间关系,探讨这种符号交换和互戏在现代中国文学主体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回答与之相牵连的有关现代性发生的问题。在方法论上,《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遵循以符号学为基础的新实证主义路线,以最切实的话语事实为依据,以语用学规则及其所体现的意识形式为考察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德语文学为现代中国输送了一批强有力的文化符码,这些符码无可避免地卷入了中国现代作家的主体命运之中。

作者简介

  范劲,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师从于著名胡适专家易竹贤教授。2001年4月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联合培养奖学金赴德留学,师从波鸿大学德语系的著名德国文学史家、歌德专家Martin Bollacher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德文化、文学关系以及后现代理论。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译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第一节 影响的符号化:一种方法论构想第二节 德语文学的影响和现代中国作家自我意识的展开第二章 外来符码与“五四”时代的情感解放第一节 歌德与新时代及新的自我表述一 西方符号与自我展开二 歌德与中西文化融合三 情感的两种表现第二节 歌德符码与郭沫若的自我问题一 接受背景二 泛神论和主情主义三 忏悔的暖昧性四 符码的自我消解与意识的转换第三节 歌德语义的多种发展可能第四节 构成“五四”浪漫精神的其他德语作家第五节 尼采与浪漫主义的激进化一 “五四”一代与尼采二 强力意志与民族主义精神第三章 现代主义与对自我实在性的追求第一节 自我分析的技术:施尼茨勒与施蛰存的心理现实主义第二节 里尔克与新诗现代化一 里尔克与三十年代的“智性诗学”二 里尔克神话的形成和多重转喻三 里尔克接受与四十年代诗人的社会学转向四 里尔克对“九叶”诗人的影响第三节 里尔克与冯至一 里尔克与冯至的自我问题二 《十四行集》对于自我的探索三 《伍子胥》与“决断”第四章 虚无的拷问和新时期文学的自我导向第一节 卡夫卡的漫游轨迹一 “文革”与符号运动二 卡夫卡在中国的升起第二节 “变形”的多重含义一 异化概念二 虚无第三节 潜意识层的符号交换第四节 残雪与卡夫卡一 残雪的卡夫卡阐释二 虚无原则与残雪作品中的自我表达三 阐释的分野:寓言还是“故事”第五节 余华与卡夫卡第六节 文学拼盘中的其他德语作家及新的意识导向第五章 结语:现代性与符号需求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节 影响的符号化:一种方法论构想  什么是影响?这在传统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研究中是个最不言自明的概念,以至于人们通常会忽略对这一司空见惯的器具进行反思。可是不应该忘记,忽略了身边最常见的事物也会给自己招来危险,就如那位只顾着看天却跌进了水坑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所遭遇的那样。也不该忘记,一切真正的智性探求都是起于并最终要归到对身边器具的反思,像海德格尔对“器皿”、马克思对“劳动”、尼采对“游戏”的思考不过是最经典的例子。  在阐述这一概念之前,需要提及它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语境,以及对我们文艺认识的贡献。其实,不但这一概念的流行开来是同新时期人文科学研究向西方的重新开放相伴的,中国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建立也是中国重新同世界接轨的意识形态需要的产物。随着教条禁锢逐渐被打破,人们不但意识到引入西方文艺思潮对思想解放和文艺繁荣的重要性,而且开始重新审视“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传统同西方文学的亲缘关系,意识到新文学并不单单是社会政治斗争的反映,而且是融汇了东西方一切文明成果的产物。在“文革”后涌现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批研究成果中,对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所受西方文学、哲学影响的探讨占了相当的比重。这种影响研究在当时的意识形态环境下具有特别意义,因为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享有的全方位开放性,无疑可以为新时期的思想界所借鉴,在此背景下,比较文学研究也成为一时的前沿学科。接下来继续繁荣的影响研究则是对作家作品深入研究和日益细致的专业分工的结果,讨论作家和异域传统的关系成为填补作家研究的空白和取得新视角的重要手段,八十年代传人中国的接受美学理论提供的概念术语如期待视野、误读等使这种手段更加精细化。许多文学杂志也都乐于讨论当代知名作家同国外文学的联系,譬如影响很大的刊物《世界文学》在1989年开办了整年的专栏,连续刊载中国诗人、作家对自己喜欢的外国作家的介绍,经典的现代派作家如卡夫卡、博尔赫斯、福克纳等在中国的影响成为公众极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类场合,影响成了时髦的话题,甚至成了罗兰·巴特讲的“每天的神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