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诗性
2009-02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杜素娟
318
无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没有谁比沈从文对本民族的文化拥有更多的信心,他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少的试图通过激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来重建民族文化的作家。没有谁比沈从文更集中、更专注地在作品中营造本民族的道德美、人性美和自然美。没有谁比沈从文更坚定地遵循中国文人最传统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式,中国传统文人的“达”与“弱”在他身上有着最典型的体现。当然,作为小说家也没有谁比沈从文更忠诚地使用、更新和发展着中国本土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中国最传统的艺术技巧和表达智慧融进小说。在他的小说中蕴含着最精美的中国诗画的艺术精华,展现着最典型的中国韵味与情致……他对于民族文化的醉心和坚守,以及他为挽救、重造民族文化生命所做的一切,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显露出越来越耀眼的价值。
杜素娟,女,1969年出生于山东。199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著作有《沈从文与(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烟雨愁人:琼瑶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另有多篇论文见诸《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小说评论》等刊物。
引言上编 淡泊与焦虑:论沈从文的精神个性 第一章 传统精神的承接与吸收 第一节 自由的承接方式 第二节 儒道人格风范的传奇阐释 第三节 传统文人才隋的延续与发展 第二章 时代精神的个性演绎 第一节 并不超然的时代焦虑者 第二节 时代关怀的文化立场 第三节 对“五四”文化重建思路的再思考 第四节 本土认同的文化重建设想 第三章 立场·孤独·生命 第一节 “乡下人”的意味 第二节 与新月派、京派的异同 第三节 与乡土文学派的比较中编 感性与诗性:论沈从文的艺术个性 第四章 在传统与現代之间:诗性思维 第一节 独特的空间意识 第二节 独特的时间意识 第五章 在“常”与“变”之间:诗性叙事 第一节 叙事之“常” 第二节 叙事之“变” 第六章 在有言与无言之间:诗性语言 第一节 空白传意 第二节 意象传意 第三节 意境传意 第四节 象征、歌谣及其他下编 务实与务虚: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发展与变化 第七章 感觉的碎片 第一节 都市感觉:孤独、荒诞和空虚 第二节 乡村感觉:亲情、诗意和童趣 第八章 文化的理想 第一节 都市象征:文化的弊病 第二节 乡村象征:文化的理想 第九章 哲学的困惑 第一节 现代·传统·乡村 第二节 苦闷·彷徨·独语
第一章 传统精神的承按与吸收 第一节 自由的承接方式 要考察沈从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理解和继承,有两点对我们研究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其一,要认识到沈从文对“传统”有一种自觉的承接和吸收;其二,更要注意到沈从文的这种承接和吸收是在一个自由的接受面上进行的。 关于第一点,比较容易理解。正如施蛰存所说,沈从文“安于接受传统的中国文化,怯于接受西方文化。他的作品里,几乎没有外国文学的影响”。沈从文自己也曾说:“我看外国小说不大受影响。”他所接受的文化滋养,主要来自传统文化。所以,他明确地提出:“若是一个短篇小说作者,肯从中国传统艺术品取得一点知识,必将增加他个人生命的深度,增加他作品的深度。” 沈从文对于传统文化的这种态度跟他的经历有关。 沈从文六岁进入私塾读书,学习的内容照例是《幼学琼林》、《孟子》、《论语》、《诗经》等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
《孤独的诗性:论沈从文与中国传统文化》可供广大的文学爱好者阅读。
无
从诗性的角度研究沈从文,很不错。读来让人为之清兴,为之感怀!
还不错的书,就是有些小贵,好久都没降价
大家读
沈老的书一直很喜欢。
如同书的题目。内容一样有诗意。书的装帧质量都很好。很喜欢。
就是有些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