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世界
2009-6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国荣
339
无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始,我曾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哲学中的有关人物、学派、思潮作过若干考察。90年代后期,我的研究重心较多地放在哲学理论方面,涉及的论域包括伦理学(道德哲学)、认识论、形而上学等。当然,在史与思的互动中,理论之维与历史之维并非彼此悬隔;事实上,二者在更实质的意义上呈现相互交融的形态。以这种互动和交融为思考背景,2004年,在完成有关形而上学的论著(《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之后,我的侧重之点又回到了哲学的历史。相对而言,前此的历史回溯较多地指向儒家一系的哲学,2004年的“转向”则首先以道家系统的庄子哲学为对象。
《庄子的思想世界》内容主要包括:自序,导论,第一章 天人之辩,一 物与人,二 本真之“在”,三 “天”的二重涵义,四 自然原则的双向展开,五 天人之行本乎天等等。
杨国荣,1957年生于上海,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已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10部同时出版于海外;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种论著被译为英、德、韩等文在国外出版与发表。
自序导论第一章 天人之辩 一 物与人 二 本真之“在” 三 “天”的二重涵义 四 自然原则的双向展开 五 天人之行本乎天第二章 道通为一 一 未始有封与分而齐之 二 以道观之:存在的图景与存在的视域 三 齐是非及其本体论意义第三章 道与存在之序 一 道不欲杂 二 天地之序的审美之维 三 自发与自然 四 “和”与精神世界第四章 真知:向道而思 一 体道与极物 二 真知与真人 三 坐忘与心斋 四 反观内通:逻辑之外的进路第五章 名与言 一 名止于实 二 言意之辩 三 道与言第六章 濠梁之辩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理解的形上之维 三 理解与沟通第七章 个体与自我 一 “德”与个体原理 二 不以物易己 三 守其一 四 无“己”与有“我” 五 人我之间第八章 时·历史·境遇 一 变迁与“时势” 二 时与命 三 与时俱化第九章 存在境域中的生与死 一 “生”的意义 二 齐生死 三 “死”的理想化及其内蕴第十章 逍遥之境 一 人性与天道 二 自由与自然 三 逍遥于天地之间附录一 道与人——《老子》哲学中的若干问题附录二 面向存在之思——《老子》哲学的内在意蕴附录三 《逍遥游》释义后记新版后记
然而,在庄子看来,随着是非之辩的发生与展开,道往往面临被分裂及片面化之虞:“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是非之辩涉及不同的意见、观点的争论,而每一种意见、观点往往仅仅分别地指向存在的某一方面或层面,难以把握作为整体的道。这里所说的道之所“亏”,不仅仅指涉分化的存在图景,而且也兼及作为真理系统的“道”。与本体论上肯定“未始有封”的存在之道相应,庄子在认识论上也预设了统一的“道术”;在《庄子·天下》篇中,庄子由批评百家各执一偏之见、“往而不返”,进而引出“道术将为天下裂”的结论,这里的道术之裂,便首先指真理的片面化。不难看到,存在之“道”(存在图景)的分裂与认识之“道”(统一的真理)的片面化,表现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二者的共同根源,则是各执一端的是非之辩。 如前所述,是非之辩不仅仅与认识论相联系,它同时也涉及价值观,为是非之辩所分化的道或道术,同样也包含价值观的意蕴。在谈到如何看待尧与桀时,庄子指出:“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庄子·大宗师》)尧与桀在历史上具有象征和符号的意义,二者分别代表价值层面的善与恶,对尧、桀的评价,也相应地涉及价值观的领域,在庄子那里,这种评价同时又归属于是非之辩。成玄英已注意到这一点,在解释以上论述时,指出:“善恶两忘,不是不非;是非双遣,然后出生入死,随变化而遨游,莫往莫来,履玄道而自得。”(《庄子疏·大宗师》)对庄子而言,“誉尧而非桀”,仍囿于是非之域,并在价值观上偏离了统一的道。对上述立场的批评,从价值观上面表现了扬弃分化之道的要求。
无
杨先生力作,很有学术价值。
书挺好的,虽然不是我看,但是觉得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