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法

卫匡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卫匡国  

页数:

176  

译者:

意大利文翻译白佐良 中文白桦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1653—1657年,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因向罗马教廷报告“礼仪之争”问题返回欧洲,在欧洲各国游历期间,在德国科隆出版《中国文法》,这本《中国文法》是欧洲学者深入研究中国语言不可缺少的参考书,是西方人学习汉语文法最早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卫匡国(Martinus
Martini,1614-1661):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欧洲早期著名汉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神学家。他在中国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功绩,是继马可·波罗和利玛窦之后,对意大利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及科学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在欧洲游历期间,用拉丁文撰写了四部介绍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的著作,分别是《中国上古史》、《中国新图志》、《论鞑靼之战》和《中国文法》。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西方语法理论与中国语言事实的初始遭遇
序四从《中国文法》到《中国语文文法》:卫匡国语法的流传与不断丰富的过程探讨
导言
第一章
1.汉语词条
2.词条首先以拉丁语的发音注音
3.五个声调的发声法
第二章
1.名词及其变位
2.代词
3.动词的变位
第三章
1.介词
2.副词
3.感叹词
4.不常用连词
5.名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6.代词附录
7.数词和数量词
部首
附录

章节摘录

  中国是汉学的故乡,对中国文化的学术研究中国学者自然有着国外学者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展开中国文化的研究开阔了我们的学术和文化视野,促进了我们观念和学术的发展,引进域外中国文化研究的成果是为了我们自身学术和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万不可在介绍西方汉学(中国学)走马灯似的各类新理论、新方法时,我们自己看花了眼,真成了西方的东方主义的一个陪衬,失去了自己的话语和反思的能力。  立足中国文化的立场,会通中外、打通古今,通过对域外的中国文化研究做建设性的学术对话,推动中国学术的发展和文化的重建,这不仅成为本文库的主要内容,也成为我们展开这一学术活动的根本目的。  五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海外汉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对域外中国文化研究的称谓上仍无法完全统一,“汉学”或“中国学”都有其自身的逻辑和思路,任继愈先生在他为在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汉学书系”所写的总序中说:“我们不准备用很多精力界定这个名词,我们只是把过去和现代人们已经发表的和正在从事研究的这一类译著汇集起来。总之,都属于中国文化这个大范围之内的著作。”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法 PDF格式下载



300年前的手稿,今天仍然无法看到原貌,只能辗转借助于缩微胶片、复印件的意大利文译本,得以了解一些大概。希望有一天能够将手稿原本的多个版本并列出版,并且均同时逐页附上译本作为对照。


汉学研究很有实用的一本语法书


内容上比较好,打折买,非常值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