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周期系(1920—1923)

L•罗森菲耳德 主编,J•汝德•尼耳森 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L•罗森菲耳德 主编,J•汝德•尼耳森 编  

页数:

459  

字数:

515000  

译者:

戈革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尼耳斯·玻尔集》十二卷,是20世纪伟大的丹麦物理学家尼耳斯·玻尔所有已知著作的合集。外文版原书由尼耳斯·玻尔文献馆组编,L·罗森菲耳德、E·吕丁格尔、F·奥瑟若德先后担任主编,在1962年玻尔逝世之后即开始筹划编纂,至21世纪初才告竣工。中文版全书十二卷的翻译工作,由国内著名的玻尔与量子物理学研究专家戈革先生以极大的毅力与气魄一身任之,前十卷曾在科学出版社等处出版,后两卷则是首次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本书为《尼耳斯·玻尔集》的第四卷《周期系(1920—1923),J·汝德·尼耳森编,收录1912至1923年作者讨论原子核结构问题的文章。分“原子结构”、“通信选(
1912—1923年)”两编。前有尼尔森所撰记述作者此时期研究原子核结构的活动的“引言”。

作者简介

作者:(丹麦)尼耳斯•玻尔(Bohr N.H.D.) 译者:戈革

书籍目录

译者说明
第四卷前言
目录
第一编 原子结构
引言
1.玻尔在哥本哈根物理学会发表的演讲(1920年12月15日)
2.原子结构,致《自然》的信(1921年3月24日)
3.我们现在的原子知识(1921年)
4.索尔威报告的后半部分(1921年)
5.原子结构,致《自然》的信(1921年10月13日)
6.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921年10月18日
在哥本哈根物理学会和化学会的一次联席会议上的演讲
7.在哥廷根发表的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七篇演讲(1922年6月12—22日)
8.论周期系的解释,在瑞典乌普萨拉召开的第二届北海地区物理学会议(1922年8月24—26日)上的演讲摘要
9.诺贝尔奖(1922年)尼耳斯·玻尔在斯德哥尔摩宴会上接受了诺贝尔奖以后的致辞
10.铪的发现(1922年)
11.X射线谱和元素周期系(和D·考斯特尔合撰,1923年)
12.线光谱和原子结构(1923年)
13.氦问题(1916—1923年)
14.梅恩·斯密兹和斯通诺尔提出的对原子中电子分布的修正(1924年)
I.关于原子结构的一些考虑.在哥本哈根物理学会的演讲(1920年12月15日)
我们的原子知识
关于原子构造的若干考虑
演讲正文
Ⅱ.原子结构(1921,3月)
Ⅲ.我们现在的原子知识(1921)
Ⅳ.索尔威报告后半部分的摘要(1921)
V.原子构造(1921)
§1.各元素线系光谱的诠释,原子束缚电子的过程的普遍考虑
§2.氦
§3.论周期系第二周期中的元素
§4.对应原理
§5.论周期表的一般诠释
Ⅵ.原子结构(1921,10月)
Ⅶ.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921—1922)
Ⅷ.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七篇演讲(哥廷根,1922)
Ⅸ.论周期系的解释(1922)
X.原子的结构(1922)
Ⅺ.×射线谱和元素周期系(和D·考斯特尔合撰,1923)
Ⅻ.线光谱和原子结构(1923)
Ⅻ.原子(1926)
第二编 通信选(1920—1924)
引言
M·玻恩
D·考斯特尔
P·艾伦菲斯特
A·爱因斯坦
P·S·艾普斯坦
K·法扬斯
J·弗兰克
H·考诺恩
W·考塞耳
R·拉登堡
A·朗德
I·朗缪尔
H·A·洛伦兹
J·C·马克楞南
C·W·奥席恩
A·汝宾诺维兹
E·薛定谔
A·索末菲
尼耳斯·玻尔文献馆所藏稿本简目
(关于对应原理的应用和周期系的诠释的文件)
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这篇论文的最后一节处理的是复杂光谱;这一节可以看成在也已编入第三卷的未发表稿件《论量子论对原子结构的应用Ⅱ》中所给出的对这一课题的处理的较早文本。另一方面,正如玻尔在他于1923年4月4日致考诺恩的信中所指出的,曾经运用了玻尔于1921年到1922年间发展起来的关于各化学元素的结构的详细观点。这就是之所以将这篇文章编入第四卷而不编入第三卷的理由。在论文的第344页上,给出了大约四十种元素中的电子轨道类型表,这张表和玻尔与考斯特尔合撰的论文中所给出的表相同,只除了已经填入Hf(铪)来代替原子序数为72的元素,以及71Lu(镥)已经换成71Cp(镏)而86Nt(氡)已经换成了86Em(射气)。论文包含大约二十多种所选的光谱的八张谱项值图示。图中标出了量子数nkj,也标出了有效量子数n。 这篇论文[的译文]见本卷原第611页。 13.氦问题(1916—1923年) 在企图确定氦原子的结构并解释两种完全分离的光谱的存在时,玻尔和克喇摩斯在1916年秋天进行了大量的计算。他们考虑了两个电子的相互干扰并且求得了两类不同的轨道,它们可能分别表示正氦和仲氦。这一工作并没有为发表作好准备。在尼耳斯•玻尔文献馆中,有大约200页的手写计算稿。虽然其中有些是标了日期的,但是把它们整理清楚却将是困难的,从而并没有把它们编人著作集中。但是,这些计算的结果却在玻尔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一些论文中以及在他的许多信件中提到了。 在1919年,A.朗德建议了氦原子正常态的一种可能的结构,而在1919年和1920年期间玻尔和朗德之间就进行了有关问题的一些通信。在他1920年12月15日对哥本哈根物理学会发表的演讲中,玻尔已经能够解释正氦的亚稳态,并且能够在对应原理的基础上说明氦的旧式环模型必须放弃了。在刊于1921年3月24日《自然》上的信中,他在一个表中指出,在氦的正常态中,两个电子都是位于11轨道上的,但是他没有讲明细节。标题为《2.氦》的那份未发表的稿子是在1921年的某个时候写的,而且起初显然是打算纳入索尔威报告的第二部分中的;玻尔在这份稿子中给出了他和克喇摩斯的早期工作的一个轮廓(参阅本卷原第122页)。他提到,T•赖曼和H•弗瑞克曾经确定了仲氦光谱的最低谱项的值,这是和氦的正常态相对应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周期系(1920—1923)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