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种子工程学

闫学林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

闫学林  

页数:

224  

字数:

362000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包括概论、种质资源管理、新品种引育、品种中间试验、品种审定、原种和亲本繁殖、种子生产、种子收购与贮藏、种子加工与包衣、种子包装与标签、种子检验、种子营销与售后服务及种子管理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农学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种子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种子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学习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论一
第一节 种子的概念、类别及作用
第二节 种子工程综述
第三节 种子工程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种质资源管理
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概念、类别和重要性
第二节 种质资源收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方法和要求
第三节 种质资源鉴定、登记和保存
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及信息管理
第三章 新品种引育
第一节 育种目标
第二节 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的关系
第三节 育种程序
第四节 育种方法
第五节 引种
第四章 品种中间试验
第一节 品种中间试验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品种中间试验的要求和设计
第三节 品种中间试验的实施
第五章 品种审定
第一节 品种审定概述
第二节 品种审定申报和品种审定的标准及程序
第六章 原种和亲本繁殖
第一节 原种和亲本繁殖的概念、意义和主要任务
第二节 品种混杂退化及其防止方法
第三节 原种和亲本的标准及类型与原种和亲本繁殖的要求及方法
第七章 种子生产
第一节 种子生产管理
第二节 加快种子生产的技术
第三节 常规种子生产技术
第四节 杂种种子生产技术
第八章 种子收购与贮藏
第一节 种子收购
第二节 种子贮藏的意义和任务
第三节 种子的呼吸作用、贮藏条件及仓库与设备
第四节 种子入库
第五节 种子贮藏管理
第九章 种子加工与包衣
第一节 种子加工
第二节 种子包衣
第十章 种子包装与标签
第一节 种子包装
第二节 种子标签
第十一章 种子检验
第一节 扦样
第二节 净度分析
第三节 发芽试验
第四节 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
第五节 种子水分和重量测定
第六节 种子健康检验
第七节 包衣种子检验
第十二章 种子营销与售后服务
第一节 种子营销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第二节 种子市场机会分析、市场细分化与目标市场选择
第三节 种子营销战略与策略
第四节 种子营销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第五节 种子售后服务
第十三章 种子管理
第一节 种子行政管理
第二节 种子经营管理基础知识
第三节 种子经营信息管理
第四节 种子市场调查
第五节 种子经营预测
第六节 种子经营决策
第七节 种子经营计划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相对湿度60%时,比空气在15.5℃和相对湿度60%时,能容纳更多的水分。空气在温度15℃和相对湿度30%时,是空气温度15℃和相对湿度60%时干燥能力的两倍。对热能的需要根据被干燥种子的水分含量和外面空气的相对湿度而定。在决定是否利用热能干燥种子以前,必须考虑种子水分平衡的两个因素(种子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例如,被干燥的玉米种子水分含量为18%,空气的相对湿度为90%,自然晾晒干燥,玉米种子只能达到16%左右的平衡含水量,这时如果玉米种子要干燥到14.5%的含水量,则必须人工加热,使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少到了5%左右。  3.避免种子损伤  干燥对种子的损伤首先是由于种子对高温敏感。使用的温度要依种子而定,为了安全起见,干燥种子空气的温度不应超过40℃。其次,干燥过快会损伤种子。当空气相对湿度过分低,则种子干燥得过快,尤其在增加空气流动速度时更是如此,因而使种子受到损伤。此外,由于干燥过程中的机械操作,如上料出料,也会造成种子物理损伤。所以干燥过程中的操作要精细,以减少物理损伤。  (二)种子干燥的技术要求  种子是活的有机体,干燥后种子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进行种子干燥作业的基本要求。干燥是种子与干燥介质湿热交换的过程。种子从介质环境中吸收热量”向介质环境排出水分,种子升温,体积不断收缩。由升温造成的种子内部活性物质的变性以及由湿热应力对种子组织结构的破坏,加速了种子的劣变,促使种子死亡。因此,种子干燥过程不同于其他物料干燥过程,一方面要求有高的干燥速率,获得高效益;另一方面要求尽量保持种子的活力,使种子保持原有的发芽率。  基于上述特点,种子干燥机应满足如下要求:保证烘后发芽率不低于自然晾晒;烘后种子水分均匀,不均匀度小于2.5%;在结构上力求装卸方便,清种容易,不会造成混杂;干燥时间不宜过长;种子干燥的最终水分一般应低于粮食的储存水分,有时达8%~9%;设计时应考虑能烘干多种作物的种子或同一作物但不同品种的种子,并能烘极少量的种子;损耗小,成本低,干燥效率高,经济性好。  具体来说,机械烘干的技术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1)热气流温度高低要根据被烘干作物种子的含水量确定。含水量高的,烘干温度要低些,反之温度要高些。特别是刚装机的玉米果穗含水量高,必须先用低温干燥,一般以高于常温5~10℃的气流烘干2~3h,然后再逐渐提高气流温度,达到适宜温度烘干。如果直接用高温干燥,种子容易丧失生活力。  (2)在烘干过程中要随时测温,掌握温度变化,不准超过规定温度标准。烘干温度是通过调节冷热风口控制的。  (3)蒸发水分靠热量,烧炉时要保证炉火旺盛,加大冷风口开度,以供应足够的热量。压炉时间不能过长,不能靠关闭冷风口提高温度。  (4)种子干燥过程中,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流动气体。烘干用的风被加热后是干燥的,既把热量传给种子,又带走蒸发出来的水分。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种子工程学 PDF格式下载



此书估计是市面上唯一用于描述种子工程学(概论)方面的书籍。但是给人很混乱的感觉,需要阅读后,自己总结并加以理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