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3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2002-2012)》是由《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天津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是反映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十年历程的蓝皮书。在这部蓝皮书中有专门文章介绍,早在2006年5月至2007年8月,在北京市规划委的领导下,北京市城市规划院及三所高校通过普查登记、分类筛选、征求专家意见等环节,从150余处近现代建筑(建于1840年至1976年)中,确定了71处共188幢建筑,最终由市规划委会同市文物局编制完成《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

书籍目录

序 单霁翔 总述篇 金磊:总述 理念篇 吴良镛:继往开来自强不息——中国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感言 叶如棠:城市的发展与建筑遗产的保护 单霁翔:关于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思考 仇保兴:深刻认识传统村落的功能 宋春华:精思巧构创新意宏建伟筑六十载——中国建筑学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评选综述与感怀 张锦秋:西安古城保护述评(1980—2012) 钟华楠:谈中国建筑 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先驱——纪念梁思成诞辰110周年 刘叙杰:纪念与缅怀学界伟大先驱梁思成先生 孙大章:传统民居建筑美学特征试探 邹德侬:需要紧急保护的20世纪建筑遗产:1949—1979 李先逵:论苗居建筑文化特质 曾昭奋:从北京到南通 付清远:我国文物建筑保护与科研相结合的几个问题 郭旃:世界遗产与中国文物事业的相互交融与促进 路红:构筑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科技体系 陈薇:阅读两部中国建筑通史体味一个世纪史学命脉 常青:关于建筑遗产保存与修复的反思 晋宏逵:中国木结构文物建筑保护的原则与实践——学习《北京文件》的初步体会 来光亚: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的东方之路——谈朱启钤和营造学社的学术遗产 陈同滨:有关中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几点随想 赖德霖: “辛亥时期”礼制建筑之祠、中山纪念堂 耿彦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的六个走向 陈明达、殷力欣:中国建筑概说 郭璇、张兴国:近代中国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国际性诠释 李爱芳、叶俊丰、孙颖:国内外工业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陈迅、王信:美国现存建筑更新规范的发展历程及其借鉴 马祖铭、马玉宇:苏州古城是人类智慧的光芒 丘小雪:中外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与体制的比较 金磊:建筑遗产安全学 赵勇、李华东: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实例篇 张锦秋:唐大明宫丹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王世仁、李彦成:2003—2004年圆明园遗址保护工程概述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 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重庆市设计院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刘伯英: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十年发展历程 北京兴中兴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兴文物建筑设计工程公司 陈喆、余怡宁、吴克捷:《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中的近代建筑登录 谭玉峰:上海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进展 唐玉恩:上海和平饭店保护与扩建 侯卫东:“中国古代民居的保护与研究——以几处古民居保护维修为例” 黄贵强:杭州文化遗产上的遗址保护与展示探讨 王辉:凤凰涅榘——两座建筑在唐山的再生 李国友、刘大平:近代工业文明与移民文化的辉煌交响——中东铁路重镇横道河子建筑景观初探 季宏: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回顾兼论福州文化遗产保护10年(2002—2012) 王时伟:故宫建筑十年修缮技术 温玉清:中国辽代木构建筑保护概略 冯军等:“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整修实践案例” 赵嘉建等:天津意式风情区综合整治设计与建设概述 冯军等:天津庆王府保护整修工程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传媒篇 文论 李沉等:建筑全媒体的力量 马国馨:建筑设计历甲子 金磊:编前编后:希望是建筑中国六十年的全记录 赵川:乡村建筑师 法国远东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寺庙碑刻与社会项目组”:北京内城寺庙碑刻与社会项目概述 吕舟:世界建筑修复与保护历史的理论巨著 金磊:建筑遗产学之出版论 Keuv chan:2012全球建筑十大“故事” 聂君、徐涛:浅议电子媒介文化与灾后重建 倪览墅: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符号及其文化信息的保留和运用 《建筑创作》: “建筑师茶座”1~100期主题回眸 杂志 《建筑学报》 《建筑师》 《新建筑》 《南方建筑》 《中国名城》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 图书 人物篇 徐伯安 (1931~2002) 李剑晨 (1900~2002) 宋融 (1927~2002) 莫伯治 (1914~2003) 周卜颐 (1915~2003) 张玉泉 (1912~2004) 于倬云 (1918~2004) 赵冬日 (1914~2005) 唐璞 (1908~2005) 张开济 (1912~2006) 周维权 (1927~2007) 龚德顺 (1923~2007) 徐尚志 (1915~2007) 郭湖生 (1931~2008) 刘志雄 (1950~2008) 郑光复 (1933~2009) 王世襄 (1914~2009) 冯纪忠 (1915~2009) 杜仙洲 (1915~2011) 王兵 (1963~2011) 罗哲文 (1924~2012) 杨永生 (1931~2012) 华揽洪 (1912~2012) 宣祥鎏 (1929—2012) 事件篇(2002—2012) 首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通过《天津共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中国获奖明细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第一个层次: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 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早在1982年《文物保护法》中就有明确界定, “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应当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文物保护的实际需要,文物保护单位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到2002年和2007年的《文物保护法》,就将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定义为“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的概念直到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才正式提出,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差异是,历史建筑类型较为单一,主要是指建筑物、构筑物,而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型则较为丰富;历史建筑没有级别,由城市、县政府公布,而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全国、省、市、县不同级别,公布的主体分别为国务院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历史建筑是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即可,而文物保护单位则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从保护实际看,相比少数保护价值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规模是大量的,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主体。但目前保护中,却普遍只重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忽视历史建筑的保护。现在我们到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只剩下孤立的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大量有价值特色的建筑被破坏和拆除。主要原因是一些市、县领导认为这些建筑不具有保护的价值,特色不突出,都是一些破烂建筑,早就应该拆了,城市应该“旧貌换新颜”了。这些地方不是AB,1—去公布和保护历史建筑,而是大规模地拆除有价值特色的地方建筑,狭隘地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几个文物保护单位就可以了,最终直接导致了名城历史风貌的不复存在。 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中,除了历史建筑以外,都有环境要素的概念,是指城墙、城(堡、寨)门、牌坊、古塔、园林、古桥、古井、100年以上古树等。现在看来这可能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的历史建筑,在内容上是有交叉的。历史建筑是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而城墙、城(堡、寨)门、牌坊、古塔、古桥、古井等都可以是构筑物。因此建议市、县政府公布历史建筑时,应把城墙、城(堡、寨)门、牌坊、古塔、古桥、古井等环境要素纳入历史建筑进行公布和保护,将来拆除历史建筑就是违法的事情。历史建筑的认定、公布是需要大量工作的,这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基础和根本。


编辑推荐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2002-2012)》梳理了十年的历程与命题,总结了十年的贡献与成果,回溯了十年的探求与思索,预言了十年之后的理想与动议,以浩瀚卷帙书写21世纪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第一个十年的“史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