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书写与重塑-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阐释

张浩 语言大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语言大  

作者:

张浩  

页数:

28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运用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对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核心思想和写作趋势进行系统研究。 本书分导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导论部分简要说明了本书的主题思想、逻辑展开以及所运用的批评方法。正文共十章,其结构由描述精神分析学影响女性文学的发展演进作为纵向框架,由女性文学在精神分析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品质作为横向框架,其主旨是从精神分析学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联系出发,剖析精神分析学与中国女作家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精神分析学对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演进的影响,揭示在精神分析学影响下女性文学所形成的独特性质,以期推动中国女性文学题材类型研究和比较研究领域的拓展。 本书介绍了精神分析学的思潮特征、精神分析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精神分析学对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影响比较集中地出现在五四时期、40年代(以张爱玲为代表)和新时期等几个阶段,本书就以这几个阶段为论述重点。

作者简介

张浩,1967年出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教学和女性文学研究,至今已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译著和教材数种。代表性论文和著作有:《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论王安忆创作中的女性空间建构》、《论曹禺前后期创作中的两类女性形象》、《戏剧世界的“围城”——曹禺忧伤中的出走者人物类型》、《论曹禺对易卜生象征主义手法的借鉴》、《易卜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东方》、《营造心灵世界》、《论曹禺剧作中的“家与家庭”的母题模式》、《完整语言论》、《论外国现代派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等。

书籍目录

摘要Abstract导论第1章 精神分析:探索心灵的一面镜子 1.1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创立 1.2 新精神分析的崛起 1.3 精神分析的女性观 1.4 女性主义对精神分析的颠覆 1.5 本章总结第2章 精神分析与20世纪中国 2.1 精神分析 2.2 精神分析在20年代的传播和接受 2.3 精神分析在30、40年代的传播和接受 2.4 精神分析与当代文学第3章 重返女性世界——五四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 3.1 无意识欲望的发现与压抑 3.2 凌叔华的“心理分析小说” 3.3 性的压抑与解析 3.4 本章总结第4章 心理分析与性别隐喻——张爱玲小说的精神分析 4.1 张爱玲的精神分析观 4.2 性爱冲突的演绎 4.3 女性变态心理的刻画 4.4 情结的书写 4.5 独特的心理分析技巧 4.6 本章总结第5章 性的压抑与身体的反叛——李昂小说的精神分析 5.1 李昂的精神分析观 5.2 “力比多”的类型 5.3 性的异化 5.4 本章小结第6章 灰暗的人生图式——欧阳子小说的精神分析 6.1 欧阳子的精神分析观 6.2 心理:建构另外一个王国 6.3 欲望的女性书写 6.4 心理分析的叙事模式 6.5 本章总结第7章 生命的悲剧意识——王安忆小说的精神分析 7.1 王安忆的精神分析观 7.2 性的压抑与才华 7.3 童年的焦虑 7.4 生命的悲剧意识 7.5 生命悲剧的升华和超越第8章 现代女性人格的心理分析——铁凝小说的精神分析 8.1 铁凝的精神分析观 8.2 展现女性生命力的欢歌 8.3 勾画性心理:还原人的本相 8.4 负罪与救赎:现代女性人格的心理分析 8.5 象征与隐喻 8.6 本章总结第9章 “黑暗灵魂的舞蹈”——残雪小说的精神分析 9.1 残雪的精神分析观 9.2 疯狂:女性的生存困境 9.3 梦境的描述 9.4 精神分析的意象 9.5 本章总结第10章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融汇结束语 精神分析与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书写与重塑-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阐释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一本书,心理学必备


当当网上购书,省去了在书店寻觅的时间,为读书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省了不少金钱。


女性视角对中国当代文学作一考察,不失一种策略,值得参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