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

吴汉东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10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汉东  

页数:

352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学术文化传统。在我们的古典文化中,经学、史学、文学等学术领域都曾有过极为灿烂的成就,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如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传统一样,中国古典学术文化的发展并不均衡,也有其缺陷。最突出的是,虽然我们有着漫长的成文法传统,但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却迟迟得不到发育、成长。清末以降,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法律学校的设立,法学才作为一门学科而确立其独立的地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坎坷曲折的历史终于使法律难以走上坦途,经常在模仿域外法学与注释现行法律之间徘徊。到十年文革期间更索性彻底停滞。先天既不足,后天又失调,中国法学真可谓命运多舛、路途艰辛。

内容概要

合理使用是各国著作权法的通行制度,也是著作权实务与理论研究的一个最易引起争议而又难以为人理解的规则。我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已有明文规定,但该制度尚未引起我国学者的足够重视,目前仅见数篇短文有所涉及。国外研究特别是美国学者的研究已有一定水平,不过其分析方法多借助于判例研究。本书以民法学理论为基础,涉猎法历史学、法哲学、法经济学、比较法学、宪法学者领域,尝试对合理使用制度进行多维角度的探讨。全书分十章,前五章着力于理论性研究,后五章偏重于实务性研究。 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领域的重大难题之一,它题目虽小,却蕴含颇丰,折射出现代著作权法的理论光华。其发展历史的探索、哲学基石的构建、经济品性的透视、宪法意义的发掘、私法基础的开拓以及合理性判断标准、反限制规则、立法建议书等实务性研究,都使我在写作时激动不已,同时又深感力逮不及。

作者简介

吴汉东,教授,男,1951年1月生,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民商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咨询专家、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出版《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西方诸国著作权制度研究》、《中国区域著作权制度比较研究》、《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等学术专8部,主编司法部统编教材、全国自考统编教材《知识产权法》等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论著、论文获全国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教委高校优秀学术著作奖、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政府奖)等10余次。

书籍目录

总序导言第一章 合理使用制度的历史学探索 一、从出版特许到著作权:合理使用创制产生的一般前提 二、两种价值取向:近代著作权立法思想溯源 三、平衡精神: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动因 四、从判例法到成方法:合理使用创制的历史线索 五、中国著作权制度和观念:历史回顾与思考第二章 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哲学考察 一、“理性的公平正义原则”: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价值 二、平等性:主体地位界定中的法律正义 三、公平性:精神财富分享中的法律正义 四、公益性:价值目标追求中的法律正义 五、合理性:制度创设活动中的法律正义第三章 合理使用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一、法律制度与法律经济学 二、法律经济学与合理使用制度 三、信息——公共产品:合理使用产生前提之分析 四、不相容使用:合理使用构建理由之分析(一) 五、交易成本:合理使用构建理由之分析(二) 六、帕累托标准与正当使用:合理使用规则之分析(一) 七、均衡状态与公平诚信使用:合理使用规则之分析(二) 八、成本收益模型——有限使用:合理使用规则之分析(三)第四章 合理使用制度的宪法学评析 一、“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著作权与言论自由权 二、合理使用:新闻自由与资讯自由的法律途径 三、新闻作品的有限保护与合理使用的阻滞 四、“价值冲突”:法益优先保护的选择第五章 合理使用制度的民法学思考 一、合理使用的对象:作品抑或权利 二、权利动态考察:私法上合理使用的一般情形 三、从抽象支配到具体利用:著作财产权的实现途径 四、三种学说:关于合理使用的性质和探讨 五、使用者权:使用作品利益的法权形式第六章 合理使用与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第七章 著作权、邻接权中的合理使用第八章 合理使用制度的“合理性”判断标准第九章 现代传播技术中的合理使用第十章 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制度第十一章 诸国合理使用制度比较研究主要参考文献附: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介绍:《论合理使用——关于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的研究》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五章 合理使用制度的民法学思考一、合理使用的对象:作品抑或权利在著作权法领域特别是合理使用制度中,作品与作品载体、作品利用与作品权利利用的区分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范畴的混淆容易导致对法律制度的误解。作品是作者创作构思活动的最终形态,是作者思想或情感的直接反映,属于知识产品的范围。作品虽然具有非物质性的特点,但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作者以外的其他人能够了解,这种表现形式具象为文字著作、舞台表演、绘画、雕塑、音像制品等,是为作品的载体。作品与作品载体是不同财产权利的客体。在近代著作权法中,印刷权、翻印权、出版权和出售权构成了著作权的全部内容,行使其中任何一项权利即是对著作权的行使,如未经许可而利用,则视为侵权。但是,上述的“出售权”(therightt0vendthecopyrightedwork),实质上是一种“首次出售权”(theright0fthefirstsale),即著作权所有人有权决定作品第一次销售,但无权控制作品的续后买卖。换言之,购买者对作品载体拥有所有权,可以自由的处分该标的物。但是,购买者利用手中的书籍进行翻印,则是对作者思想表现形式即作品本身的利用,涉及到复制这一专有权利的使用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品的使用实际上与著作权的利用相关联,而作品载体的使用实际上是有形财产所有权的行使。

后记

1991年秋,我以不惑之龄,有惑之心,开始了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生活。次年8月,我旋即作为教育部公派高级访问学者前往美国锡拉丘兹大学进修,为时近一年。本书既是我旅居美国访问研究的课题,也是我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的成果。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领域的重大难题之一,它题目虽小,却蕴含颇丰,折射出现代著作权法的理论光华。其发展历史的探索、哲学基石的构建、经济品性的透视、宪法意义的发掘、私法基础的开拓以及合理性判断标准、反限制规则、立法建议书等实务性研究,都使我在写作时激动不已,同时又深感力逮不及。拙著直抒笔者研习所得,也对相关学说有所评点。争鸣之中,有求新求真之心,无自矜自负之意,但唯恐语言唐突与论证错漏之处甚多,故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及同仁不吝赐教。本书于1996年被收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编纂的“中青年法学文库”。在此之前,该书部分章节曾以专题论文先后在《法学研究》、《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家》、《外国法译丛》等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本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1998年曾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9年又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十年过去了,虽拙著几经重印,读者不时对此书有所提及,但过誉之评已成过眼烟云。


编辑推荐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 PDF格式下载



是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经典用书,可惜邮费太贵,要20元


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长其领导的中国唯一一所国家级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其博士力作不可不读


吴教授博士论文的再版,合理使用的经典


为了考试才买的这本书,当然是别人推荐的,但是在仔细阅读后,觉得这真是难得的好书,逻辑论证很严谨,内容很丰富,思路很开阔,考试能用,工作能用,研究能用,写作也能用。好书!


值得每一个知识产权学者都读一读


纸张质量较好 且是新订版 内容较之有所增加和修订 推荐


很有质量,很给力


小权威


还行,显得比郑不实在些


果然是南吴北郑呀,写的就是不错,收益匪浅呀!


这书确实不错啊值得一买


该书以小见大,分析角度全面,提出了不少作者的新观点,值得一看


知产泰斗吴汉东老师的著作写的很全面而且是第二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