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刑事法评论(第4卷)

陈兴良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08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兴良 主编  

页数:

298  

字数:

516000  

内容概要

《刑事法评论》以刑事法研究为号召。刑事法是一种什么法,它在法治社会中的命运到底怎么呢?这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在法治社会的建构中,私法,诸如民商法等,由于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且植根于市民社会,因而得以迅速发展。一种以权利保障为主体的公法如何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市民社会中找到自身的生长点,在法治社会应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公法文化,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在《刑事法评论》第3卷,我对刑事法以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发表了一已之见,在此,我想就公法以及公法文化的转型与建构略抒已见。 在本卷中。新设了两个别具一格的栏目,这就是学术随笔与学术自传。学术随笔正成为学术界一种新文体文体,欲一试手笔者不乏其人,这种文体也确实给沉闷的学术界吹来一丝生气。尹伊君对于另一个“世界”的牵挂,使我们对于法作为一种地方性组织具有了更为深切的体认。

书籍目录

主编絮语[理论前沿] 社会危害性与危险性:中、德、日刑法学的一个比较 一、导言 二、刑法体系中的危险概念 三、刑法体系中的危险概念的类型 四、危险的本质与意义 五、危险概念的刑法功能 规范主义刑法与刑法价值观 一、规范主义刑法的法哲学基础 二、刑事规范学派与价值论刑法 三、刑法的多元价值评价体系 权威刑法抑或自由刑法 一、“二难”案件的现实存在 二、“二难”案件定性的自由主义基础 三、“二难”案件定性的社群主义基础 四、“二难”案件定性的立法诱导 论刑事责任理论中的危机理论 一、期待可能性概述 二、实定法规与期待可能性 三、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与期待可能性 四、判例的动向 五、期待可能性在犯罪论中的地位 六、期待可能性的适用范围 七、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八、结论[司法适用] 论刑法适用机制 一、概述 二、刑法规范含义的明确途径 三、经验知识在刑法知识中的功能与地位 四、刑法适用机制良性动作的条件 犯罪事实在司法活动中的重构 一、刑法学对犯罪事实的传统主张及其缺陷 二、犯罪事实的重新界定 三、犯罪事实的司法重构 四、永无完结的两点结论[新罪研究] 洗钱罪研究 一、洗钱行为犯罪化 二、洗钱犯罪的立法评述 三、洗钱犯罪及其构成 四、洗钱罪的认定与处罚[理论争鸣] 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与诉讼职能的重构 一、有关检察机关性质的思考 二、关于法律监督权优化配置的思考 三、关于检察机关诉讼权力本质属性的思考[专题研究] 复行为犯研究 一、复行为犯的概念 二、复行为犯的类型及其构成特征 三、复行为犯的犯罪停止形态 四、复行为犯的共犯形态 五、复行为犯与罪数形态 检控分离制度研究 一、检控分离制度概述 二、检控分离制度论证 三、检控分离制度的理论基础 四、检控分离的司法改革 现实艰难与理性选择 一、成就与艰难:基础研究 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三、实证分析:相关因素 结语、前景展望 国际公约对刑法修订的影响及其意义 引言 一、国际公约对刑法修订的影响 二、国际公约对刑法修订的意义 关于犯罪原因论理论体系的思考 一、犯罪原因与犯罪原因论 二、犯罪原因论的两种基本认识途径 三、犯罪原因论理论体系的构想[学术随笔] 另一个“世界”的牵挂[学术自传] 一个刑法学人的心路历程 一、动乱长成 二、京华求学 三、著书立说(上) 四、著书立说(中) 五、著书立说(下) 六、执教生涯 七、司法经历 八、学术使命 九、治学心得 十、道德文章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刑事法评论(第4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