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宪法新论

豪古德,龙大均,何勤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

豪古德,龙大均,何勤华  

页数:

425  

译者:

龙大均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般认为,现代宪法是西方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长期演进的产物。因此,在西方政治史的框架下对这一演进历程进行全景式的梳理与考察,显然有助于我们在具体历史语境里深刻理解宪法理论与实践的内核与现实意义。笔者认为,《现代宪法新论》一书,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制度层面,甚至论述本身都给我们提供了较多助益。总体而言,本书以西方政治史与宪法制度史为线索,厘清了现代宪法的各种知识渊源和制度渊源,梳理了各国之间宪法的流传继转关系,并细致分析了各国宪法发生、演变的线索,详略得当,有张有弛。本书有如一部记载详尽的航海日记,一丝不苟的记录了关于航船的结构、航行路线、舵手名册和遭遇风暴及化险为夷的种种原因。这种对于现代宪法的全景考察,无疑让每一个释卷者都为作者丰富的政治史知识,举重若轻的历史眼光、深刻合理的理论洞见而深深折服。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结构与洞察力,要完全攫获作者的叙述线索和思路,准确把握书中各种论断的精髓,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显然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更为重要的是,与当今许多宪法论著动辄凌空蹈虚,玄虚伉颉相较,《现代宪法新论》应该是一部真正的宪法著作,我们在其中极少读到作者无根无据、随意空洞的独断,相反,作者大量的中断,都是建立在对宪法史详尽考察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作出的。这种贴着事实的写作,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反躬良久。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John A.豪古德 (John A. Hawgooa) 译者:龙大均 合著者:张海斌

书籍目录

校者小引 原序 导论第一篇 革命的宪法 第一章 美国与联邦宪法 第二章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第三章 法美两国宪法的影响第二篇 拿破仑式的宪法 第四章 共和八年的立宪专制主义 第五章 拿破仑宪法的影响 第六章 拿破仑后期的宪法观念第三篇 王统主义的宪法 第七章 王统主义的理论和实验 第八章 法兰西的王统主义 第九章 日耳曼的王统主义第四篇 议会制度的宪法 第十章 法国的七月王政与一八三○年 第十一章 比利时“模范”国与一八三一年 第十二章 一八三二年和英国立法改革第五篇 民族的宪法 第十三章 意大利国家主义与一八四八年比特蒙宪法 第十四章 瑞士的民族主义和一八四八年的联邦宪法 第十五章 德意志国家主义及一八四九年宪法第六篇 超国民的宪法 第十六章 美国联邦主义的危机 第十七章 日耳曼联邦帝国的核心——普鲁士 第十八章 哈普斯堡帝国的综合和分解第七篇 自由派的宪法 第十九章 法兰西第二和第三共和 第二十章 英国百年来宪制改革的总账 第二十一章 西方宪法主义的扩展第八篇 肯定的宪法 第二十二章 苏联的选择 第二十三章 美国的路线

章节摘录

  在两年之后,一七九一年宪法宣告完成,可是,与一七八九年的原理多所冲突,这些原理被采用的都加上一番曲解篡改,变成畸形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可是在没有实施之前,已经陷于搁浅,而根本上受着打击;就内容说,有些地方是不合理的,挂一漏万的,空洞而不切实际,正像柏克(Edmund Burke)等批评家所指摘的,而且也证明了是短命的——其自身宣布迟至一八〇一后始得修正,实则发生效力期间不过十二个月。——虽然如此,这到底是人民的宪法(即使在政治上并非大多数人民),不但法国以前所没有,即欧洲各国那时候亦没有。这个宪法对法国也许不利,在其他国家也许行不通,可是,它仍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好像酵母菌一般,酝酿出空前的大暴动。  法国在一七八九年五月五日举行三级会议,距上次会议已有一百七十五年之久了,路易十六对三级会议致词,并没有提及为法兰西制一新宪法(虽则各省议会的提案中,大部分都要求颁备一国家系统法,确定征税须先得三级会议同意,并保障人民的财产和自由,其中也有要求更多的),可是,跟着十年之内,潮流所趋,不但摧毁了路易本身和其古老的王政,而且产生出四部完整的宪法,其中仅有两部见诸实施。当此之时,前后两期的革命政府,由于内乱外患的压迫,不歇地立法施令以集中权力,所以颁布的法规特别来得多。  从一七八九到一七九九这十年期间,法兰西,特别是巴黎,成了宪政的实验场。每种可想像的有效成分,都如法炮制,自古以来发明的政治单方都加以考究,其已采取的方案,往往很随便地试行于本国,并且作为万应灵丹而输出于国外。说到当时政潮的渊源和思想的线索,那是很不容易追寻得清楚的。卢梭对大革命诚然有所影响,但他的影响并不是一贯的,而是或作或辍的,他的思想发生怎么样的力量,到现在还聚讼纷纷。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宪法新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