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编  

内容概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精选论文集》内容简介:欣闻中国政法大学承办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隆重开幕,原计划到会祝贺,现因重要公务在身不能如约前往,在此特向论坛组委会发去贺信,谨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参加论坛的领导、专家和同学表示崇高的敬意!

书籍目录

卷首语
最高人民法院沈德咏副院长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的信
最高人民检察院孙谦副检察长在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政法大学黄进校长在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上的讲话
1.论我国侦查措施立法中的权能复合主义——以继续盘问功能转变为线索的分析
2.审级效益和制度构建——中国审级制度再思考
3.理性对待刑事司法过程中的民意
4.认知文化对农村少数民族诉讼选择的影响——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S村为例
5.考核上诉率是否强人所难?
6.诉讼效率提高之路径:法官助理模式的思考——以刑事司法职权的优化配置为视角
7.法律实验:方法论视角下的规范解读
8.刑事和解制度探究
9.泛化与规制:刑事诉讼中推定的适用
10.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法律化之困境及出路——以母亲溺婴行为之定罪量刑为视角
11.公诉权属性问题探析——从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视角
12.过错推定对举证责任原则的挑战和发展
13.刑讯逼供成因及对策论
14.工伤认定举证责任的困境及出路
15.原则抑或目的?——刑事诉讼“双重目的论”之逻辑悖反及其伪成
16.中国司法语境下的程序法律之正当性——从云南“躲猫猫案”看正当法律程序
17.判例法的中国化——宪政维度的阐释
18.转型中国调解制度实践的反思
19.中国的法院最大化什么——以S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考核制度为视角
20.量刑证据的界定与调查初探
21.刑事诉讼中能动司法初探
22.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之宽与严
23.中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可行性
24.法官司法隐性知识论纲
25.民间调解与人民调解制度的调适与衔接——以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调解为例
26.我国刑事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本次学术论坛综述
本次学术论坛筹备机构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诚然,前述宏观的分析和微观的解释对这一典型的“中国法律现象”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在笔者看来,过于宏观的分析,解释力过于宽泛,往往“放之四海而皆准”;而过于微观的解释又流于琐碎,往往就事论事,很难进行类型化的提炼,将其上升为某种理论模型。为了克服宏观解释和微观解释存在的弊端,笔者尝试从中观的角度,运用韦伯“类型学”的方法,从这一反复发生的“中国法律现象”中提炼出某种“中国法律理论”。由于“一种理想类型结构的有用程度,由它的有助于理解的‘成功’度来判定”,为了增强这种“成功”度,同时将所论及的问题保持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以下笔者将集中笔力,着重从我国侦查措施具有的权能角度来展开分析。在收容审查措施被废止后,为什么是以前一直被侦查人员忽略的继续盘问措施而不是法定的强制措施扮演了替代的角色?在笔者看来,一个主要的原因即在于,我国盘查措施的权能极为丰富,为侦查人员将之创造性地发展为主要的刑事强制到案措施创造了极大的便利。以我国盘查措施为例,在这一措施下,涵蕴着法律赋予警察的一系列权力项目(权能),具体可以分解为:当场盘问权、查验身份证明权、检查权、留置权和继续盘问权。运用当场盘问权和查验身份证明权可以发挥调查的功能,运用检查权可以发挥搜查的功能,运用留置权可以发挥羁押的功能,运用继续盘问权可以发挥讯问的功能。并且这些权力项目之间的关系基本呈直线连接,只要盘查措施一启动,运用上述权力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全无阻碍。


编辑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精选论文集》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