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让证据说话

(美)李昌钰,杰瑞・拉比欧拉 著,吴丹红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李昌钰,杰瑞・拉比欧拉 著,吴丹红 译  

页数:

266  

译者:

吴丹红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美国,人们常说,破不了的案子,找Dr.Lee就对了,很多小朋友的志愿都提到:“我长大后要当Dr.Lee。”迄今我已获得八百多个荣誉奖项,参与侦破八千多起国际的重大刑事案件。人们推崇我为“当代福尔摩斯”、“现场重建之王”、“科学神探”等等,媒体说我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华人,其实真正的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漫长的爬坡,我一辈子实际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1964年,我和太太初到美国,全部家当只有一个木箱和五十美元。为了谋生,我做过服务生、当过记者、做过武术教练,每天只能睡到四个小时。直到现在,我每天还是工作十六到二十个小时,每个礼拜七天。辛勤的努力,让我在两年内完成了四年大学的所有课程,也破纪录,在短短一年完成博士学位。毕业同年(1975年)即获得康州纽海文大学助理教授的职位,短短三年又破纪录晋升为终身教授,并出任刑事科学系主任。次年出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刑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鉴识专家。1998年出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厅长,成为美国又使以来警界职位最高的华人。 过去几十年以来,我曾撰述出版四十多本刑事科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我侦破的许多案件在世界各国被拍成电影和电视节目,许多法庭的专家证词和陈述被列为国际刑事科学界和警界的经典教学案例。世界各国都希望我将处理过的重大案件撰写成书,与世人分享。此次应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刘利虎先生之邀请,策划出版“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丛书,将全面性、有系统的介绍我在美国及其它国家和地区侦破的重大刑事案件。从事刑事鉴识五十多年后,我从八千多件重大刑案的侦查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务经验,希望将这些案件和经验整理成书,陆续出版,作为自己在刑事科学界的经验传承,供世人参考,期能抛砖引玉。更希望这套丛书对华人地区的刑事科学及司法制度的观念有所帮助,则甚幸矣! 藉此机会,我要谢谢目前在美国及世界各国警界的朋友,尤其要感谢曾与我共同在刑案现场和实验室工作的伙伴,鉴识工作是团队的工作,没有他们,我也不可能与读者分享这些故事。 我的求学时代,家中贫困,全赖母亲兄姊的勤俭刻苦,呵护备至,方能专心向学。 兄弟姐妹艰苦与共,共同成长,他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太太宋妙娟女士几十年来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照顾家庭,备极辛苦,使我毫无后顾之忧,而能专心工作,自应附志,以表谢意。 李昌钰 2011年9月1日 序于美国康乃狄克州家中

内容概要

本书中五个案例作为一个整体,阐释的是处理刑事犯罪案件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尽管凶杀案刑侦人员和其他执法官员曾经一度倚重于大量的利害相关人、其他证人,并尤其依赖于直觉,但如今的刑事司法系统却增添了现代法庭科学工具之利器。而且,在早些时候,大多数的严重犯罪,像谋杀,都是亲近的家庭成员或被害人的朋友干的。许多警察也抱着这样的假设进行侦查。但是现在,很多案件已经超越了这种模式,嫌疑对象延伸到家庭成员之外,甚至是对纯粹的陌生人也要进行仔细审查,因为不相干的外人犯案也是可能的。我们中的李昌钰博士,以主张用开放心智代替一孔之见著称,更多地依靠逻辑、整体的方法,以及对法庭证据每一细节的认真审查。

作者简介

李昌钰博士(Dr.Hen ry
C.Lee),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县,美国纽海文大学终身教授。李博士以精湛独到的刑事侦查与鉴识技术享誉国际,因屡破奇案而被新闻媒体冠上“当代福尔摩斯”、“物证鉴识大师”、“科学神探”、
“现场重现之王”与“犯罪克星”等等美誉,迄今已获八百多个荣誉奖项,是一位从台湾走向全球的传奇人物。
李博士曾于美国各州与全球其它几十个国家参与调查八千多件重大刑案,世界各国争相聘请前往讲学与培训刑事侦察人员。此外,李博士还担任十几种学术期刊的编辑,已撰写出版约五百多篇学术论文与四十多本学术著作并荣获各国所赠与的二十多个荣誉博士学位。他侦办过的许多刑案都成为国际法庭科学界与警界的教学范例。1979年,出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刑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鉴识专家。1998年7月,李博士出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厅长,是美国有史以来警界职位最高的亚裔人士。
杰瑞·拉比欧拉博士,康乃狄克州医学院的助理教授,行医30多年。他曾担任沃特伯里医院的院长。他还是康乃狄克州参议员,并且竞选州长和联邦参议员。目前,他全职写作,担任康乃狄克州作家协会的主席,是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协会会员。

书籍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斯科特·彼得森案
第二章 伊丽莎白·斯马特案
第三章 麦克·彼得森案
第四章 唐兹兄弟案
第五章 麦尔斯/丰塔纳案
注释
后记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求助在追寻伊丽莎白长达九个月的苦难经历之前,让我们先回到2002年的8月,就是案件展开调查的两个月后,伊丽莎白家人请求我参与伊丽莎白失踪案的调查。我们通了几次电话。当时我正在忙于录制一个名为《追寻证据一李博士探案集》的电视节目。从制片人、导演、侦查人员,到摄影师、剧组为此次节目投入的时间精力之多,所做的努力之多是我没有想到的。但爱德的真诚和他对女儿的挚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告诉他在现行美国司法体系下有些法律程序不得不考虑。除非有当地执法部门或当地检察机关出具的正式授权函文件,否则我既难以接触到案件的第一手资料,也难以检验警方搜集的任何证据资料。一月后,我收到了丹尼斯警长签发的委任状,准予我协助参与“证据的收集审查及法医物证分析”工作。盐湖城当地的检察机关也积极响应,盐湖警局前任警长、侦查组负责人科里·雷曼(CoryLyman)也在批准委任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几次电话,分析了案件的最新进展,包括法医鉴定结果。我掌握的情况是只收集到寥寥几个证据,也没做归类分析。我们都认为案件本身要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当地警方、其他州和联邦执法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破案。有人告诉我几百名警察和侦探都放弃了阁末和假日来帮助找寻伊丽莎白。当时我就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我必须飞往犹他州查看犯罪现场,分析第一手物证。我已经是第三次辞去安全局和州警署负责人的职务了。我希望能和我的妻子马格瑞特(Margaret)过平静的生活,继续我的研究、写作和教学。州长执意让我接任科研部主任的职务,那样我就能从行政事务中脱身,着手疑案难案的犯罪研究,还可以致力于警官培训和法律顾问的工作。

后记

认识李昌钰博士,最早是从我导师何家弘先生所著的《犯罪鉴识大师李昌钰》一书上。作为美籍华人的代表性人物、著名刑侦专家,李昌钰博士以自己在刑事勘查、鉴定以及证据分析方面的卓越成就而被誉为“华裔神探”、“当代福尔摩斯”、“现场重建之王”,其获得的声誉毋庸我再赘述。但他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我一辈子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使不可能变成可能”。这句颇有励志色彩的话,其实是李昌钰博士在艰难中永不言弃的精神动力。 2006年夏天,我在台湾“中研院”做访问学者。记得是8月底的一天,台北地检署的张熙怀主任检察官很高兴地打电话给我,说李昌钰博士要回台北讲课,希望我可以去旁听一下。于是,接下来的两天中,在台大医学院,在司法官训练所,我作为特邀嘉宾坐在第一排,有幸聆听了李博士针对犯罪现场勘查而作的严谨而又幽默的演讲。而且,在吃饭时,我被特意安排在李博士身边,得以跟他近距离地交流。 我做访问学者时是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做博士后期间,回来后给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法律硕士和清华大学的法律硕士讲《证据法学》课程,忍不住现学现卖地穿插了很多法庭科学的知识。所用的参考书中,除了我自己在台湾买的与李昌钰博士有师生情谊的翁景惠先生的遗作《证据》一书外,还有李博士签名的《华裔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繁体版以及《犯罪现场勘查手册》,里面很多内容都与我讲的课程密切相关。这也算是偷师学艺吧。 因为李昌钰先生几乎每年要来中国讲学,并且后来还获聘中国政法大学的兼职教授,所以我在2007年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后,得以有机会多次见到李博士。李博士记忆力甚好,每次见到我都能从人群中认出我来,跟我热情握手,仿佛老朋友相见。有一次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一起吃饭,他还特意拿出从美国带来的印有他名字的警徽、量尺以及玉石相赠。加上在台湾时他赠我的礼物,我连学带拿,收获颇丰。 李昌钰博士的这本《让证据说话》,其原书名是《李昌钰鉴证实录:五个著名的案件》,但我觉得前者更能体现全书的主旨,也让人记忆犹新,所以在今年开会时征得他的同意用此书名。 近些年国内发生的刑事错案,基本上都是错在源头,即侦查阶段的草率、不专业导致证据搜集、分析和判断严重失误,并进而影响到后续的起诉和审判。因此,个人认为,法庭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犯罪侦查水平的提升,会解决正义木桶的短板问题。而本书显然是一本“实践出真知”的不可多得的实战教材。他山之山,或可攻玉矣。 虽然这是我独译的第二部法庭科学方面的著作,但由于案例中有太多专有名词,仍是颇费周折。书的原稿我曾经作为教案,在我为研究生开设的《法庭科学概论》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过,法律硕士研究生们也热情地讨论过。在翻译和校对的过程中,得到了《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高雷和我的朋友Jacqueline AI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由于一直忙于教学和科研,译稿交稿时间一拖再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刘利虎编辑以极大的宽容和热忱,促使我终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的成果之一。 我本人作为译者也是读者,认为本书的五个刑事案件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现场勘查和侦破过程细致缜密,充分体现了法庭科学的魅力。我希望这些精彩故事能带给诸位读者美妙的知识享受。 吴丹红 2011年8月1日于团结湖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以一个亲历者的角度向读者生动展示了犯罪的黑暗细节。  ——迈克尔•M.巴登博士和林达•肯尼•巴登(《保持沉默》一书的作者)当代福尔摩斯以纪实笔触,带给我们内心震撼和智力挑战。阅读李昌钰博士参与的这五个著名的扣人心弦的案例,真是愉悦的体验。这位享誉世界的神探已经成为读者的私人导师,当你见到这些真实案例的时候,还需要看什么《犯罪现场调查》(CSI)!?  ——西里•H.维克特 医学博士,法学博士,《太平间传说》与《致命证据》的作者李昌钰博士是当代真实的福尔摩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查专家。阅读他这些惊心动魄的案例,那是一种趣味盎然、受益匪浅和不忍释卷的经历。  ——巴里•谢克 本杰明•N.卡多佐法学院法学教授李昌钰博士又出手了!李博士把读者置身于这些著名的罪案现场,就像他每次在陪审团作证时让陪审员们身临其境一样。他是最棒的!  ——玛丽•M.加尔文 康涅狄格州检察官李昌钰博士给我们提供了他最值得记录的五个罪案现场调查的细致分析。在媒体上听闻过这些案件之后,再看李博士的解读,更引人人胜。他对这些案件的专业洞见,再次说明他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法庭科学家之一。  ——哈斯克尔•M.彼得拉克 伊利诺斯巡回法院退休法官,美国法庭科学学会前主席《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3:让证据说话》是我们警局侦查人员和罪案现场工作人员的必读书。  ——哈里•李警长 路易斯安那州哈维地区杰弗逊教区警局


编辑推荐

《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3:让证据说话》编辑推荐:全球独家简体中文版授权,当代福尔摩斯解密全球重案,侦探之王带你重返犯罪现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让证据说话 PDF格式下载



很喜欢李博士,非常崇拜李博士,太有才华了。


本来就很崇拜DR.LEE 这本书还原现场 了不起


写的案件很具体,拿到书的时候一页一页看下去觉得很不错。还是觉得要有一点心理素质才看的,会比较好。


现实的事件,小说式的述说,让人享受观察分析推理的快乐。


不是独立包装 但李老师的推理值得期待 也希望这次的快递态度 怠慢 是个别 好像每次快递都不是一个单位的 随机的


里面的思维不错 可是情节没有小说那么强


看了鲁豫有约知道这个人的,他很慈祥


没期待中好看


这本书非常好看,爱不释手!


非常棒的一本书 老公很喜欢


不错,期待了好几天,终于到货了


该慢慢地看


也许只有在没有才有这样的土壤,长出这样的人才。。


很机智聪明、特别好


书不错,是 我喜欢的那种,速度也很快。


为什么没有第四本。


还是喜欢他破的案子 和他的书


哈哈哈,在当当网买书,还是很放心,第一正版、第二包装好。价格比书店也便宜,啦啦啦啦啦


不错 值得推荐 很好 很好好


主要是送货的人很好,态度友善,我们之间通了好几个电话,他的态度非常好还热情。李博士的都很精彩,挺喜欢的


正版,印刷不错,揭示犯罪


怎么说呢,看书可能也要看心情吧,看这本书并没有很入迷,所以感觉并不是很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虽然很多时候我告诫自己不能对别人要求苛刻,但是翻译水平确实会影响阅读质量,也可能是翻译得不错,只是我不适应这种翻译方式?


此书适合学习法律的人看!


小妹点名要的一本书,应该很不错,也会看看


质量可以,内容还没看完


以为会惊心动魄,趣味盎然,实际很平淡,但很真实,很严谨。


就是书不是新书了。麻烦以后请邮寄新书,虽然不是新书,但还好,有7成新,我还可以接受


比福尔摩斯的话,不太一样,但是真的很好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完全也很适合政法大学的学生作为课余读物,但对于我们这些把探案当作小说来看的人来说,这并不是读起来让人觉得惊险的侦探小说,反而因为它的相对专业性而显得晦涩起来,不过,说到头我还是很喜欢。。。很喜欢


果然是现场之王,今后有破案系列还要继续购买


話語很真實,貌似翻譯水平有限,不像偵探小說那般華麗,有點看不下去。有空的時候再拿出來品讀。話說,Dr. Lee人品很讚,衝著他的人去的。


书倒是很好!只是当当这本现在十七,郁闷死了!


知道李昌钰后很想知道他破的案就买了。


过程很详尽,很真实。


是本很喜欢的书,觉得很满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