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华职业教育社在重庆

程贻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程贻举  

页数:

185  

内容概要

  《中华职业教育社在重庆(1937-1946)》主要内容:1917年5月6日,我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以“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宗旨,大力倡导和推进职业教育,拉开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帷幕。  今天是昨天的继续,“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在庆祝中华职业教育社九十华诞之际,编者们特编辑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在重庆(1937—1946)》一书,以此寄托对曾生活于斯、战斗于斯、奉献于斯的先贤们的追思之情;并表达我们这些后来者薪火传承、与时俱进、光大中华职业教育社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之志。

书籍目录

序言职教之先声——黄炎培先生在渝发表的文章和讲演选编我之人生观与吾人从事职业教育之基本理论(1938年)一封公开的信(1939年)吾师蔡孑民先生哀悼辞(1940年)复刊词(1940年)关于职业指导(1940年)高中女生的升学问题(1941年)敬介绍“学习一贯互进法”于国人(1941年)从困勉中得来(1941年)本刊创刊十周年告海内外青年书(1941年)倡办贫儿职业教育建议(1942年)与大后方青年学友恳谈(1942年)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纲要(1943年)四十年前在校求学之所得(1943年)中华职业学校二十五周年纪念日给诸教师诸学友一封公开的信(1943年)职业与事业(1943年)今后中华民众教育的方针(1943年)论陷区收复后的教育(1945年)生活需求自由与职业介绍(1945年)为平民的职教——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渝办学史料选编中华职业学校(渝校)艰苦创业中华职业学校(渝校)历年大事摘要中华职业学校扩充专科建设募金启事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渝概况重庆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概况重庆市教育局、中华职业教育社《合作推行职业补习教育办法大纲》重庆市教育局、中华职业教育社《合作实施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办法大纲草案》中华职业教育社筹办工商专科学校请重庆市教育局备案的呈文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重庆职业指导所之业务范围中华职业教育社关于“总社迁沪,重庆办事处成立”请重庆市政府备案的呈文《中华职教社总社重庆办事处工作计划大纲》《重庆职业指导所职业介绍简约》《重庆职业指导所章程》《抗战建国时期中之职业教育实施方案》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渝近况重庆市政府关于教育局拟接收中华职业学校校址、校产、图书等的训令《为呈报更替代理校长请准鉴核备案由》永远的丰碑——新老社员的回忆与怀念文章选编周恩来关怀中华职教社周总理的四封“道歉”信抗战时期张家花园星期讲座黄炎培与民建的创立黄炎培与民盟之成立忆黄任老和中华职教社在重庆的日子培养人立身报国的平民教育黄炎培的北泉之游救国老人黄炎培先生爱国主义精神是黄任老推行职业教育的灵魂浅析黄炎培平民职业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中华职教社在重庆略谈中华职业教育社记中华职业学校(渝校)二三事江竹筠:中华职业学校(渝校)的优秀学员想往事念恩师重庆中华职业学校琐记谒重庆白沙沱中华职业学校旧址后记

章节摘录

  吾师蔡孑民先生哀悼辞(1940)  呜呼!吾师逝矣。吾生硕果仅存之吾师,海内一致山斗宗仰之吾师,从此吾与海内学人俱不复能亲教诲矣。  当民国纪元前十二年,我甫从旧式教育界朴被出走,投上海南洋公学,考取特班生肄业。开学之日,礼场诸师长中,有衣冠朴雅、仪容整肃而又和蔼可亲者一人,同学走相告,此为总教习,则吾师是也。  师之教吾辈,日常课程,为半日读书,半日习英文及算学,间以体操。其读书也,吾师手写修学门类及每一门类应读之书,与其读书先后次序。其门类就此时所忆及,为政治、法律、外交、财政、教育、经济、哲学、科学(此类分析特细)、文学、论理、伦理等等。每生自认一门或二门,乃依书目次序,向学校图书馆借书,或自购阅读。每日令写札记呈缴,手自批改。隔一二日发下,批语则书于本节之眉。佳者则于本节左下角加一圈,尤佳者双圈。每月命题作文一篇,亦手自批改。每夜招二三生入师朝夕起居之室谈话,或发问,或令自述读书心得,或对时事感想。全班四十二人,计每生隔十来日得聆训话一次。人室则图书满架,吾师长日伏案于其问,无疾言,无愠色,无倦容,皆大悦服。  吾辈之悦服吾师,尤在正课以外,令吾辈依志愿习日本文,吾师自教之。师之言日,今后学人须具有世界知识。世界日在进化。事物日在发明,学说日新月异,读欧文书价贵,非一般人之力所克胜。日本翻译西书至富,而书价贱,能读日文书则无异于能遍读世界新书。至日语,将来如赴日留学,就习未晚,令吾辈随习随试译。师又言:今后学人领导社会,开发群众,须长于言语。因设小组会习为演说、辩论,而师自导之,并示以日文演说学数种,令参阅。又以方言非一般人通晓,令习国语。犹忆第一次辩论题为“世界进化,道德随而增进乎?抑否乎?”某次课题“试列举春秋战国时爱国事实而加以评论”。自余不复能忆矣。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华职业教育社在重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