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把歌声变成流动的风景线

张礼仁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礼仁  

页数:

150  

前言

2007年底,我应邀担任了中央电视台重庆赛区青年歌手比赛的评审工作。期间得知张礼仁有关声乐训练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正在撰写之中,时过半年,如今见到他的文章全部清样稿自然是由衷地高兴。从这本文集中,我们可窥见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在上世纪8O年代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秩序的辙迹。同时,我也仿佛见到了他们充满青春活力的面容及师生们亲如一家的情景,那是四川音乐学院声乐发展(包括师范专业)最闪亮的年代。那一时期的很多毕业生现在都在他们各自岗位上挥洒才能,为我们共同的声乐事业(包括教育事业)做出不懈努力和重要成绩。他们的成绩汇报以及信息的交流使学院的老师们倍感欣慰。张礼仁的同窗好友范竞马说到礼仁与生俱来的声音特质给人印象深刻,现在由礼仁当年的主科老师一一我来“解密”或许是最恰当不过了。礼仁在1975年下乡当知青,在四川达县大竹劳动,有一年的时间是在干砸石头的石匠活儿。他还喜欢气功,声音厚重,很有自己的特质,在考试的时候声音结实饱满,音量宏大,喉结稳定不跑。这就是为什么1977年我在达县招生时看中他的主要原因。他周围的声乐朋友,大都是一根“筋”(我本想当范竞马的一字之师,把他的“经”字改为“筋”,但范竞马的用词也不无道理,也许用“神经”的“经”更好)。无论见面交谈还是通电话,一定是以“声乐、歌唱、发声”为主要话题(包括我在内)。

内容概要

本书针对的读者层面为喜爱音乐,特别是喜爱声乐的人群。声乐是人们喜闻乐见,且不受客观环境太多限制就可以展示的一种艺术形式。表面看来,它是最容易理解,最容易学习的。但事实上,学习声乐是最难的,学习者需要具有较高的悟性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也需要有较深的个人修养和文化内涵,还需要有较广的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能力。 笔者希望借助本书传达一些个人学习声乐的体会, 总结一些在学习与教学申的经验,供声乐爱好者借鉴,供声乐研究者研究。

作者简介

张礼仁,男,1956年5月25日生,中共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沙坪坝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大学声乐教授、声乐教研室主任。
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77级,获学士学位;1982年2月毕业分配至重庆市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85年至1999年任重庆市歌舞团声乐队长;2004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2004年12月调入重庆大学。

书籍目录

序我心中的老同学前言学习声乐,找准定位找准自己的声乐老师声乐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杜绝盲目模仿用横膈膜呼吸法歌唱抓牢自然声区的歌唱状态鼻音的产生与纠正舌根音的产生与纠正漏气的产生与纠正声音抖动的产生与纠正打开喉咙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如何唱好换声区

章节摘录

学习声乐,找准定位想学声乐,你得先问问自己:我学习声乐的目的是什么?我希望学到什么程度?我希望学习哪种类型的演唱方法?我的职业目标、个性特征与自身条件允许我走专业化的道路吗?我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下去呢?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回答完这些问题,还是决定学声乐,那就请继续……1.认准目标,量体裁衣 现在有句流行词汇叫做“定位”,认准目标就是“定位”。自己经过一番揣度和征询父母、亲人、老师、朋友的意见以后,大致你就可以把自己定位在三个目标群体中的一个。即:一是走专业化道路,一往无前地叩开自己理想之门;二是把学习声乐作为业余生活中的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爱好;三是多学点东西,提高自身素质,也许可以从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领悟到一些做人的精彩和做事的方法。无论你准备怎么学,你都可以继续把这本书读下去,因为无论你把自己划定在哪个范围,都证明了你对声乐的热爱,只是在你的人生目标中,你已经分出了主次,然后就是看你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矢志不渝地努力奋斗,最后用后天的勤奋弥补了先天的不足,受到音乐之神的垂青,奔向了自己理想的彼岸。


编辑推荐

《把歌声变成流动的风景线:张礼仁声乐教学随笔》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把歌声变成流动的风景线 PDF格式下载



作者本来就是我的声乐老师,我已经发出订单,期待看过之后可以帮助我在张老师处的学习!


这本书是声乐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声乐学习者的必看书,相信你会在声乐观念、声乐的演唱上有所提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