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教育的真谛
2010-10
西南师大
许锡良
240
无
一个人的命运常常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与教育研究工作者,也是这个时代教育的一名思考者、研究者与参与者,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历史见证人与实践推动者。这本教育思考文集正是本人在这个时代的一点声音、一点足迹。 我常常困惑于一个社会的教育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与社会,会表现出有差异的,甚至截然不同的教育形态,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追问的结果是教育问题实乃历史、文化、制度,特别是价值观念的产物。因此,对教育问题的追问,需要将视野扩充到历史的长河与世界的范围。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念,就会创建并形成什么样的制度,同时,也会相应地形成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不同,文化不同,核心价值观念不同,教育也就不同。这是我长期以来不把教育问题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教育内部,特别是学校内部狭小的圈子里的重要原因。虽然我不知道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但是,我明白一点,教育的真谛不在教育本身,而在社会视野范围内,而且只有进行比较才能够说得清不同教育之间的差异与优劣。 当今世界的教育,无非主要有两大基本形态,就价值观而言,一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形态,另一种是以权为本的教育基本形态。教育如果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上,那么教育制度的设置、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设施的安排与教育评价的标准,都是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教师的教育工作的。而教育如果是建立在以权为本的价值观念上,那么,无论学校、学生、教师,都只是作为权力的工具而存在,为权力的扩张与政绩工程而服务。在教育问题上,世界的潮流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战略方向只有回到这一点才是回到了正道。具体的形态自然可以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教育的真谛就存在于具体的个人身上,所有的教育只有以人为本,转化成为人的生命幸福而教育的时候,这种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人性的,才是造福于人类的。一切违背了这个方向的教育,其实都是伪教育,甚至可以说是反教育。教育不能够没有经费投入,但是仅仅投入是堆不出一个世界一流的教育来的。相反,如果教育价值定位出了问题,那么教育经费投入越大,教育越受人重视,产生的负面效应就会越大。因此,人们还必须用心思去研究与发现,去在全世界范围内学会借鉴,学会创造。 人类学是一切教育形态的基础学问,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建立在对人类学的哲学追问上的。因此,真正的教育家,自然也必然是哲学家。没有对人性的追问,没有将人类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都纳入自己视野范围进而加以借鉴的勇气,是不可能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因此,在思考教育问题时,我尽力避免谈“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在教育问题上,特别是核心教育价值观念上,曾经流行过一个说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可能是一个误区。相反,我认为越是世界的,就越是富有生命力的。因为,我坚信一点,这个世界可以是万千世界,但就人类来说,无论是哪个民族与种族,人性是可以相通的。人性不但在不同的民族与种族中相通,而且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也是相通的。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社会与普世价值的基础。这在目前既是世界潮流,也是中国发展的大政方针,还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 从“中国特色的教育”跨越到充分世界化的教育,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认真研究阻碍我们前进的障碍究竟在哪里,因此,世界视野还必须落实到本土行动上来。这也是我在研究教育问题的时候,一只眼看世界,一只眼盯着脚下的这块土地的缘由。研究世界与研究民族文化特色,成为我思考教育问题的两个着眼点。几年来,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中国的教育还得从最基础的东西入手,以人为本,重新思考,重新评估教育的一切问题。从西方来说要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从《圣经》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开始;从中国来说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老庄开始。从价值观到制度设想,再到思维方式与著述方式都要有一个全面的梳理。以这样的态度来看待教育问题,就可以发现,教育研究其实没有什么专业,教育只有一个个的具体问题。世界上一切伟大的教育家,都不是分专业研究诞生的。他们都首先是哲学家、思想家,是真正的性情中人。另外,世界视野与民族情怀,让我常常喜欢从身边真实发生过的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去观察其中蕴含的宏大信息。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而我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个中国人,从挖掘自己所受的教育、所体验的生活、所遇到的难题开始,这也许是研究中国教育问题的一个捷径。同时,由于个人具体生活与视野的局限性,思考过程及所作的判断也就难免出现错误。教育在这里既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联系社会历史长河的桥梁与纽带。一个具体的人,既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还是特定历史文化的总汇。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只有当中国人真正活得幸福的时候,才是真正弘扬中华文化的时候。 教育的充分世界化,就是要让中国的教育能够融入世界,与世界接轨,不能够关起门来自搞一套。中国的学历文化与学术技术标准,目前还难以与世界相通。比如,国内的教师资格在走出国门后得不到承认,医师资格在走出国门后也得不到承认。这并不完全是由于偏见,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从教育制度、学术研究与培养方式都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互联网是上帝送给人类最好的学习礼物与教育礼物,互联网已成为碾平世界的最大力量。互联网的到来也给中国人的生活、工作、生存方式,以及对教育、思想、智慧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即为中国缩小与世界一流国家的差距提供了极好的平台。互联网的出现,全球化的到来,为中国充分世界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这样的时代,变,是唯一不变的东西。保守、复古,企图回到从前,那既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唯有面向世界,解放思想,开放社会,努力学习,敢于创新,才是前途所在。同时,中国的充分世界化,并不会影响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价值,真正优秀的传统是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而不是埋在故纸堆里。社会开放的过程中,真正优秀的文化基因一定会保存下来,同时获得新的基因,进而使一个古老的民族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从变革社会的机遇来看,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都是生逢其时。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子孙万代的幸福,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责无旁贷的。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努力做点事情,还企图社会能够健康的发展,那是一种奢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力量都是不可忽略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每个人都是一种体制,每个人的力量都在作用于这个社会;也唯有每个人的觉醒自主,才会汇聚成变革社会的真正力量。社会的变革从来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不同思想观点、不同力量之间的不断博弈、碰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这种做有意义的事情的过程之中。 这《追寻教育的真谛—许锡良教育思考录(名师工程)》,收集了我最近几年来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思考,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我开通博客后的一些思考。博客的出现让我改变了思考方式与表达方式。在长达近五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我都会发表一篇自己的思想学习心得。我力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灵光闪现的想法,但是,能够有效抓住的,总是其中少数的一点而已。即使这样,也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积累了一个十分庞大的思想系列,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工作还将继续进行下去。我已经将自己的阅读、思考、交流、对话与教育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机地用互联网博客统一在一起了,同时也把我的教学工作、日常生活、交友娱乐、学术研讨、演讲、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几年来,我发现没有比阅读、写作、教学、交流探讨更好的娱乐活动了。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所梦寐以求的境界。这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让我度过了个人家庭所遭受的种种不幸,也真切地体验到:一个人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间跨度大,书中提及的一些教育问题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有的甚至已经得到初步解决。这说明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从政府到民间,共识越来越多,希望也越来越大。我相信中国教育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日,就是我这《追寻教育的真谛—许锡良教育思考录(名师工程)》死亡之时,而那时正是我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与一名普通教师最为幸福的时刻。 感谢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同仁,他们为此书付出了辛劳与智慧。感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温暖援手的信力建先生、刘良华先生、迟毓凯先生、肖川先生、张文质先生、林少敏先生、陈婉贞女士、刘铁芳先生、扈永进先生、凌宗伟先生、陈正沓先生、田国宝先生,以及我的同事肖建彬先生、王小棉女士、王蕙女士、邝红军先生。感谢凤凰网的同仁为我提供的思想平台,使得我的一点浅薄的思考,能够在书还没有面世之前便已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也感谢那些一直在默默关注、理解与支持我工作的来自社会各界的朋友。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一事无成。 许锡良 2010年9月25日于广州蜗居
本书作者思想深刻,能够打通思想理论与教育现实之间的通道;他见微知著,能从细微处发掘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他思维敏锐,有着对文化、教育与社会的细致入微的洞察力;他文字犀利,许多文章都表现了“一位有良知的学者的正义直言”,启迪人的智慧,给人深思。 本书收集了他最近几年来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思考,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开通博客后的一些思考。 本书表现了他强烈的生命意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民族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许锡良,男,1966年12月生。江西黎川县人。教育学硕士,副教授。曾经发表过《执行程序中如何实施以物抵债》、《试论对第三人债权的保全及其与执行程序的衔接》等多篇论文。现供职于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长期教授公共《教育学》、《儿童文学》、《逻辑学》、《教育
第一编 追寻人性化的教育思想 思想观念要先行 教育之苦,异化之果 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想 让学生成为“野生植物” 教育的有效思维 人生的魅力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 人的成长与恐惧 生命教育的难题与出路 教育必须弄清智慧的标准 教育与人类的灾难赛跑 生命的意义 失败与成功是平等的 推动世界的两种力量 为恶的底线 守护教育的底线 我们能够教给学生什么? 第二编 寻找完善的教育制度 今日问题来自昨日的解决方案 ——教育改革的今日与昨日 我国新课程改革:欲说还休的教育改革难题 “给学生减负”其实是一个伪问题 陈省身眼中的中国数学与中国教育 蚂蚁的社会与人类的世界 基础教育的生命是平等第三编 守望现实教育的良知 中国农村教育:我们心中永久的痛 农村的教育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乡村教育的“破败” 我们是怎样误解了乡村教育? 我所思考的乡村及乡村教育 ——读刘铁芳先生的《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 让孩子学会倾听与专注 韩寒是中国教育的一面镜子 保护儿童的惊异感与好奇心 创新为什么重要? “红领巾”与“绿领巾”折射出来的教育悲哀 累死在讲台上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教什么与怎样教,哪个更重要? 一篇女中学生日记所折射出的教育沉疴 教师、校长为什么会成为高危职业? 从职业中寻找自己的尊严第四编 守望学术研究的良知 如无必要,莫创新词 把教育的文章直接写在大地上 教育有规律吗? 文章的高度 我们是怎样误解了学习的 先取得话语权 教育批判的意义 知识人的理想国 学术思想需要边缘化 文章的多与少及质与量 教育学没有专业 无立场的教育学怎样表达 为什么有必要开设“批判阅读课”? ——读龙应台《一张考卷》 批判,一种高级的学习方式 过一种简单而健康的生活
教育之苦,异化之果 人生来是追求幸福、寻找快乐的。尽管人与人在理解幸福与快乐的时候,其实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就体验与追求幸福的过程来说,却是一致的。教育就是要设法让学生健康成长,以便将来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否则教育就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李政涛先生在《受教育与受苦》(发表于《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10期)一文中却说:“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舒适的事情。”而且特意声明针对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然后论证说,学生在教育中受苦是应该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甚至作为教师就是要刻意制造一些“苦”让学生“遭受”。李先生认为: “受教育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经受苦难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受苦,是苦难教育的第一步,或许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无论走得好坏,都将对其一生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这个观点其实很传统,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什么是受苦?这实在是一个很难判断的人类感受。盖人类之复杂真是一言难尽。一些受虐狂,让别人把自己抽打得皮开肉绽,他才会感觉到一种快乐。过去在奴才公然盛行的时候,愿意受虐的人还真不少。比如,一个太监,要是被皇帝亲自鞭打,那也是一种幸福,甚至是一种荣幸。在中国,还保留了一个说法:“打是亲,骂是爱。”自然,无论是打还是骂,都必须是特别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来实施,受虐人才会产生那种特别的快感。因为,这意味着,你是他的人了,你的前途与地位也就有希望得到提升了,否则就是一种苦难、一种侮辱。比如赵太爷打阿Q,阿Q就服帖,那是一种快感,但是被王胡、小D这样身份地位同样低贱的人打了,就感觉是受到了一种侮辱。但是,对于一个拥有正常心理的人来说,任何形式的被虐,都会在引发痛苦的同时,还会产生仇恨与报复的欲望。面对那些学生动辄杀老师的行为,可能更要考虑一下,我们施加的那些“受苦”教育是不是也要承担一些责任? 面对这样的受虐文化,提倡受教育就是让学生受苦,是十分危险的。特别是把学生受教育的本质说成是受苦,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误导。因为,这无疑为教育工作者虐待学生创造了理论根据,为把学校“监狱化”提供了合法的依据。人的成长中,固然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痛苦的事情,人生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的心智确实需要磨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创造苦难来让学生学会吃苦,而是要让学生学会面对真实的世界。对于苦难,我们一直是处于这样一个矛盾中,也就是客观上无法避免与主观情感上的力求排除。教育的作用,就是如何引领学生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学会坦然面对,学会顽强抗争,学会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什么“享受苦难”。教师更不是来分担苦难的,即使与学生一起分担,也是没有意义的。 人不经历苦难,确实不能够成熟。但是,苦难并不是导致成功的充要条件。相反,在更多的情况下,它践踏了人的尊严,毒化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其实,教育学生要学会面对苦难,克服苦难与恐惧,其最终目的,也还是要追求幸福,而不是享受“苦难”,否则,那是一种受虐型人格。人们需要学会克服苦难,敢于面对苦难,只是因为生活中的苦难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并不等于说“苦难”就是我们刻意要去追求的价值。 其实,学习之苦,千百年来恰恰是因为对知识的错误理解,同时是对学习的一种异化的结果。因为,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习从来都是把知识与学习之外的功利标准当成目的,如什么“黄金屋”“颜如玉”之类额外的功利。这样的学习当然是一种痛苦的行为。更何况,我们的学习就是对背诵与记忆力的考验,这对于记忆力好的学生来说,还不是太大问题,但是,如果对于像爱因斯坦这样记忆力差,但是想象力与创造力强的学生来说,无疑就是灾难。 中国人强调学习、受教育是一种吃苦行为,其实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传统、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才使得我们的教育落后,我们的“受教育”有时简直就等同于“受虐”。其实,人的天性都是爱好学习的,人的天性都是好奇的。这些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好奇心与惊异感,才是教育过程中最需要保护与引导的,也是一个人学习过程最重要的品质。可惜,因为教育被异化,学习被异化,一切都变得那样的枯燥乏味,变成了需要默默忍受甚至是需要忍辱负重的东西。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教育孩子面对这些苦难时要有敢于改造的勇气及抱负,要给孩子以生命的关怀与敬畏,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目的是要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保持做人的尊严,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不可以因为人生无法避免苦难而选择学会“享受苦难”,当然也不可以面对苦难时选择逃避。 其实,人的苦与乐,是很复杂的,有时是很难判断的,也是因人而异的。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发展自己的个性,才是教育中的应为之事。从人的追求来说,并不需要有什么统一的要求。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之苦,只会消磨孩子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品性,其后果并不会有多少积极的效果。这一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头脑必须是清醒的。 (2008年11月21日)
无
经网友推荐,这是一本教育人必读的一本好书,刚拿到手,一定要细细品读。
书中对教育的诠释非常好,它是以美国的教育为基础,提出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于学校的洗脑教育,推荐有孩子的都读一下。
虽然是文章集,有些可能在网上能搜到,我刚拿到书的时候有些后悔,不该花这个钱买的,到网上看不是更好吗?但是开始读第一篇文章时,我就感到这书写得真的是太好了!有思想,有评论,有事实,有深度,引人入胜,也发人深省。
有很新的教育观点,值得一看。
值得好好学习,认真琢磨。
全是作者的随笔,文章篇幅也不长,谈论问题基本都是点到为止,不够深入。若单以随笔类作品比较,也似乎不如张文质、吴康宁等人的文章读来有兴味。而且标题有些大了,“教育的真谛”,有些唬人。总体感觉不很值得一读。
本不是很喜欢教育学的东西,不过书中从文化、哲学和社会等多维度,跳出教育谈教育,将中国的教育问题嵌入社会发展的坐标中,“把教育的文章直接写在大地上”。第一次这么感动于一本教育随笔,推荐一读。作为一名草根学者,作者的博客涉及的知识面之广,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