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女性文学
2007-12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晓文
224
无
在宇宙的一切二元对立组中,男女的尊贵与卑下的对立不仅是最有害的,而且也是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对立,新的理论方法当然也无法匡正这一千百年来已存在的事实,但它有可能使我们了解,这种歧视妇女的意识形态,既是由男人不断地获得的物质利益和心理优势所保持着的,也是由女性的恐惧、欲望受虐和焦虑组成的复杂结构所保持的,女性文学作为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的写照,不啻是一幅女性生命史的长卷。如同方兴未艾的妇女解放运动本质上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又一次变革,女性文学也根本上是人类生活和自我意识觉醒的产物,是来自有同等意义的另一个生存领域的报告。西方女性作家面对自己的深渊——不断泯灭和不断认可的私人痛苦与经验;面对外部世界的鄙视与冲击,寻找与命运抗争的支点,她们用文学“保存”了自己,更以文学“发现”了自身。如果不带性别偏见地对文学发展史加以考察,就会惊讶地发现一条像潜流一样暗伏着、以自己特有的速率流淌着的女性创作长河——那就是长期被遗忘、被忽视或是被压抑、曲解了的女性文学史。 对于西方女性文学的研究,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功不可没。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出版了凡部内容充实、理论新颖的学术专著,如艾伦·莫尔斯的《文学界的妇女》,斯帕克斯的《妇女的想象》,肖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以及梅丽·威廉斯的《英国小说界的妇女》等。 ……
《华大博雅人文艺术馆: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女性文学》吸收了当前最新的西方女性文学的研究成果,尝试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去关照西方女性文学,对西方传统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支柱——性别分析提出质疑,使西方女性文学的研究进一步由生理的、社会政治的层面进入文化的文学的本质层面。
第一章 理论文化篇:多元文化背景透视第一节 女性文学与宗教:英美女性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一、英美女性文学的宗教意识二、英美女性文学的宗教道德情结三、英美女性文学中的“圣经方式”第二节 女性文学与道德:西方女性文学的道德情境及其文化根源一、论题的逻辑起点与“情境”理论二、“情境理论”在西方女性文本中的审美诉求三、道德情境形成的历史语境和宗教根源第三节 女性文学与文化理论: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关系及其意义一、深切的“边缘感”:异己与他者二、被预设的“神话”:政治镜像和女性原理三、失语的“焦虑”:既反抗又依赖的语言胶着状态四、话语策略的“变通性”:以不定位来定位第四节 女性文学与话语理论:现代西方女性小说话语策略一、“话语”理论与女性的“失语症”二、女性话语策略的文本探索三、女性话语策略的价值评判第二章 国别综论篇:建立女性的神话第一节 英伦三岛女性文学群体的崛起一、建立女性的神话:她们从历史深处走来二、主体意识的确立:女性独立、自由意识的觉醒三、宗教人文主义:充满自由平等精神的道德伦理探索四、悲剧潜质:女性主体意识的失落第二节 法兰西文化孕育下的法国女性文学一、“沙龙”文化与“雅风小说”二、哲学思辨传统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三、“天赋人权”思想与女性作家的自由意识四、文学思潮的嬗变与女性文学发展第三节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边缘化”表述一、消解中心的复调式隐喻结构:百衲被与布鲁斯及爵士乐二、双重表意的语言符码系统:比喻与转喻三、追述真理的民间神话思维模式:神话和寓言第三章 作家作品篇:“在自己的一闻屋”书写第一节 女性的精神乐土:解读沃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一、金钱:女性独立的基石二、写作的空间:女性精神的乐园三、自由的心灵:女性创作的翅膀第二节 论西蒙·波伏娃:自身的现代“第二性”及其教训一、西蒙·波伏娃与现代“第二性”问题二、现代“第二性”特征与波伏娃的“出嫁意识”三、摆脱“第二性”命运的途径与波伏娃的“教训”第三节 《情人》的后现代解读一、零散化的主体与亦真亦幻的自传二、历史的死亡与情人形象的重建三、互文与不断被颠覆的文本意义第四节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的后殖民主义解读一、 混杂性的文化身份……第四章 中西比较篇:同构异质的女性文学参考文献后记
作为读者,当然都希望简·爱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希望她能和罗切斯特结婚,但读者可能都不会预料到简·爱会突然继承一小笔遗产,这不但让她还了圣约翰兄妹的人情债,而且让她在经济上得以初步自立,成了小康女性。看来,作者的用意是,简·爱经济上独立,爱情上才能处于与男子平等的地位。一个经济上依附于男子的女性,在爱情上也势必从属于男子而不可能有平等的、自主的权利。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罗切斯特不再是当年家产百万的罗切斯特了。罗切斯特占了下风,反过来简·爱成了他感情上和物质上的恩人。简·爱社会地位的上升和贵族出身的罗切斯特家道的中落,使他们之间门当户对,找到了生活的结合点。简·爱和压迫她的社会作了妥协。《米德尔马契》中的多萝西最后嫁给了威尔,他如今是政治家兼“热心的公共人物”。多萝西在社会上获得的声望,是凭借着她身为威尔的妻子兼助手的名分。这是一种孔德式的解决方法,是一个曾经向往新生活,有远大抱负,并富有献身精神的女性的真正悲剧。对于乔治·艾略特的女主人公的命运,英国女作家兼批评家弗吉尼亚·沃尔夫说:“她的主人公们的努力拼搏是极其勇敢的,除此以外,那一番搏斗对她的女主人公而言总是以悲剧告终,或者以一种妥协作为结局,那就甚至更为悲惨。” 与乔治·艾略特和夏洛蒂·勃朗特的女主人公相比,盖斯凯尔夫人的女主人公与她们的相似之处是“反抗性格的热情奔放”,是“那种超出生活为她们所测定的狭窄轨道的妇女力量的暗潮”,然而,也如同艾略特和夏洛蒂的人物一样,“在玛格丽特(《北与南》的女主人公,笔者注)和简·爱身上,一切都以暗潮结束;超出常轨的令人忐忑不安的力量一再回到轨道上来”。 这种倾向,同样表现在玛蒂·彼得、黛娜以及本森等理想化人物的塑造上。女作家在揭露、抨击社会的不公,同情劳苦大众,追求独立自由的同时,又从基督教“博爱、宽恕、互济”等教义出发,反对暴力斗争,主张改良主义,以调和阶级矛盾,实现社会的劳资和平共处。为此,她们塑造了玛蒂、彼得(《克兰福德镇》)、黛娜(《亚当·比德》)以及本森(《露丝》)等理想化的人物。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