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作为他者的欧洲

梅启波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梅启波  

页数:

282  

内容概要

  《作为他者的欧洲:欧洲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传播》是在作者硕士论文《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对欧洲的接纳与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扩展的结果。书中对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有所发掘,提出和整理了一些过去被忽略的材料和问题,并在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上引入了现代传播学理论。

书籍目录

绪论 欧洲与中国一、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二、何为“欧洲”三、欧洲与中国四、异国形象、他者和身份认同五、影响研究与跨文化传播学第一章 欧洲文学在20世纪130年代中国传播的主体和媒介第一节 传播主体的考察一、20世纪30年代留学欧洲的基本格局二、留学欧洲的跨文化传播意义第二节 中国对欧洲文学的译介一、译介概况二、译介的总体特征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欧洲形象第一节 游记文学中的欧洲一、晚清到“五四”游记文学中的欧洲二、20世纪30年代游记文学中的欧洲形象三、欧洲形象背后的自我投影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欧洲一、巴金《复仇》中的欧洲形象--他者与自我的混杂二、从《二马》到《断魂枪》--老舍对自我东方主义的突破第三章 欧洲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流变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综合化走向一、现代主义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小说二、从茅盾的《子夜》看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民族化走向一、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发展概况二、戴望舒诗歌的“欧化”与“民族化”第四章 作为他者的欧洲第一节 文化利用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一、欧洲人道主义在30年代中国的流变二、启蒙理性在中国的工具化第二节 文化利用与变异的原因探析一、从“立人”到“立国”的感时忧国精神与民族主义的合流二、对欧洲现代性的反思与本位文化身份的认同三、深层的乡土文化推动四、来自话语权威和政治权威的压力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绪论 欧洲与中国  传播是人的天性和文化特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传播。从文化传播学的意义上讲,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文化传播、冲突、整合与发展的历史。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中华文化和不同模式的外来文化的冲突可以追溯到西汉末年,当佛教文化进入中国时,遭到中国本土道教和儒教文化的抵制,最后逐渐又融合发展。在漫长的历史中,欧洲与中国——地球上这两个相距遥远的文明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独立发展,其文化和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二者都是笼罩着神秘色彩的异域世界,而正是这些差异性导致了两种文化相遇之后激烈的冲突,以及富有建设性的互识和交流。法国著名汉学家艾田伯把17、18世纪的欧洲称为“中国之欧洲”,他认为从历史上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不平衡的,各国在文化上的相互了解和学习的热情总不是等量的。的确,在1800年以前,中国给予欧洲的比它从欧洲所获得的要多。但进入到19世纪,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天朝帝国的美梦被欧洲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这种关系逐渐颠倒过来,中欧文化的大规模交流与冲突由此开始。在这中欧文化交流的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中,欧洲文明大规模进入中国。在强势的欧洲文明面前,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对中国文化和文学自身发展道路的重新认识和探索。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知识分子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存在差异,但那种痛苦和焦虑的情绪是普遍的。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作为他者的欧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