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社交礼仪

王华,邓自新 主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华,邓自新 主编  

页数:

216  

内容概要

本书以高校学生为主要对象,从培养学生的个人礼仪修养开始,逐步延伸到日常社会交往场所的礼仪。在内容上,以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为根本,融入现代礼仪内容。全书以基本礼仪知识为载体,基本理论与实用性相结合,强调礼仪“尊重”的内涵,注重细节培养教育,并以实训体验活动为创新点,具有简单、实用、明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本书不仅适合高校师生学习使用,同时也是人们了解礼仪、学习礼仪的手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礼仪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礼仪的基本原理  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二、礼仪的内涵与目的  三、礼仪的内容  四、礼仪的原则  五、礼仪的特点  六、礼仪的功能  七、礼仪的学习与使用 第二节 礼仪的理论基础 一、礼仪理论基础的内部关系 二、礼仪理论基础的外部关系第二章 个人形象礼仪 第一节 仪表仪容礼仪  一、仪表礼仪  二、仪容修饰礼仪  三、表情形象运用 第二节 举止礼仪 一、站姿 二、坐姿 三、走姿 四、蹲姿 五、手势 第三节 服饰礼仪  一、服装的色彩及面料  二、服饰佩戴礼仪第三章 日常交往礼仪 第一节 见面礼仪 一、见面问候的原则与方式 二、介绍礼仪 三、名片礼仪 第二节 酬世交往礼仪 一、访送礼仪 二、馈赠礼仪 三、舞会礼仪第四章 语言交际礼仪 第一节 书面语言礼仪 一、书信 二、其他礼仪文书 第二节 语言交谈礼仪  一、语言交谈的基本要求  二、语言交谈的影响因素  三、电话通联礼仪第五章 餐饮礼仪 第一节 宴请礼仪  一、宴请者的礼仪  二、赴宴者礼仪  三、酒水礼仪 第二节 中餐礼仪  一、中餐用餐特点  二、中餐座次排列 ……第六章 事务礼仪第七章 服务礼仪第八章 宗教民俗礼仪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礼仪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礼仪的基本原理  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一)礼仪的起源  关于礼仪的起源问题,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的传说和论述,按时间先后主要有周公制礼、礼起源于饮食、礼起源于人的情欲、礼起源于等级区分等。而今天我们探讨礼仪的起源时,都倾向于认为礼仪起源于远古的祭天敬神活动。郭沫若在其著作中这样论述:“大概礼之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礼仪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其起源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而出现的,因此从人类文化学的的角度可以分析一二。礼仪起源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从总体的角度分析,其起源于远古的祭天敬神活动;从人类学具体个人的行为动机分析,礼仪主要是人的情欲;从某一具体的礼仪规范产生原因分析,礼仪的起源主要有三个源头:一是古代的祭天敬神,二是当地已有的社会风俗及风尚,三是与外来的文明交流。了解其起源与历史发展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把握礼仪的本质,在社会交往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我国礼仪的发展历程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其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边发展边创新的过程,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形态密切相关。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作为文化内涵之一的礼仪,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的萌芽阶段、礼仪的形成阶段、礼仪的强化阶段、礼仪的变革阶段、现代礼仪阶段。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  1.礼仪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氏族部落时期,由于认识水平和生产力的原因,人们交往范围不大,交往关系也比较单纯,这一时期的礼仪主要表现在祭天敬神方面,具体到人们相互交往的方面的规范较少,而且也有很重的宗教色彩。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人类逐渐开化,为了对氏族内部关系的维护,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例如,在氏族内部婚姻上,禁止和摈弃了血缘群婚,规定了对偶婚制;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已经知道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打扮自己;族人去世后会在他们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社交礼仪 PDF格式下载



同时上课用的,帮忙买,确实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