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展望
2012-2
重庆大学出版社
教育研究和改革中心 著,杨天平 等译
379
440000
无
《OECD展望:高等教育至2030(第2卷)(全球化)》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上述重要问题。本书从学生流动、教师流动和机构流动三个层面探讨了跨境高等教育问题,并着重分析了学术研究的跨境流动问题。同时,也讨论了其他一些问题。例如高等教育规模、财政、治理和质量保证等,也特别讨论了准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问题。本书涵盖了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以及许多非经合组织国家,让读者有机会更多了解中国、印度的高等教育和欧洲高等教育合作。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全球国家和机构的新图景
1.1 引言
1.2 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概念
1.3 国家和机构全球化的环境
1.4 高等教育与研究的关系
1.5 国家治理走向“分权”的趋势
1.6 全球私有和公共产品
1.7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跨境高等教育:趋势与前景
2.1 引言
2.2 跨境高等教育的趋势
2.3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
2.4 学生流动增长的前景
2.5 未来跨境高等教育的图景
2.6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项目和机构跨境流动的趋势和未来情景
3.1 引言
3.2 增长预测的局限
3.3 情景一:国外特色
3.4 情景二:变化无常
3.5 情景三:分校集群
3.6 情景四:标准提高
3.7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欧洲一体化、国际排名和教师流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三个案例
4.1 引言
4.2 欧洲一体化
4.3 大学排名和分类
4.4 全球教师流动
4.5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学术研究的嬗变:趋势与前景
5.1 引言
5.2 学术研究大众化
5.3 基础研究:学术研究的主要使命
5.4 学术研究与新公共管理
5.5 私人资助的增加
5.6 学术研究国际化
5.7 新的研究社会契约
5.8 技术
5.9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5A1学术研究的未来图景
第六章 巨人觉醒:中国和印度高等教育系统的现状和未来
6.1 艰难历程
6.2 现状特征
6.3 中国和印度: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者
6.4 社会挑战
6.5 未来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历史、现状和未来
7.1 引言
7.2 博洛尼亚进程的历史
7.3 欧洲高等教育的现状
7.4 欧洲高等教育的未来
7.5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大众高等教育和私立院校
8.1 引言
8.2 私立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8.3 私立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
8.4 私立高等教育的未来角色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高等教育财政和供给:从公共走向私人
9.1 引言
9.2 公立与私立高等教育招生的趋势
9.3 高等教育公共资助的增减
9.4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9.A1
第十章 高等教育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图景
10.1 引育
10.2 高等教育财政的趋势及其成因
10.3 公共财政资助方式的变化
10.4 三种未来图景
10.5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0.A1
附录10.A2
第十一章 全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及其未来
11.1 基本概念
11.2 质量保证的发展
11.3 外部质量保证机构的发展
11.4 “标准模式”及内部差异
11.5 外部质量保证的趋势和未来
11.6 国家界限的突破
11.7 可能的改变——高等教育的终结或重塑
11.8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1.A1
正是在最近几年,美国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方式来招收国际学生。此外,教育机构也开始对外开放或是提供海外课程,这也就使得本国公民无需离开本土就可到国外教育机构进行注册学习。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以及东道国实行的政策都促进了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OECD,2004a)。 近来,一些经合组织出版物(2004a,2004b,2006,2007,2008b)详尽呈现和分析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政治问题,公布了关于学生国际流动的统计数据,并经常更新(OECD,2009a)。在突出强调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四个主要的国际化策略后,本章通过三种模式来探讨国际高等教育的前景。本文认为,国际高等教育的流动性可能会继续加大。除此之外,也探讨了不同国际化策略的变迁,尤其详细探讨了其中的共同点。2.2跨境高等教育的趋势 国际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即增长性和多样化。国外教育机构中外国学生人数的增加或是出国学习人数的增长;新的国际流动方式的出现使得国际教育日益多样化。本书在描述这两个主要趋势的同时,也强调国际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变化。国际学生流动的趋势 国际间学生流动是跨境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形式。2007年,世界上共有300万留学生,也就是说,2007年,外国学生的数量几乎是30年前的3倍1。经合组织国家拥有世界上85%的外国学生,即250万。然而,2007年,经合地区2/3(67%)的外国学生是来自非经合成员国家。这两个数据在上个年代一直都没什么变化。1998年至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流动学生的百分比是稳定的,约占世界高等教育学生数量的1.8%(Unesco,2009)。尽管如此,大多数流动学生在一个经合组织国家中学习,但整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要比世界其他地区慢。过去几年,经合组织国家教育系统中国际和外国学生的比例增长很快,几乎是成倍增长,每个国家一般从4.5%增至8.7%(见图2.1和图2.2)。 ……
跨国界知识、人和金融流动的不断发展推进了全球的合作与竞争。这些全球化效应日益影响着高等教育。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下未来高等教育的景象又会如何?全球化会给高等教育带来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国家和高等教育机构应如何应对未来的变化,并从中获益? 本书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上述重要问题。本书从学生流动、教师流动和机构流动三个层面探讨了跨境高等教育问题,并着重分析了学术研究的跨境流动问题。同时,也讨论了其他一些问题,例如高等教育规模、财政、治理和质量保证等,也特别讨论了准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问题。本书涵盖了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以及许多非经合组织国家,让读者有机会更多了解中国、印度的高等教育和欧洲高等教育合作。 《高等教育至2030年(第二卷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决策者、高等教育机构管理者、学者、研究人员以及所有对社会问题感兴趣的读者而言,都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本书是《高等教育至2030年》系列丛书的第二卷,前瞻地分析了当代各种趋势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第一卷主要考察人口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第三卷则主要探讨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第四卷,也即最后一卷,将主要探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动力。
无
学生翻的
太多折痕,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