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吐错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比例尺1

朱同兴,董瀚 编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同兴,董瀚 编  

页数:

224  

内容概要

  调查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羌塘地区中-北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吐错幅(I45C003004)(比例尺1:250000)》主要成果:厘定了测区大地构造格架和构造-地层分区,建立了测区构造-地层划分系统。在齐陇乌如和阿木岗日一带新厘定出前奥陶系齐陇乌如岩组和阿木岗岩组两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首次在跃进拉一带发现了古近系鱼鳞山组内两期火山岩间断喷发的特征;通过对美日切错一带粗面质中酸性火山岩系的综合分析,明确否定了测区下白垩统美日切错组的存在,将美日切错地区的一套粗面质中酸性火山岩系厘定为始新统鱼鳞山组;重新厘定了康托组、唢呐湖组地质时代归属为古近纪;康托组与唢呐湖组之间应为上、下接触关系,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横向相变关系;重建龙木错一双湖洋盆构造古地理格局;通过综合分析,将测区地质发展演化划分为7个阶段。同时还对测区国土资源概况做了初步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吐错幅(I45C003004)(比例尺1:250000)》可供从事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和区域地质调查的生产、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任务与要求 第二节自然地理概况 第三节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工作程度 一、地质调查研究历史 二、过往地质工作程度和前人资料利用程度 第四节完成任务情况 一、工作概况 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三、质量评述 第五节生产组织及人员编制 第二章地层 第一节岩石地层 一、西雅尔岗地层分区 二、多格错仁地层分区 第二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一、二叠纪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二、三叠纪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三、侏罗纪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四、白垩纪生物组合及年代地层 五、新生代生物组合及年代地层 第三节层序地层 一、层序地层划分与描述 二、层序时空变化 第四节几个重要地层及地质界线的讨论 一、侏罗系中统与上统界线问题 二、雪山组的时代问题 三、康托组、唢呐湖组的时代问题 四、鱼鳞山组的时代问题 第三章岩浆岩 第一节侵入岩 一、基性—超基性侵入岩 二、中酸性侵入岩 第二节脉岩 一、基性岩脉 二、酸性岩脉 第三节火山岩 一、前奥陶系基性火山岩 二、二叠系火山岩 三、二叠系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 四、古近系火山岩 第四节岩浆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 一、前加里东期岩浆活动 二、海西晚期—印支期岩浆活动 三、燕山早期岩浆活动 四、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 第四章变质岩与变质作用 第一节变质作用类型、变质作用时期和变质单元的划分 一、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 二、变质作用时期的划分 三、变质地质单元的划分 第二节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 一、主要变质岩石类型及特征 二、原岩建造及大地构造环境探讨 第三节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 一、主要变质岩石类型 二、岩石化学特征 三、原岩建造及大地构造环境探讨 四、变质相带 五、退变质作用 第四节动力变质作用及韧性剪切带 一、高压动力变质作用 二、韧性糜棱岩型动力变质作用 三、脆性碎裂岩型动力变质作用 第五节变质变形序列及演化 一、变质变形序列 二、变质地质事件划分 三、变质变形演化阶段划分 第五章地质构造 第一节大地构造位置及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一、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二、深部地球物理信息 三、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次级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 一、北羌塘陆块 二、双湖构造混杂岩带 三、南羌塘陆块 第三节构造单元特征分述 一、北羌塘陆块 二、双湖构造混杂岩带 三、南羌塘地块 第四节新构造运动与环境地质 一、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二、新构造运动类型及其地质效应 三、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的表现 第六章地质发展史 第一节基本思路 第二节主要地质事件及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一、主要地质事件 二、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第三节地质发展演化史 一、前奥陶纪变质基底形成阶段 二、奥陶纪—石炭纪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 三、二叠纪南部伸展—中部会聚俯冲演化阶段 四、早中三叠世局部伸展演化阶段 五、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碰撞造山演化阶段 六、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前陆磨拉石盆地演化阶段 七、后造山隆升阶段 第七章国土资源概况及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第二节矿产资源概况 一、概况 二、各成矿带主要找矿线索简述 三、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第三节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旅游地质景区简介 二、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八章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建议 一、重要成果及主要结论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对地处平均海拔在4500m左右,位居高原夷平面上的羌塘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任务。近20余年来,我国无数地学工作者,从青藏公路沿线,到羌塘腹地的无人区,从科学考察到路线地质调查到不同比例尺的大面积填图,实测了数百条地层剖面,采集了成千上万件各门类古生物化石,为生物地层单位的建立打下了比较良好的基础。对于本图幅所在的羌塘盆地西区来说,生物地层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西藏区调队和成都环资所、四川碳酸盐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川碳中心)、江汉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为代表的羌塘盆地区域石油地质调查工程队,对羌塘盆地西区或整个羌塘盆地做了以三叠系、侏罗系为重点的生物地层单位创建工作。赵政璋、李永铁、罗建宁等(2001)对历年来,特别是l994年以来各石油地质调查工程队的成果,做了比较系统的总结,作为《青藏高原地层》专著中的一部分公开出版。 一、二叠纪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二叠纪生物组合在测区及相邻西部地区较为发育,主要化石门类如筵类、珊瑚类、放射虫等属种丰富,是二叠系划分对比、确定时代的重要依据。就属而论,以筵类、珊瑚类、腕足类、有孔虫和孢粉最多;就种而言,又首推筵类、珊瑚类、腕足类、有孔虫等;而从地质时代意义来讲,又以筵类、珊瑚类和腕足类最为重要。 早二叠世生物地层产有许多重要的标准分子,如尼玛县角木日北沟剖面采获的圆形球希瓦格筵Aphaeroschwagerina glomerosa(Schwager),膨胀强壮希瓦格筵Robustoschwagerina obesa Yang,假希瓦格筵(未定种)Pseudoschwagerina sp.,广西小泽簸Ozawainalla guangxiensis Chen et Wang,多孔苔藓虫(未定种)Polypora sp.,始网苔藓虫(未定种)Protoretepora sp.,玛日保索古来采有腕足类李氏文褶贝Liraplecta richthoferi Chao等。在角木日一带也采有圆形球希瓦格筵Sphaeroschwa—gerina glomerosa(Schwager),膨胀强壮希瓦格筵Robustoschwagerina obesa Yang。


编辑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吐错幅(I45C003004)(比例尺1:250000)》可供从事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和区域地质调查的生产、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吐错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比例尺1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