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资源危机

李四林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四林  

页数:

257  

字数:

245000  

内容概要

李四林编著的《水资源危机——政府治理模式研究》基于资源的视角,以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分析水资源的各种特性、特别是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下的准市场+协商的“三合一”管理模式。该模式的特征表现在:总体上具有科层制的特点。该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展开运行的,中国的政府体制具有科层制的特点,因而,它不可避免的具有科层制的外在特征。但同时,由于市场机制与协商机制的引入,使得科层制内部又存在一定的网络结构。市场机制发挥空问有限,其功能受到制约。水资源的社会性、生态性等特点制约了水资源经济性特征的发挥。水资源首先要体现其社会性与生态性,这是维护社会发展、人类生存、地球环境的需要,在满足这些基本需要之后,才可能有其经济性的实现。

书籍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
一、水资源危机严峻
二、水资源危机的实质与本研究的内容
三、基本观念的界定
四、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的职能定位
第一节 水资源
一、水资源含义
二、水资源特性
三、水资源是特殊的公共资源(物品)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及问题分析
第三节 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的职能定位
一、政府与资源的关系
二、政府职能及其在资源管理中的定位
三、政府管理模式与资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模式
一、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法律依据
二、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内容
三、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模式评价
第二节 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落后
二、水资源管理基本制度欠缺
三、水资源管理方式手段落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第一节 水资源国家集权管理模式
一、基本特征
二、理论基础
三、评价
第二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
一、基本特征
二、理论基础
三、目标与内容
四、代表案例
五、评价
第三节 水资源分权管理模式
一、基本特征
二、理论基础
三、水资源分权管理实践
四、评价
第四节 水资源公众参与管理模式
一、基本特征
二、理论基础
三、价值分析
四、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优化我国政府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初步设想
第一节 “三合一”管理模式结构特征分析
一、“三合一”管理模式遵循的原则
二、“三合一”管理模式的结构
三、“三合一”管理模式功能分析
四、涉水主体分析
第二节 水资源市场运行机制
一、理论分析
二、水资源市场案例分析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协商机制
一、理论分析
二、水资源管理协商案例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合一”管理模式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政府能力建设
一、完善水资源相关法律制度
二、统一水资源管理制度
三、增强政府行政主导力
第二节 水资源市场机制建设
一、依据相关法律,建立可交易的水权制度
二、依据水资源特性,合理分配初始水权
三、改革完善水资源价格制度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协商机制建设
一、价值理念
二、制度层面
三、运行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第一节 关于“三合一”管理模式的再认识
一、政府主导作用的再认识
二、市场机制的再认识
三、协商机制的再认识
第二节 结论与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4.水资源具有影响的广泛性 对水资源开发的方式多种多样,从中可获得更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同时也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河道上建坝,要改变地表和地下径流的天然状态(流量、流速、水位等),产生淹没和浸没,进而影响到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和产业布局与结构;围湖造田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洪蓄洪能力,甚至影响河流、湖泊及其湿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些影响,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永久的,有的可能是不可逆转。水利工程修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复杂,有些生物对某些影响可以通过自身固有的自适应机制进行调整,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以保持种群的生存繁衍,有些影响则无法使生物种群适应。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不当时,产生的不利影响将是十分广泛、深刻和持久的。 5.水资源具有社会共享性 水资源属于整个社会,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各种社会形态中都把水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宗教和社会含义,因而拒绝进行商品化分配。博尔丁指出,“水作为宗教仪式纯洁的象征所具有的神圣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市场肮脏理念的影响”。在许多国家的文化理念中,文化、宗教等非经济因素对于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选择发挥了异常大的作用,一些宗教如伊斯兰教甚至禁止依靠市场力量调控水的分配。 国际社会认识到,获得水的权利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国际水与环境会议宣称,“重要的是首先承认以能够付得起的价格获得清洁的水和卫生条件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在一些干旱地区,作物的灌溉是粮食生产的根本。在我国的西部一些地区,水资源不仅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对水资源的占有成为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 水资源的社会属性表明,水资源具有公共性,人类要安全、公平、持续地开发使用水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三)水资源的经济属性 水资源的经济特征是由其自然特征所决定的,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的稀缺性、垄断性、商品性、外部性和功能多样性。 1.水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础。在过去,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其水资源供给是充足的,不存在稀缺,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终于导致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水资源危机,水资源也渐渐地向商品化转变。目前世界水资源的特点是总最多,能利用的少,特别是淡水资源,具有稀缺性。这一特征与水资源自然属性中的有限性是一致的。 2.水资源具有垄断性 水资源评受区域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供给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水资源只能在当地开发,在输水工程覆盖范围内使用和消耗。水资源很难在市场上广泛流通,水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受到输水工程范围的控制,流通范围相当有限。因此,水资源市场容易形成垄断性,区域内只有一家或几家水企业或生产者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供水,不存在市场竞争。 3.水资源具有商品性 水资源具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水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是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必需的水资源(具有竞争性),以及维持生态系统和水环境而必需的水资源(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特征),必须由社会(或政府)提供;另一方面,水资源又是生产资料,在利用过程中又能够创造价值,如用于工业、农业和其他行业的用水,同时又具有竞争性、排他性、收益关联性等私有物品特征,这部分水资源可以从市场中获得。


编辑推荐

《水资源危机:政府治理模式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水资源危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