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移来的幸福

陈慧 著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7-01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慧 著  

页数:

165  

前言

  时至今日,黄湖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已告一段落。3723名郧县乡亲住进了我们用心,用爱,用情,用汗水、雨水和着雪水共同建成的新家园。  曾几何时,为移民建好家园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目标;  曾几何时,移民家园建设工地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曾几何时,人们停下手头的一切工作,领导带着干部,老板领着员工,父母携着儿女,姊妹召唤兄弟,村官引着乡亲,来到移民家园建设工地,都只为早日建成一个移民乡亲们满意的新家;  曾几何时,没有年,没有节,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成为所有移民家园建设者的一种常态;  曾几何时,移民家园建设工地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党委和政府、省移民局以及省直各有关单位,特别是郧县和移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在移民家园建设过程中,遇到过时间紧、任务重、雨雪冰冻天气等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团风人民按照黄冈市刘雪荣市长提出的“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全面完成”的要求,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圆满完成了任务,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展现出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克难攻坚、以人为本、真情和睦的黄湖移民精神——这是新时代的团风人民的集体品格。这个过程令人感动,令人骄傲,令人振奋。  更令团风人民感动和震憾的是广大的移民乡亲。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大局,离别了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故园,来到团风重新安家。他们努力融入新生活,克服生产和生活上的各种不适应,自力更生,自谋发展,处处都有他们自强不息的身影。他们知足常乐,心怀感恩,尽管我们工作上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们从不抱怨,满怀感激地看待我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生怕给政府添了麻烦。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感谢”。我常常听到他们说:感谢县委、县政府对移民的关心,感谢全县人民对我们高看一眼、厚爱一层。  移民安置工作是新时期具有时代特色的历史性工作,有许多值得总结回味的东西,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无暇深入思索。今天,欣喜地看到由陈慧同志撰写的纪实性报告文学《移来的幸福》即将付印,为我了却了心愿,有幸受托作序,欣然提笔之际,我特别想与所有读者共勉的是:黄湖移民精神是全县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完成特殊任务凝铸的精神之花,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当以加倍的努力和付出来浇灌,使其更加枝繁叶茂,芬芳怡人。

内容概要

  团风是全中国最小、最年轻的县之一,可它干成了一件大事:平安、顺利地在黄湖新区接收安置了郧县安阳镇余咀、青龙、龙门堂三个村874户3723人,没有移民返乡,没有越级上访,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或刑事案件,不仅是截止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安置人数最多、面积最大的移民试点,也是团风最温馨最靓丽的小区,为全国、全省移民工作会提供了参观现场。  团风人是怎么做的呢?《移来的幸福(团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纪实)》笔者陈慧在一线驻守8个月,亲身参与了移民安置工程中最艰难的战役,亲身感受到了在这场战役中形成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克难攻坚,以人为本、真情和睦”的伟大黄湖移民精神,并以纪实性的笔触记录了其中的点点滴滴。  移民安置工作是新时期具有时代特色的历史性工作,有许多值得总结回味的东西,纪实性报告文学《移来的幸福》与所有读者共勉的是:黄湖移民精神是全县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完成特殊任务凝铸的精神之花,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当以加倍的努力和付出来浇灌,使其更加枝繁叶茂,芬芳怡人。

作者简介

  陈慧,女,湖北黄冈人,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新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新闻记者工作13年;2008年加入乡镇干部队伍;2010年1月从团风县马曹庙镇调任到黄湖移民工作指挥部工作;2010年9月加入移民干部队伍,现任团风县移民局纪检组长。

书籍目录

引子乡愁寻根移民工地第一章 天降大任穷窝寻找乐土担当第二章 安得广厦三全汤圆闯年关红夹克让人揪心的雨啊第三章 见证搬迁倒计时倾心相迎感谢自己第四章 携手同行磨合冬去春来我也想移民向幸福出发来自移民的心声跋附件:黄湖大事记

章节摘录

  我曾站在庐山之巅,在云雾缭绕的峭壁之上,眺望鄱阳湖。但见好一片波光潋滟的碧水!它离我那么近,就在脚下,就在眼前。此刻我不知道我们之间的渊源,只是望见这一湖碧水,便无端地心生欢喜。  我们选择的交通工具是渡船,跟数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来到黄冈时一样。上船的时候,浊浪滔滔,汽笛悠长,旭日初升,映红了大半个天空和一大片江水。鸥鹭齐飞,江岸上的景物渐行渐远。站在船头,乘风破浪,豪气顿生。那些古楼,那些街道,那些流水和飞鸟啊!如果当初我知道这里就是我几百年前的故乡,我将以怎样的心情来膜拜!  后来,有了网络。在浩瀚如海的信息中,我的乡愁有了更多、更具体的依据。随便一搜,相关的词条纷至沓来。其中有无数关于“江州义门陈”的描述,印证了父辈的话并非妄传。  于是我才知道,“江西鄱阳县(古为饶州)瓦屑坝”——我的故乡,她与“山西洪洞大槐树”、“南京杨柳巷”和客家人之源“福建宁化”并称为我国明代四大移民集散地,全国有两亿人的祖先发源于此。  根据历史地理学家的研究,当年的瓦屑坝是一个濒临鄱阳湖、靠近鄱江的聚落和水运码头。相传姑苏人曾在此制陶。瓦屑者,即泛指所产陶器之破损毁坏者。有文字记载此地的残器碎片:“其屑坚厚近寸,虽历风霜不泐,土中掘出,则有如盆者,如百壶罂者,如瓮者,而罂为多,间有如今宫殿所用琉璃瓦者。其坌而为阜纡,而为冈垒,而为路迭,而为墙倾,而为崖罗,而为茔辟,而为基艺,而为图;或蚴缪如长虹,或从聚纷纭如蝌蚪,或散布如落花、如鱼鳞。乱甓颓垣,绿杨衰草,久与汉寝唐陵,共凭吊于韵歇。烟销日落潮平之外,而风雨所剥,波涛所啮,不知凡几年矣,瓦屑固如故也。”  这段如歌如诉的文字为我们铺开了一幅忧伤的画卷。晶莹剔透的琉璃破碎凌乱,恣意生长的绿杨衰草下断壁残垣,共同见证着作为当年宫殿营造工场的瓦屑坝,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壮丽,曾经有过怎样的冷落凄清!  瓦屑坝不仅仅是我的故乡,也是大多数团风人乃至黄冈人、湖北人的故乡。在黄冈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随便借问一位行人,说起“江西填湖广”,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  相关的史料多如牛毛。如,民国三十五年黄冈《黄氏宗谱》卷首·富一公传云:  现今大姓之杂于冈、水、麻、安[按:即今黄冈、蕲水、麻城、红安]者,类皆发源于江右(即江西——作者注)。  除黄冈外,鄂东南的今鄂州、咸宁等地区情形与此相类。  总之,据多方考证,今天的湖北本是一个移民聚居区,有超过80%的家族是移民家族,相应地有90%以上的人口是历代移民的后裔。近来有个名叫张国雄的人,随机搜集了湖北339个家族的档案,其中只有22族是世居于湖北的家族,其余都是唐代以后迁入的,移民家族占总数的93.5%(参见《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  探究当年“江西填湖广”而构成“移民潮”的原因,有多种推测,有战乱说、拓荒说等。从政治方面看,为剥离大宗大族的势力而采取集中移民的办法,即对人口众多、势力强大的宗族,政府分而治之,移民之兄弟皆不许居住在一起,民间称之为“赶散”。江州义门陈的传说中,这一说法更为契合人们的想象。  仔细玩味“赶散”这个词,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要“赶”,其次还要使之“散”。对于我的祖先移民所受的此般待遇,并非妄加揣测。虽然在正史中无从查证“江西填湖广”是否具有强制性,但封建王朝对人民的严格控制,是要把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不使外流,让其为地租、徭役而终年劳作。如此大规模、历经几个朝代的长途迁徙,很难想象,若没有政府干预,无数移民会自觉自愿背井离乡,去做前途未卜的拓荒者?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而古代的移民史,更是一部血泪史。瓦屑坝大移民,对于政治群体来说,是移民垦荒的战略决策。对于平民来说,则是“民食蝗,人相食”的苦难和抗争。  作为一个移民集散地,瓦屑坝还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只是经过了这么些年,对于丧失了家谱和祖先记忆的移民后代来说,这瓷片散落的瓦屑坝,这茫茫的尧山和清清的鄱阳湖水,这古老的渡口和迷茫的帆船,这白发苍苍的老娘送别远走他乡的儿女、相濡以沫的兄弟走向遥远的他乡,已是他们对于故乡的最后怀想。于是他们代代相传,告诉他们的儿女,瓦屑坝就是他们的根。  沧海桑田,时空转换。战火纷争,灾害频发,政治角斗,凡此种种,曾经的故乡变作他乡。沧海一粟的我们,命中注定已经找不到最初的家乡。身为移民儿女,我的血液中流淌着一种情结,那就是对故乡的寻觅,对先祖的追忆,对流浪的本能向往和挥之不去的乡愁,对移民群体与生俱来的同情。其实,古往今来,天灾和战乱迫使人类不断迁徙,谁的祖先又不是移民呢?  行文至此,我的脑中不禁响起那首饱含乡愁的歌谣: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


编辑推荐

  一次影响3723名移民命运的政治大迁徙;一场贯穿1000多个日夜的安置大会战;一项投入1000多名建设者和移民工作者的爱心大接力!  作为移民,是酸楚,还是快乐?作为移民工作者,是艰辛,还是幸福?在实现南水北调百年梦想的漫漫征程中有这样一群特殊而可爱的移民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移来的幸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