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知青梦

出版时间:

1996-3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知青梦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暑假时在北京新东方房山住宿部学GRE时我的填空老师杜昶旭推荐的
  我喜欢叫他小浣熊老师
  其实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小浣熊老师也是个野心勃勃的拓荒者
  因为他一直坚持把别人兜里的钱掏出来和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于是这个假期他就在我们幼小无知的心灵上愿意怎么刨就怎么刨
  野心勃勃 字面上来看给人的感觉是贬义 可是以小浣熊老师的学历和成就来看 这里就变成了褒义
  
  在学校的图书馆我意外的翻到了96年第一版的《中国知青梦》
  开始时我是有些惊讶的 因为这本书已经泛黄 翻开来有灰尘和陈年的味道
  与现在包装精美的书籍来讲 这本书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如果不是小浣熊老师提及过 在图书馆几十个大柜子上我一定不会注意到它
  我也意外的发现我竟然是第一个评论此书的人 不知是别人不屑一写还是我太自不量力
  这历史如此沉重 也确实无从评论
  
  我本就是个历史知识匮乏的工科生
  但是我对 文革 上山下乡 知青 恢复高考 这段历史有奇怪的好奇
  我也无心去评论什么历史
  我只想把在书中信手抄的3句打动我的话与大家分享一下
  
  1. ‘谁愿意为了爱情而一辈子下地狱呢?那样的爱情不是过于残酷和苦涩了么?'
  
  在恋爱的时候 很多人都会说会想 为了爱情愿意下地狱
  初中时 听羽泉 有一首歌序曲的时候是一段独白记忆深刻 他说
  
  即使有一天世界毁灭了
  我也要化作紫黑色的蝙蝠
  去地狱 寻找我的爱人
  
  在后来恋爱时 也确实有过 你是光我就是光 你是黑暗我也是黑暗 反对我们的人都是敌人 的想法
  也在瞬间有过大不了blablabla的想法
  反正就是怎么绝怎么惨怎么来
  
  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过类似的决绝的想法
  我也不怀疑一个人许诺时的真心真意 (至少在当时)
  但是现在想来 是啊 让你去地狱溜达一趟开开眼界可能大家都乐意
  可是下一辈子地狱到底有多少人愿意?
  
  原谅我对知青生活的无知 我原本站着不腰疼的想 不就是劳动改造么
  事实上 知青的生活是如此的无望甚至绝望
  单就爱情来讲
  
  未婚同居在云南垦区大部分地区一般在5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90%
  知青们每天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体力劳动外
  他们的基本生活也无法得到保障
  他们一年有大半年在喝用盐煮的盐水汤
  睡长了蘑菇的棚子
  未婚同居会导致两种结果 一个是堕胎 一个是私生子
  其实我说他们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是想说
  在一个连麻药消毒药甚至正式医生都没有的山沟里
  堕胎和生孩子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有很多女知青就死于这两种原因
  另外如此艰苦的环境也造就了很多荒谬的事情
  比如说 分食堕掉的死婴
  而在大返城的那年90%的知青情侣选择了抛弃他们的私生子
  因为这些孩子身份不明 带回家乡自己的名誉扫地
  实际上知青自身前途未卜 80%以上的知青情侣返城后便分开了
  孩子只是孤单寂寞的产物
  
  是的 当人们在漆黑一片时想找个同行的伴这无可厚非
  当你以为一辈子就这么黑暗下去后你或许会像温水里的青蛙不再挣扎去寻求光明 你或许就心甘情愿的下地狱了
  可是偏偏这时候世界为你开了一扇窗 我怀疑还有多少人愿意留在地狱中煎熬
  夫妻本是同林鸟 大难临头各自飞
  你也不能去责怪他们什么 因为换做你我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下我们也是不愿一辈子下地狱的那个人吧?
  那样的爱情确实是过于苦涩和残酷了 不是么
  
  2.‘我至今仍然坚持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错误,因为只要我们彼此都很真诚,都给予过对方一段美好时光,我们也就没有辜负爱情这个纯洁的字眼。'
  
  仍然是爱情
  
  那个年代青年人的偶像就是穿了一身国防绿的军人
  那些只有16,7岁的青春萌动的姑娘谁的心中没有这样一个倾慕的对象
  于是为了自己的爱人而奉献自己的忠贞和纯洁也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这些年幼无知的女孩还没有擦亮眼睛就趟了爱情的浑水
  十年上山下乡期间被农场领导 驻地军人 强奸和诱奸的女知青 不计其数
  
  可是若干年后当笔者历时一年去收集这些资料时
  一个当年的女知青这样幽幽的说
  我当时就落了泪
  原谅我总是这么矫情
  可是这句话确实真真切切的打动了我
  
  现在人们总在说 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并且在结束的时总喜欢细分是谁的对错
  何必呢
  我总是虔诚的相信即使后来分手的情侣在恋爱的时候确实彼此交付过真心
  都给予过对方一段美好的时光
  有句话不是说么
  爱的反义词 不是不爱 而是曾经爱过
  那我想分手后又何必纠结于谁对谁错 谁负谁多一些 谁爱谁多一些
  我想很不负责的说一句 我们的人生才短短的20几年 你们这些年轻的校园情侣能有多大的爱恨情仇啊
  我想再大的伤害 也许很多很多年以后
  回头来看看 像这位女知青 历经了时间的烙印和打磨 能发出这样温暖柔和的光辉来 就好
  
  
  3.'因此知青们打着红旗上山下乡,在边疆埋葬一个雄心勃勃的拓荒梦之后,就丢盔弃甲地踏上重返城市的归途。'
  
  这里 作者用了一个 雄心勃勃
  其实 雄心 和 野心 只有一字之差
  在英文中aspiration既有野心 也有 雄心之意
  有时候往往分不太清
  我们往往评价一个人的时候都是以他的功绩作凭证来评价他是一个雄心者还是野心家
  因为作者本身是一个在云南服役8年的知青(原谅我用服役二字 在我看来 确实如此) 所以我想这个 雄心勃勃 也加入了一点个人感情色彩吧
  
  那些出身不好的知青 写血书 与家庭断绝关系
  那些出身不好的知青 脏活累活抢着干 就为了向组织靠拢 用血汗换一个入团乃至入党通行证
  那些出身不好的知青 推荐上大学 回家探亲 提干 当兵 都被排除在外
  其实我想说现在都说出身不重要了 可是为什么在入党证明里还是要单列两项考核--文化大革命 89年五四运动
  
  我爸爸有一个大学同学在54运动时因为去广场给抗议学生送了水和食物
  不能再单位在呆下去
  因为跟领导关系不错
  最后被送去了美国
  现在是美国公民 在美国和北京都有公司
  焉知非福
  
  还有77年恢复高考
  在这里也推荐一部电影《高考1977》
  讲的就是知青的生活
  
  里面有一幕
  那天大家都在田地上劳作
  深秋 大家在烧草
  这时候一个知青一边跑一边举着一个收音机连滚带爬的爬上山坡
  广播里正在播着国家关于恢复高考政策的决议
  那些知青们就聚在那个破破旧旧的收音机下 把收音机举得高高的 欢呼着
  身后是以燎原之势蔓延的大火
  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味道
  
  我父亲就是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78年参加的高考
  最终考上当时全国重点的 大庆石油学院
  这是一个命运的分割线
  我父亲家兄弟三人
  大爷是知青 分配的倒不远 但也耗了几年最好的光阴 是一个自视清高野心勃勃的人 他总是哀叹自己生错了时代 说生在战争年代自己就是蒋介石 我不想说他是一个独裁的空想家 他确实很豪迈
  父亲在辽河油田做一个不大不小的干部
  三叔是一个退伍的军人
  我想我们父母这一代有很多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我想说的是 如果恢复高考在晚几年 文化大革命在闹几年
  现在父亲的人生乃至我的人生应该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罢
  
  在这场耗时10年的战争之中
  用邓小平的话 中国花了300亿 买了三个不满意 知青不满意 父母不满意 农民不满意
  其实 他是不是也在暗示 花钱的人也不满意呢
  
  在最终的大返城时
  这些野心勃勃的拓荒者就这样丢盔弃甲 丢儿弃女的 逃回了城市
  
  这是一段无法抹去的历史
  这一段历史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实势也造英雄 比如说陈凯歌
  《霸王别姬》里 红卫兵来抄家 压着戏子示威游行 哥哥说 楚霸王都下跪了 你说着京剧能不完么
  是不是也包含了凯爷对那个年代的一种慨叹呢
  
  很多时候 我们都有一定的英雄主义情节
  可是往往只是年轻不安的脉搏和初生牛犊的无知
  我们除了能喷一口热血外 别无它用
  
  我有很多雄心勃勃的拓荒梦
  也是我自己亲手来埋葬
  
  
  仅是看完此书的一点感想
  对作者表示感谢 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看完很震撼,我没想到语言能有如此大的魅力,看着那些文字,仿佛我自己亲身经历了那一段动荡的历史,里面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战争年代,革命为了自己,和平年代,革自己的命“。作者的语言好深刻,很多话都那么有道理,我是90后,对那一段历史没有太深的了解,我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并读下去,我想是我的幸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