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失去的机会?

杨奎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5-05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奎松  

页数:

347  

Tag标签:

无  

前言

  抗日战争是近代100余年来中华民族首次打败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在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海外侨胞团结奋斗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热情支持下取得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最前线浴血奋战,英勇牺牲,为国家、为民族,也为世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了全面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之概貌,确立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学术进步与繁荣,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编辑了这套丛书。  这套丛书是一套学术丛书,丛书规模在50种左右。选题范围,时间上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迄于1945年9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内容上包括“政治系列”、“经济系列”、“军事系列”、“外交系列”、“人物系列”及“综合系列”等。从1992年开始陆续出版,到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全部出齐。  本丛书的编辑方针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贯彻忠于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为研究对象。既要反映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又要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关系;既要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卓越贡献,又要反映国民党中央统帅部广大爱国官兵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既要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状况,又要充分展示此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学术、思想、文化情况;既要反映当时决策层的情况,又要反映广大基层人民的情况,等等。总之,我们试图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来考察抗日战争,将抗日战争的全貌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  本丛书在编纂体例上,既照顾丛书的完整性,又兼顾各专题的相对独立性,尽量做到点面结合。在学术观点上,尽量照顾、尊重各作者个人的观点,不做统一要求,只要论从史出、逻辑严密、自圆其说、利于学术之发展与繁荣、符合本丛书的主旨,我们即予承认。  本丛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关照。身经抗日烽火的杨得志将军为本丛书作了序,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专家学者等都关心着本丛书的问世,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对本丛书的编辑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样,才使本丛书在政治上、学术上更加全面、完善、健康。

内容概要

  抗日战争是近代100余年来中华民族首次打败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在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海外侨胞团结奋斗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热情支持下取得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最前线浴血奋战,英勇牺牲,为国家、为民族,也为世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了全面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之概貌,确立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学术进步与繁荣,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编辑了这套丛书。  这套丛书是一套学术丛书,丛书规模在50种左右。选题范围,时间上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迄于1945年9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内容上包括“政治系列”、“经济系列”、“军事系列”、“外交系列”、“人物系列”及“综合系列”等。从1992年开始陆续出版,到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全部出齐。  本丛书的编辑方针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贯彻忠于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为研究对象。既要反映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又要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关系;既要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卓越贡献,又要反映国民党中央统帅部广大爱国官兵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既要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状况,又要充分展示此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学术、思想、文化情况;既要反映当时决策层的情况,又要反映广大基层人民的情况,等等。总之,我们试图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来考察抗日战争,将抗日战争的全貌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  本丛书在编纂体例上,既照顾丛书的完整性,又兼顾各专题的相对独立性,尽量做到点面结合。在学术观点上,尽量照顾、尊重各作者个人的观点,不做统一要求,只要论从史出、逻辑严密、自圆其说、利于学术之发展与繁荣、符合本丛书的主旨,我们即予承认。  本丛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关照。身经抗日烽火的杨得志将军为本丛书作了序,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专家学者等都关心着本丛书的问世,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对本丛书的编辑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样,才使本丛书在政治上、学术上更加全面、完善、健康。

作者简介

  杨奎松,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1953年10月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曾任《党史研究》杂志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讲师,专著有:《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合著)、《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研究》(合著)、《中间地带的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政治解决两党冲突的尝试1.蒋介石的主动与初衷2.与莫斯科的秘密接触3.数路并进找中共4.走向政治解决的初步5.高层接洽的开始6.出人意外的成功第二章 不尽如人意的合作谈判1.为西北善后而交涉2.最初的妥协与协议3.周恩来的杭州之行4.从西安到庐山5.两党合作的形成第三章 要不要组织一个“大党”1.分歧与合作俱来2.不约而同的提议3.“大党”问题的谈判第四章 走人绝境的军事谈判1.军事磨擦的加剧2.制止磨擦的尝试3.军事谈判的展开4.新四军问题的交涉5.划界谈判及其失败第五章 希望存在于妥协之中1.关系缓和的迹象2.蒋介石约见毛泽东3.林彪的重庆之行4.一次失去的机会第六章 为宣传和舆论而战1.重新走回谈判桌2.西安初步协议3.重庆谈判之激荡4.宣传战的演进与中止第七章 要联合政府还是要解放委员会1.美国人的介入2.一厢情愿的延安协定3.赫尔利功败垂成4.毫无希望的再谈判第八章 在“愉快融洽”的背后1.“内战的方向确定了”2.“和平”突然降临3.艰难的讨价还价4.仍旧山重水复5.打亦谈来谈亦打第九章 战争与和平的交响乐1.和平机运的再现2.破天荒的停战协定3.真有民主化的可能吗?4.难以调和的矛盾5.美国调处名存实亡6.战争解决问题第十章 十年谈判的尾声1.反蒋和共的密谋2.“和平代表”的和平努力3.“只能成功不能失败”4.意料之中的结局附录一人事记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政治解决两党冲突的尝试  自从1927年国共两党开始了真刀真枪的大规模武装斗争之后,战争自然就成为决定两党胜负生死的关键。就在这连绵不断的血雨腥风中,中国出现了决定着中国命运的势不两立的两种军队和两种政权。中国的一切似乎只能取决于这对立双方军事较量的最终结果了,而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强大优势和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的异常悬殊,似乎也已经注定了历史的最终结局。然而,就在国民党人弹冠相庆,开始不可一世地预言自己的胜利的时候,历史却悄悄地在1936年拐弯了。  1.蒋介石的主动与初衷  1934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迫于国民党的强大军事压力,放弃了艰苦经营多年的所有南方根据地,开始向边远的西南和西北地区转移。自此,国共两党的军事战略地位及其实力的对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编辑推荐

  这套大型丛书,汇集了国内名家研治抗日战争史的精心之作,时间上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下迄于1945年9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内容上包括“政治系列”、“经济系列”、“军事系列”、“综合系列”等。每书专门研究一个方面或一个问题,既深入透彻,亦全面具体,许多结论、观点都突破了过去学术界的习闻常说,显现当代学人的求真求实的学术情怀。全套书构成对整个战争的全面、真实的大写真。可读性强,许多史事的反映都出乎意料,大量征引的资料都鲜为人知。的确是人们了解中华民族和现代崛起和了解抗战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力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失去的机会? PDF格式下载



  p8:2月23日,邓文仪急匆匆地打电话要求与王明见面。似应为1月23日
  p45:允许张学良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似应为五届三中全会。
  p46:注释1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二中全会电。。似应为三中全会。
  
  唉民族罪人。。。。。。。。。。。。。。。。。。。。。。。。。。。。。。。。。。。。。。。。。。。。。。。。。。。。。。。。。。。。。。。。。。。。。。。。。。。。。。。。。。。。。。。。。。。。。。。。。。。。。。。。。。。。。。。。。。。。。。。。。。。。。。。。。。。。。。。。。。。。。。。。。。。。。。。。。。。。。。。。。。。。。。。。。


   解放之初,民众对于国民党不加分辨的仇视;近年来,民众开始不加分辨的仇视当局,动辄得咎,历史事件也总被拿来吵来吵去,一味抹黑。中共40s一度真的要整编军队、全身心的投入到政治之中去,说出去谁信呢,就算杨奎松早就写过这本书,论证了这个问题,有几个人愿意花时间去看呢?对于很多人来讲,在网上只是要发泄,网易上很多人看到标题骂了再说。前段时间杨奎松回答史清的疑问中,曾表示网络上少有真正的学术,他也不愿意在网上讨论,也难怪,网上的声音太多,你一言我一语,很多人只是发泄,根本不愿平心静气的认真讨论。
   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来讲,没有绝对的道德,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是对的。就像企业就应该挣钱,就像美国要全球追杀斯诺登。看事情,尤其是做研究,要秉持理性客观的宗旨,深入到历史中去,超然于历史之外。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去进行评判以致道德上的评价,而是应该像杨奎松所说,首重史实,次是评价。对于历史上的人物、政党乃至国家来讲,任何一个判断都会影响他们以后的走向,乃至会对以后的命运产生致命的影响,但他们没有预知能力,不能像我们一样做事后诸葛亮,所以任何预先备好道德大棒或者阴谋论来看待历史文本的人,多少都会带进去个人好恶。当你先验的以为一个人一个政党是“好”的时候,那么他的种种表现都是好的,即便是不好的也肯定有他无奈的原因;“坏”就更不用说了,处处疑邻盗斧。
   前段时间民国热,好似民国像天堂一般,仅举一例来说明当时当世的残酷。1936年,官方统计数据表明,每年上海街头会有弃尸5500具,平均每天有十几具。这样的社会何羡之有?当然,我也知道,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关心真正的事实如何,他们只是借助古人表达对现状的不满而已,但有时真的会有人跟你认真说起这样的事情,会深度侵入你的生活,还确实十分影响心情。虽然公知俨然已成贬义词,但说到这,还不能不佩服一些公知,他们从容穿梭于各种情绪与不满之中,顶着褒扬和谩骂,在装x的道路上勇敢前行,还真是不易。


   所谓“抗战前后”,实际上包括了1936-1946年间的两党谈判,最后一章还涉及了国民党大势已去之后的北平和谈。对共产党一边来说,是从濒临毁灭、到起死回生、逐渐壮大、再到击败对手的过程;对国民党来说,是其合法性由于抗战而至顶点到被共产党彻底打垮的过程。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变化为何又是在抗战期间发生的呢?如果没有抗战,故事将如何发展呢?


   书名为“失去的机会?”,我一直对这个问号觉得别扭,国共十余年的谈判过程中当然不乏和平统一的机会,为何要画蛇添足的加个问号呢?读完此书后,虽然杨奎松并未提出观点,但我大抵知道这个问号的涵义了:国共两党截然不同的观念形态、政治地位和社会基础造成双方截然不同的政治目的,并最终导致国共两党总是难以找到共同的妥协基础和谅解方式。从现实角度而言,成王败寇,国共间也许就从未存在过通过谈判和平统一的机会,通过和谈而统一的机会只是一片云,看得见但永远摸不着。
  
   我一向认为,政党和国家其实是没有“人格”的,对于政党利益和国家利益而言,手段从无高尚和卑鄙之分,哪怕我们常人看来极其卑鄙的,但只要为政党夺取政权、维护政权之目的,那就是无比高尚的。若将国共间的较量概括为“斗智斗勇”,国共谈判和战场上的厮杀一样,都只是双方克敌制胜的一个斗阵手段而已,谈判纯粹属于斗争策略和争取民众的姿态,若将其视为“机会”,多少是有些天真的。国共双方在谈判中既有妥协亦有出尔反尔,只是双方根据各自状况和不同时期国内、国际形势而做出的对己方的最优选择而已,教科书上国民党的心怀叵测和中共的高瞻远瞩也许都不成立。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极其清醒地认识到: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得不到。当然,我还是认为不要试图去辨析这些做法到底是高尚还是卑劣,通过尽可能全面的掌握和品位历史史料,我们能做到的只是理解当时的国共双方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
  
   本书前言的一段很是吸引我:
   今天的国共两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第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其领导人都对中华民族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第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标准的观点来看,绝对都是好人。
  
   我真心希望两岸政党和人民都能一直持有上述两个观点。


   昨天看完了《失去的机会》,总的感觉就是标题那句话,实力是硬道理。
   十三年间十次谈判,就是这十三年间,国共双方的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全面抗战前的谈判共产党希望南京政府能够承认自己的政治地位,保留自己仅数万人的部队,还要南京政府拨付军费,到了北平和谈,国民党欲投降而不可得。人说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其实三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说三个问题。
   第一,毛的地位的确立。早期的谈判过程中,中共中央在谈判的策略上还是有争论的,我们还能看到周、毛、张等人在具体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但是到了后期,除了周在前方对方案的修改,就是接受毛的指示,估计就是在全面抗战前后这一时期,毛以其国际眼光和深思熟虑做出了一系列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选择,由此逐步确立的自身地位。
   第二,主义从来不是问题。历次谈判很少看到有关主义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始终是在兵马钱粮,说到底是枪杆子的问题,而主义从来不是问题。
   第三,除了枪杆子,一切都是幌子?我们可以看到国共谈判过程中,特别是抗战结束后,历次谈判共产党都要求国民党取消一党独裁,要求的联合政府、民主、自由、军队国家化等等现在叫做“普世价值”的东西。但是我们知道建国后我们有过反右、大跃进,直至文革。为什么当初苦苦追求而不得,后来自己当政应该去做的反而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难道一切都是幌子。


吐槽而已,不必当真。


如果我说两万年前,中国人(抱歉,就用这个代称吧)大多活不过30岁,是不是可以证明民国像天堂一般?


估计就是在全面抗战前后这一时期,毛以其国际眼光和深思熟虑做出了一系列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选择,由此逐步确立的自身地位。
——————————————————————————
毛的地位是整风确立的


而主义从来不是问题
——————————————
如果主义不是问题,就不会有四一二了……


为什么当初苦苦追求而不得,后来自己当政应该去做的反而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难道一切都是幌子。
————————————————————
请读读毛在抗战胜利前写的《论联合政府》,共产党人从不讳言自己的政策,那就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当时争取言论自由这些是符合新民主主义的政纲的。


主义从来不是问题.
-----------
是皇位之争,非主义之争


“当时争取言论自由这些是符合新民主主义的政纲的。”原来言论自由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政纲的。


四一二是权力问题,不是主义问题。


最后一句为什么是问号,怕被和谐掉?


2010-09-06 17:54:29 shibingyu   “当时争取言论自由这些是符合新民主主义的政纲的。”原来言论自由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政纲的。
---------
哈哈哈哈哈


 为什么当初苦苦追求而不得,后来自己当政应该去做的反而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难道一切都是幌子。
  ————————————————————
  看《动物庄园》就知道了。


因为还没有尝到权力的滋味


当人们相信主义的时候,主义就有实际作用了。


一切都是幌子


权力和主义并不矛盾,为贯彻不同的主义,必然会有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


主义是手段,权力是目的。手段常新,目的不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