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征服之梦

徐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3-9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徐勇  

页数:

42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战争是令人厌恶的字眼,却是人类历史上始终存在的现象。据统计,自公元前3600年到公元1959年的5560年间,共发生大小战争14531次,平均每年约2.5次。另据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曾引用过的资料,自公元前15世纪到19世纪之间,每有一年和平,便有13年战争。因此,阅读和研究战争史,不只具有学术意义,还具有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社会意义。 发生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侵略与中国抵抗的战争,在人类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战争自日本1931年攻占东北到1945年战败投降,共进行了15个年头,从日中双边战争蔓延开去,卷入人口10余亿,战火烧遍整个远东太平洋地区,整个规模超过欧战,伤亡亦为历史上罕见。  这一场战争给转型阵痛时期的中国带来了空前惨痛的创伤和无比巨大的冲击;但为正义而战,使各种社会力量进行新的调整与改组,历史由此而步入一个新的台阶。战争的发动者,是作为小国和岛国的日本,它的军队像潮水般涌上大陆,又落潮般退去。战败的结果却由外来力量实施痛苦的变革,矫正了近80年军国主义的畸变;新的民主阶段的社会发展,为日本的重建与繁荣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对于整个朝鲜半岛以及其他东方各国,这一场战争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简介

徐勇,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师,一九四九年十月生于四川自贡,一九八二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一九八五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事科学院军史部工作。先后发表《日本的军部政治化与法西斯主义的确立》、《卢沟桥事变与不扩大派》等论文译文二十余篇,参与三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等专著的写作工作。

书籍目录

绪言第一章 战前背景、态势析要 1.日本军国主义与大陆政策 2.国防方针与对华作战计划 3.军队、装备、技术及其战略特征 4.中日关系与东北亚国际关系第二章 战争初期的战略与政略 1.日本开启战端 2.中国的对策与日本对东北的殖民统治 3.进攻上海及其作战指导 4.国际格局与中日双方战略态势变化第三章 走向战争升级 1. 进攻长城噩其战略指导 2.反游击作战与打开对苏关系 3.对华北的谋略与渗透 4.法西斯体制确立与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第四章 全面进攻战略的展开 1.对华全面战争的决策和战略 2.绪战中的华北战场 3.日军战略重心南移 4.攻占南京及其政战略指导第五章 决战与持久战略 1.打通南北战场与武汉决战 2.持久战略的确立与对英美苏外交 3.总动员体制与昭和新军制 4.战略转换与战略轰炸第六章 在占领区的政略与战略 1.中国敌后游击战场的形成与发展 2.战略转换时期的“治安肃正作战” 3.“百团大战”及日军的对策 4.以华制华大战略第七章 南北进抉择与对华战略 1.总体战体制与太平洋战争 2.太平洋开战后的对华战略 3.太平洋开战后的对华政略 4.东南亚战场与中国补给线第八章 华北“治安战”的强化与衰败 1.日军强化“治安战” 2.太平洋开战后的“治安战”高潮 3.“治安战”的挫败及其后果第九章 溃败与投降时期的战略  ……结语

章节摘录

  日军另一个战略原贝IJ是,每战突出重点,各个击破。由于义勇军组织上不统一,客观上为日军提供了条件。日军击溃吉林军主力之后,得知马占山部还在庆城一带活动,即派第十四师团主力前往围剿,本庄繁亦亲自前往指挥。马与优势日军周旋月余,终被击溃。10月,苏炳文在海拉尔宣布成立“东北民众救国军”,日军第十四师团向西继续推进,集中飞机、装甲车、大炮沿铁路进攻,苏炳文经抵抗作战后率残部4000余人退入苏联。对于分散各地的小股抗战力量,日军则制订详细计划按期进行有重点的征剿。这种有重点的作战(围剿),保证了日军每次作战尽可能多地集中兵力和火力,保持了优势。  日军还充分利用伪军协同作战,伪军不但弥补了日军的兵员劣势,还在地得与民情方面为日军提供帮助,陆军省1933年9月制定《满洲国陆军指导纲要》,1934年还颁布,《募兵法》,对伪军加强整组,到1936年编为6个军管区,兵力达8万人。日军通过设立顾问部指挥伪军,并直接派员担任伪军各级指挥官。  日军的作战部署与兵力配置根据不同时期而有所调整。在伪军与伪警察体系建成之后,1934年正式改分散配置为集中配置,由伪军担任各地的警戒和对付小规模游击作战。日军的集中配备,减少了由于分散配备而遭受袭击的危险;发现大股抗战力量时,再凭藉有利的交通机动条件快速进行大规模围剿。在东北地区平原广阔,铁路、公路交通发达的条件下,这也对抗战力量造成了极大威胁。  牢固控制了各交通线与城市、军事要地,即通过控制城市据点和交通线而分割围剿乡村和山林地区的抗日游击力量。这种战法在历史上曾被使用过,如清军为镇压具有高度机动性的捻军骑兵部队,采取“划河圈地”战法,即分割战场为若干易于控制的/块区域而进行堵剿。这种战法的实质是以“点线”对抗“面”。  ……


编辑推荐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时间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顽强斗争,中华民族终于取得了彻底打败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它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惊天动地的伟业,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中华民族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伟大胜利,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在地位。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对企图侵吞全世界的日本法西斯进行了顽强的抗击,消灭、牵制了大量日军。这不仅对加速日本帝国主义在大陆的彻底失败争取了时间、作出了贡献。而且也有力地支援了苏联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减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为早日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征服之梦 PDF格式下载



抗战史 征服之梦 平 BOSS要的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内容不错。


安防傻东莞服饰公司的还是哥哥方


这套书整体质量不错,如果收集齐全部那么抗战历史你至少可以知道80%的真相。再加上便宜的价格,性价比非常高。
缺点是:
1因为出版时间比较长,一些书容易散架;
2内容有用于意识形态原因,不够客观公正,毕竟是20年以前的观点。


1995出版的书,很旧了。不过内容非常好。


评价一本学术性专题专著离不开广度,深度,观点这三部分。此书广度差强人意,深度明显不足,涉及国名政府的观点陈旧落俗。书中虽不乏个别亮点,比如论及日本的南进战略。但整体结构偏弱,论述不紧密,关联性较差。既然是研究日本的侵华战略,就应相对应的论述国民政府的对应战略,才能更清晰地从战略高度刨析日方,可惜这点作的较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