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审美意识形态

[英] 特里·伊格尔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7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英] 特里·伊格尔顿  

页数:

428  

字数:

363000  

译者:

王杰 傅德根 麦永雄 译,柏敬泽 校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审美意识形态》是一本比较艰深的书,它以20世纪德国美学的重要理论为对象,对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马克思、本杰明、阿多诺等对20世纪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美学思想家”的理论作了深入的意识形态剖析,对于深化意识形态的批评方法,反思阿尔都塞学派研究思路的局限性,都作出了非常富于启发性的分析论证。我相信,这本书的翻译出版对于我国当代美学的理论建设,一定能够起某种推动和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1943- ),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1964年大学毕业后任雷蒙·威廉斯的助理研究员。1969年到牛津大学任教,长期担任凯瑟琳学院沃顿英文和文学理论讲座教授,现任曼彻斯特大学英文讲座教授。从60年代末开始,伊格尔顿以“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评析当代西方各种美学和文学批评流派,分析和评价英美一些作家的作品,在当代美学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界影响广泛。主要著作有《批评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引论》、《莎士比亚与社会:莎士比亚戏剧论文集》、《力量的神话:对勃朗特姐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等。

书籍目录

《审美意识形态》中译本序导言第一章 自由的规则第二章 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第三章 康德式的想象第四章 席勒和领导权第五章 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第六章 欲望的死亡:阿图尔·叔本华第七章 绝对的反讽:瑟伦·克尔凯郭尔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第九章 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尼采第十章 父亲之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第十一章 存在的政治学:马丁·海德格尔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博士:瓦尔特·本杰明第十三章 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特奥多·威·阿多诺第十四章 从城邦制到后现代译后记再版后记重印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自由的规则  美学是作为有关肉体的话语而诞生的。在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登①所作的最初的系统阐述中,这个术语首先指的不是艺术,而是如古希腊的感性(aisthesis)所指出的那样,是指与更加崇高的概念思想领域相比照的人类的全部知觉和感觉领域。18世纪中叶,“审美”这个术语所开始强化的不是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区别,而是物质和非物质之间,即事物和思想、感觉和观念之间的区别,就如与我们的动物性生活相联系的事物对立于表现我们心灵深处的朦胧存在的事物一样。哲学似乎突然意识到,在它的精神飞地之外存在着一个极端拥挤的、随时可能完全摆脱其控制的领域。那个领域就是我们全部的感性生活——诸如下述之类:爱慕和厌恶,外部世界如何刺激肉体的感官表层,令人过目不忘、刻骨铭心的现象,源于人类最平常的生物性活动对世界影响的各种情况。审美关注的是人类最粗俗的、最可触知的方面,而后笛卡尔哲学(post—Cartesian)却莫名其妙地在某种关注失误的过程中,不知怎的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审美是朴素唯物主义的首次冲动——这种冲动是肉体对理论专制的长期而无言的反叛的结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审美意识形态 PDF格式下载



深奥,但还能理解,有收藏价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