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东京288小时

张耀 著·摄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0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耀 著·摄影  

页数:

171  

字数:

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是作者张耀于2001年4月底发表的新作,正是在纸本媒材上挥洒数字影像与文字极限的作品。 本书的构成可当作是张耀个人创作的整体呈现。从实体而言,影像、色彩、版面、文字,每一部分都充满推敲的可能性。最佳化使用本书的两种可能,一是数字影像美感参考,一是直接切入上海与东京现代生命的报告。 本书作者张耀曾在东京住过一段时间,此刻以旁观者的冷眼出现在东京,冷雨、霓虹夜、超高楼层、深达4层的地铁站,都有他冷静的观察镜头。文字在贴写现实生活面向时,对老人、传统、上班族颇有温情,但是对混淆时空、消弭地域特色、改造种族特性的国际化租界--国际级饭店-- 一种标榜提供全球标准制式服务的异空间,却给予暧昧而失落的余韵。或许属于日本人的东京,种种传统在经济与崇洋的攻击下迟早土崩瓦解,同化成口操英语、不再90度行礼的国际人种。当思维的基调定下来,暧昧与光怪陆离成为影像的主轴,冷调的数字色彩,诡异的鲜艳原色与快速移动的运输载具,人物与世俗情欲广告媒介的特写与拼贴,构成张耀眼中的现世东京。文字以级数与粗细的变化,传达叙事者情绪的脉搏,当价格与流行物成为描述人的特征重点时,国际化的无特征种族于焉诞生。

作者简介

张耀,随时挑战创意的国际摄影作家。
比最时髦的70年代族早生了十年,80年代初到维也纳,第一件想的事,就是来了欧洲,就要进入主流,不想当客人。
这包括用当地的语言写作,用德语,还要去泡咖啡忱馆。用另一种语言思维和大规模地拍照,都从欧洲开始,以一个作家的方式拍照,所以就有了“张耀式”的放肆创意、影像视觉和文学混合的个人风格。
1995年,出了《打开咖啡馆的门》,被都会族称作“雅皮圣经”,在海外开创一种全新的视觉书概念。
之后,《黑白巴黎》、《彩色罗马》、《威尼斯进行式》、《八百年在路上》、《托斯卡纳的蓝》、音乐CD影像书……
每一本书,都变成一种时髦,像一个纸上进行的电影。数位风格的新作《东京288小时》、《上海77层楼》,写照东方两个最疯狂、摩登的大都会。
现在,人家叫他“视觉先锋”,但他只想继续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张耀的书”。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章 新宿的海,大雨,Hyatt和鱼第二章 十七岁的涩谷,天狗第三章 早上起来,CNN在说第四章 夜的狐步,歌舞伎町的D小姐第五章 南口,南口,三十三个女孩第六章 飘在三千万东京人之上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东京288小时 PDF格式下载



张耀的书不是介绍景色的,不是介绍城市的,不是介绍人的,是展示感觉的,张耀的感觉,张耀在某时某刻的感觉。
咖啡馆、广场、市集,人群聚集的地方,可你偏偏会觉得他镜头下的各位已经穿越了,或是空洞的眼神、或是微张的唇角,没有甜腻、没有做作、没有目的。就像是一把刀快速切过的韭菜,每一根都流出鲜活的汁液且不自知,一瞬间,浓烈的气味弥漫四周。


喜欢张耀的书籍,不过可以再便宜点么?


刚送到,还没来得及看


买了两本张耀的书,另一本是800年在路上,写西班牙的。发现张耀的书真的没什么内容与价值,类似于那些城市艳俗肤浅的小报一样,搭着时尚潮流的车,弄得花哨,价格昂贵,能骗到一些人(象我,但是后悔死了,如果看到实物肯定不会买),终将昙花一现。这样的书完全是作者仗着去的地方多,玩过的地方多,为吸引好奇的读者而貌似新奇实则粗制滥造。后悔呀!!


作者罗列了好多类似广告宣传的照片,看不懂照片视角的选择,文字稀少,感觉对了解日本文化来说,空无一物。最重要的是,价钱太贵了。


这边过于艺术抽象 不太适合旅行使用


没有拍出东京的精髓,有失张耀的水准。


文字很个人没能和我在日本三年的生活产生共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