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战略研究

钮先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8-1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钮先钟  

页数:

327  

字数:

23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钮先钟  1952年《军事译粹》杂志创立,我出任总编辑。我就是这样偶然地走人战略研究园地的。在此以前我对战略虽非一无所知,但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知半解。从此时开始,我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园地。从1952年到现在,我一直都在实行我的“三书主义”,也就是“读书”、“写书”、“教书”,而所读、所写、所教几乎完全是以战略为范围,或至少也是与战略有关。我常自我嘲笑着说,对于战略我应该可以算得上是“无师自通”了。  虽然读书千卷,著作等身,而桃李满天下也并非过誉,但我却又时常自问:我究竟是否已经通晓战略?尤其是我教了这么多的学生,是否已经能使他们了解何谓战略,何谓战略研究?  战略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内涵和意义随着时代而演进,战略研究是一个现代名词,并且已在大学中成为一种正式学科。在今天的世界上,以战略研究为专业的人和组织已经日益众多,而对于其内容和功能也有多种不同的认定。战略研究究竟是什么,也就变得日益难于解释。    我个人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常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好像瞎子摸象。往往只是摸到部分,而未能了解全体。又好像走进了“八阵图”,走进去固然并不难,但却会愈走愈模糊,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出去。古人说“歧路亡羊”,所形容的即为此种现象。所以,书读得愈多愈会感到无所适从,书写得愈多愈会感到一无是处。  我尚且女口此,我的读者和我的学生可能更会如此。于是也就使我联想到,我实在应该写一本专著来指导我的读者和学生如何研究战略,引导他们走入战略研究学.域的窄门。因此,我才决定放下其他的工作,来写这一本书。  这本书以我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其中有若干资料过去曾经在其他著作(书或论文)中发表,不过现在,都已整合。全书内容所包括的是三个问题及其答案:(1)何事(what),(2)如何(how),(3)为何(why)。简言之,即为要想解释:(1)什么是战略和战略研究,(2)怎样从事战略研究,(3)为什么要研究战略。  读了这本书,至少应能了解上述三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也就可以无忧无惧地进入战略天地,学习做一位战略家。简言之,路还是要你自己去走,但这本书可以充任向导;带着你顺利地达到理想的目标。  全书共为十二章,在结构上又可分四段:  (1)第一和第二两章分别说明战略的定义以及现代战略研究的内容。  (2)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以研究方法为主题。  (3)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章分别讨论战略研究的实际问题。  (4)第十一章阐述战略研究的四个境界,第十二章说明研究战略的理由。这两章也共同构成全书的总结。  就全书设计而言,重点是放在如何研究战略的问题上。诚如博弗尔的名言,战略就是思想方法。研究的意义即为深谋远虑。  ……

内容概要

战略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内涵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进。本书作者以其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试图提出和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何谓战略和战略研究,二是怎样从事战略研究,三是为什么要研究战略。就全书设计而言,重点放在怎样从事战略研究这个问题上。诚如已故的法国将军博弗尔所言,战略就是思想方法,战略研究的意义是深谋远虑。本书不仅可以为有志于从事战略研究的学子提供一个完整的框架,而且对于各行各业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也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钮先钟,1913年生。金陵大学理学士。曾任《台湾民生报》总编辑,《军事译粹》杂志社总编辑,我国台湾淡江大学。教授。现任淡江大学及三军大学荣誉教授。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战略第二章 现代战略研究第三章 战略研究的基本假定第四章 战略思想的取向第五章 战略思想的背景因素第六章 战略研究的单元第七章 战略与情报第八章 战略计划作为第九章 核战略第十章 行动战略第十一章 战略研究的四种境界第十二章 为何研究战略后语

章节摘录

  在现代社会中,战略似乎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不仅在军事方面,而且在许多其他方面,战略这个名词也都经常出现,有时甚至有滥用之嫌。反而言之,尽管这个名词是如此流行,但其真正的意义和内容又似乎并非一般人所能完全了解。或许此即所谓习焉而不察,但也显示出世人对战略无知的真相。  战略不仅是非常流行的名词,而且也是非常悠久的观念,甚至名词的本身也有其非常久远的来源。不仅在西方,在中国也一样可以发现战略的观念源远流长。  照理说,一定是先有观念而后有名词,等到名词出现时,观念应该早巳相当成熟,并且也已开始形成一种共识,而不至于发生误解。一般的名词既已通用,也就很少有人去对它的意义作认真的考虑,所谓名词必须有明确的定义,那只是现代学术界的流行想法而已。  地球上究竟何时才有人类,固然还是一个谜,但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所谓战争,就广义而言,是在史前时代即早巳存在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有人类就有战争。最初,战争只是单纯的斗力,但不久,斗力之外又加上了斗智。等到斗智的思考和行为逐渐形成时,最早的战略观念也随之而产生。简言之,最原始的战略观念即为斗智。  此种观念的起源是在何时,当然已不可考,而其逐渐成熟更是一种非常长久而复杂的过程。等到人类已有历史时,此种观念自然会留下其记录,于是为求表达的方便,专用名词也随之开始出现。  我们现在所通用的战略一词发源于西方。在现代西方语言中分别为:  英语 strategy  法语 stratégie  德语 strategie  意语 strategia  其词根则同出于希腊。  古代希腊语中有“stratos”这样一个词,其意义为军队,从这个词所衍生出来的“strategos”,其意义为将军或领袖。再进一词又有“strategeia”,其意义为道(generalship)。此外还有“strategama”,其意义为战争中所用的诡计,译成英语即为“strategems”。在希腊文中还有“strategike episteme"和“strategon sophia"二词,前者意义为将军的知识,后者的意义为将军的智慧,这又都已把现代战略的  广义解释包含在内。    吓阻欲求生效,则必须具备下述三项基本要求:(1)能力(Capability),(2)可信性(Credibility),(3)沟通(Communication)。由于这三个名词的英文都是以“C”字为首,所以,也可简称为吓阻的“3C”。  一、能力  吓阻必须以实力为基础而不能以空言为恫吓。必须让乙方知道甲方的威胁的确能够兑现,然后始能产生吓阻作用。甲方的能力愈大,则其威胁也就愈受乙方重视,于是接受吓阻的机会也就愈大。若无足够的能力来使威胁兑现,则即令是最大的威胁也不会产生吓阻作用。  二、可信性  甲方另有能力但还是不一定能保证乙方相信甲方的威胁是真的,而并非虚声恫吓(bluffing)。换言之,甲方的威胁在乙方心中必须具有可信性。某种威胁能否使对方感到可信,那又牵涉到很多的因素。譬如说,威胁的本身有的比较可信,而有的则不可信。又或某种威胁在某种环境中比较可信,而换一种环境就会变得不可信。一般言之,威胁愈大,则可信性愈低;反而言之,较小的威胁虽可信性较高,但对方却又可能不那样害怕,于是也同样不能产生吓阻作用。此种微妙的变化可以举例说明如下:  美国以“大举报复”为威胁来吓阻苏联对美国本土的攻击,其可倌性较高,但用同样威胁来吓阻苏联对西欧的攻击,其可信性就会降低。所以,为了增强此种威胁的可信性,美国遂必须驻军西欧以作为再保证(reassurance)。  假使双方能力悬殊则吓阻关系是单片面的,可信性当然不成问题,当美国尚享有核专利时就是这样。但若双方能力相当,则将形成相互吓阻的态势,可信性遂必然降低,而吓阻的范围也会随之而缩小。  三、沟通  欲求吓阻生效,还需要第三要件,即必须能使对方确知何种行动为我方所不允许,以及如果采取此种行动,则其后果又将如何,此即所谓沟通。我方必须能把正确的信息(message)传送给对方,并使对方对于信息的内容不会有任何遗漏和误解。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传达变得迅速而正确,所以,沟通似乎并不困难。但事实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因为信息本身是一件事,对方对它的认知和了解又是一件事。  以上所云为吓阻观念的基本分析,对于任何时代都同样适用。基于此种分析,即可了解吓阻是一种充满内在不确定性(uncertainity)的观念。其效果是心理性的,所以也不能作量化的处理。换言之,不是一百就是零,而无程度上的差异。吓阻无赫赫之功,但却有显著的失败。  从过去的经验看来,吓阻失败的例证很多,其原因很简单:过去任何国家对于他国所能作的威胁都相当有限,所以对方虽明知此种威胁会兑现,但有时仍敢冒险而不受吓阻。因为其结果固然可能会触发战争,但即令战败,其所受损失也并非不能忍受。过去战败国不久即常能复  兴,历史中不乏成例。因此,除非双方实力悬殊,又或利害关系不大,否则吓阻就不易生效。  但自从人类进入核时代之后,吓阻的意义、运作、效果都开始发生新的改变。其主因为核武器的出现的确已经使人类有了毁灭他国也同时毁灭自己的能力。用核战争采当作威胁,其意义与过去的任何威胁都不一样。假使核战争发生,其结果可能是不分胜负,同归于尽。  当美国最初享有核专利以及后来还享有压倒优势时,美国自然有把核武器看作万应灵丹的想法,即认为核武器可以吓阻一切战争和一切侵略行动,不仅能保护美国本身而且也能保护其同盟国。等到苏联也已有向美国发动大规模核攻击的能力之后,美国的吓阻战略思想遂开始发生改变。其分水岭即为麦克纳马拉在1960年代任国防部长时所主张的MAD观念。MAD可以解释为“互相保证毁灭”(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也可以解释为“互相保证吓阻”(Mutual Assured Deterrence)。换言之,当美苏双方都有保证能够毁灭对方的能力时,则也就能够彼此吓阻而都不敢向对方发动直接攻击。对于美国本身而言,此种改变并无太多影响,但对于其同盟国则有极大的影响。①  过去,核吓阻好像一把伞,当核伞撑开时,不仅可以保护美国本身,而且还可以保护其同盟国。现在却像一件雨衣,只能保护穿雨衣的人。学者把前者定名为积极吓阻,或延伸吓阻(active or extended detdrrence);把后者定名为消极或最低吓阻(passive or minimum deterrence)。换言之,前者可以达到保护同盟国的积极目的,后者则只能达到使其本身免受攻击的消极目的。  ……      书摘2  任何国家或个人,都不能像天方夜谭中的阿拉丁(Aladdin)一样,可以凭借神灯来立即创造奇迹。古人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今天的情况而论,培养高级人才,发展精密武器,大致需要三十年的先导时间。今年毕业.的中学生大约为十五岁,要到四十五岁时,始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2025年的主要武器系统在1995年即应开始设计,否则就会赶不上预定的时间表。至于想建立一种新制度,开创一种新思想,则所需时间当然会更长,甚至一百年都不一定能完全成功。  曾为美国资深众议员的罗德(John J.Rhodes)指出:  当我们把当前的问题放在一种较长久的时间架构之内来加以思考时,今天被认为是极重要的问题也就可能会迅速地变得不再那样重要,尤其是若干现在似乎是正确的政策也会变得明显地不正确。反而官之,那些不曾认爽考虑的答案也可能就会自动显示出来。  试以波斯湾为例,今天美国决心不惜一战以保护此一石油来源。但五十年之后,中东石油将日趋于枯竭,到那时,美国对于波斯湾地区的战略价值也自然可能会作不同的评估。  ……


编辑推荐

  在现代社会中,战略似乎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不仅在军事方面,而且在许多其他方面,战略这个名词也都经常出现,有时甚至有滥用之嫌。反而言之,尽管这个名词是如此流行,但其真正的意义和内容似乎并非一般人所能完全了解。或许此即所谓习焉而不察,但也显示出世人对战略无知的真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战略研究 PDF格式下载



不谋千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掌控全局,兼顾细节。即要看大,又要看小。
战略思想需要一种宏观的思维方式。本书作为一本方法论,有助于帮助你理清宏观问题的思路及方法。相信本书对于任何想使自己向高层发展的人,都是一本出色的整体思维方法论。


书是很好的书,系统性的把战略的定义,方法论,结合例子展开,推荐一读
不过最好有一定的底子,会比较轻松


我看蒋介石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5年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大多有关于国民党抗战的史实我们早已忘却。执政党的隐瞒歪曲,夸大史实。日本军国主义者极力否认“侵略”,美化战争。更有一些无耻之徒,“无视中国军民之流血牺牲,把中国对日作战胜利之功,说成是苏联的对日作战,美国的原子弹…
一场神圣而又伟大的“民族战争”,就被这样稀里糊涂的“抹杀了”。读者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冷静思考,撇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的“**观念”,抛开一切成见,用大历史的眼光“公正客观去看这场由蒋介石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
话说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青年领袖蒋介石成为众望所归的东方“拿破仑”。中国结束了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分裂与动荡。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国民党实现“形式”上的大一统。全党上下空前团结,举国上下气象一新,呈现欣欣向荣之势。1929年中原大战爆发, 1937年,抗战军兴,“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各地方诸侯纷纷上书中央,服从蒋介石的领导。中共毅然而然宣布服从国民党的领导。至此全国上下空前团结,宣布一致对日作战。“自1927至1937年,中国内战频仍,“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国共的纷争,日寇的挑衅,(如华北事变)”,严重损失了以后对日作战的能力。
然而日寇侵我中华,不是灭亡哪一省,而是灭亡全中国,深感“唇亡齿寒”的各诸侯抛弃过去的恩恩怨怨,服从蒋介石,共赴国难。胡适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道,“蒋先生成为全国公认的领袖是无可置疑的了”。
话题在回到1927年,话说1927年,世界爆发了“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呈现一片恐慌,然而中国的经济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种迅猛的经济发展,直到1937年日本的全面侵华才被打破。这十年间(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的经济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能取得如此打的成就,已实属难得。这十年间,中国是内忧外患。但是也为我们日后打败日本积累了大量资金。
1937年,在蒋介石领导下,国共两党抛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开始了共赴抗战。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国民党组织了一场又一场大会战。例如1937年的淞沪会战,国民党组织了70万大军与日本现代化部队20多万人在上海大战了三个多月,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三月亡华的计划”大大鼓舞了中国人的士气人心,另海内外各国为之震动,“支那这条睡龙已然正在醒悟,一个东方强国正在崛起,东亚病夫的称号已经成为了历史”。徐州会战,取得的台儿庄大捷,更是打破了日本黄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洗涮了自首都南京沦陷以来,弥漫在全国上下对日作战的悲观。需要说明的是这是非中央军的杂牌军,凭借落后的武器,打败日本现代化部队。三次长沙会战,更是阻止了日本军队的南下,保卫了战时首都重庆。昆仑关战役,有小诸葛白崇禧指挥,中国建立的第一支现代化部队,与日本的现代化部队的第一次对决,把日本军队打的打败…中国对日作战胜利实属不易。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说“中国之抗战,实属洪荒以来所未有”。
一场神圣的民族抗战,其胜利来之实属不易,我们换来了3500万军民的流血牺牲,数以亿计的人无家可归,财产的损失更是难于统计。抗战胜利之后,国共内战又起,不到三年,国民政府败逃台湾,中共席卷大陆,从此中国的历史又进入了新的一页,开始了共和国的新时代。
唐德刚先生曾说出这样一句发人深思的话:“读史至此,我们经常感叹,“蒋、毛二公,「若是当年身先死」:蒋若死于抗战胜利;毛若死于建国初期。朋友,他二公在中华民族的地位,谁能相比?不幸二公都健康长寿,结果弄成蒋公死后,几无葬身之地,偶念及此,能不废书三叹?。”
一代抗日民族大英雄蒋介石,我们何时才能为其洗刷冤名,还原他的本来面目?要知道“有的东西,可以欺骗人们一时,却不能欺骗人们永远。”蒋公被称为“民族英雄”无愧这个称号,这就是蒋的历史地位。为救国家于存亡,保全华夏,化单纯中日之战争为国际战争,堪称“五千年第一人”。洗刷民族之耻辱,削弱东西之列强,促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之兴起,功在世界。试问古今有几人?
最后我想用淞沪抗战《八百壮士》之歌,作为此时此刻我心中的激动:“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当,我们行动有力,我们志气豪壮。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赶上那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我相信在本世纪中叶(即2040年)中国一定会走出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所说的“历史三峡”。历史的真相也将会大白于天下。

尹宏浩写于2010年 11月1日电话15950651702
宏浩反省录
其一:韬光养晦。一改往日作风,避免锋芒毕露,少说话,少树敌。
其二:有容乃大。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其三:各行其道。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宣传他的**思想。
其四:人生格言。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者,往往不屈小节。不惟有超世不拔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不错的一本书,看了学到很多东西。学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觉得是一本很好的方法论的教材。


非常好的书籍,有利于掌握整体、长远思考问题的方法!!


理论性强,战略研究必备。


朋友很满意,呵呵


书的内容蛮不错的,又让我扩大了眼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