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2003-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韩晖 编
15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和尚和一个书生同船夜行,铺位逼仄,和尚出于对书生的敬畏——对知识的敬畏,蜷缩着,让书生躺得舒服些。后来,书生高谈阔论,所谈的文化常识却错误百出;和尚于是松了口气,放松了身体,把书生挤到了一边。这个小故事让人忍俊不禁。让人笑不出来的是近几年社会生活中反映出来的人们通识匮乏的现象:比如全国性的歌唱比赛,在简单的文化基础知识题面前,选手或目瞪口呆,或抓耳挠腮比如不少大学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对基本的文化科学常识说不出个所以然……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通识为本。”通识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生命教育、艺术与科学本质的教育,也是哲学教育。要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人,就需要基本通识的滋养。
劝学邹忌讽齐王纳谏屈原列传陈情表滕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游褒禅山记前赤壁赋氓离骚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山居秋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兵车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阳楼石头城琵琶行李凭箜篌引过华清官(长安回望绣成堆)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锦瑟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鹊桥仙(纤云弄巧)声声慢(寻寻觅觅)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淮左名都)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作者简介及题解】《战国策》简称“国策”,大约是秦汉间人杂采战国各国史官和私人所记存的史料编纂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初又叫“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西汉末刘向加以编订,去其重复,得33篇,定名《战国策》,相沿至今。东汉高诱为它作注;宋曾巩作订补,鲍彪复作新注;元吴师道重作校注。全书分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记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其基本内容是战国时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谋议或说辞。文学上,它兼有《左传》、《国语》的叙事、记言之长,文辞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恢宏,叙事曲折人情,委婉善讽。它是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高峰,对后世散文和辞赋创作影响很深。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题目是后世整理者所加。邹忌,战国时齐国人,齐威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58),以善鼓琴为威王宠幸,用为相,次年封为戍侯。讽,指用暗示、比喻等委婉的方法规劝别人。齐王,即齐威王,田氏,名因齐,公元前365一公元前320年在位,善于纳谏,使国势强大。纳,采纳,接受。谏,指下级对上级的规劝。题目的意思是邹忌委婉规劝齐威王采纳众臣的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