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难忘的N个隐秘之地

税晓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5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税晓洁  

页数:

266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的朋友税晓洁一二事  (0nly You)·龙虎林  某夏,在一华宅的屋顶花园小筑中,初识税晓洁。  他干瘦如柴,骨架子似的身体上拖挂着肥大的汗衫和短裤,趿着拖鞋。一面贪婪地抽着别人递上的“三五”烟,一面以一个在塑料独凳上都坐得出舒服劲儿的姿势,和已不知是第N个见面的书商,嘀咕着他那本“坐在水上写出”的书的出版。如今,这本他命中稻草似的书早已卖出去了。恍若隔世,多年前的事情了……不久前的一次QQ聊天中,他一个劲儿地用他那平常老打错别字的拼音输入法正确无误地打道:五年了!五年了啊!想像他屈伸着裸臂,用似悲似喜的夸张表情望天呼号着这些话时,我能不感动吗?  阿税的那副尊容最令人印象深刻。这是我事后总结出来的,虽然我和他仅见过那么一次。那是一张无论如何都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的脸。对于他那种级别的瘦人来说,要将面部皮肉控制到这程度,难度之高,恐怕只会让人往“是不是天生的”去想。我习惯以“阿税”而不是以“什么什么山杀手”称呼他,很大原因在于此。从这一点来说,阿税是喜滋滋的。虽然他嚷嚷得多的是饥寒交迫,“秀”得多的是杀手似的冷与酷,但他的脸总是背叛他的心。当然,他自己从来不在意或根本没意识到这种不调和。不信的人可以试着访问访问他的个人主页,  有一张酷像中亚沙漠地区贝都因人般的黑白头像,最能说明这一切。  想到这些,我便老是憋闷一个问题,他是不是真的没发现自己这种能带给人喜剧色彩般的功效?事实上可能他真没意识到这点。多数情况下,他只会对持这种怀疑态度的人说两个字:“傻X!”……然而正是这样,像我之类常在QQ或电话里变着法儿从他那里偷寻一两段快意的人就会后悔。后悔自个儿没阿税那般天真,没阿税那般本性不移。不管这种“不移”是基于什么样的道理。  要说道理就是瞎扯淡了。关于他,这类事太多。去漂世界上最难漂的江,在无人区和大峡谷中独自穿越,到老林子里去抓“野人”,徒步这河那江的和这码事一比也不算什么。当然阿税也说亲近自然,说环保,说母亲河或民族文化之类的大话、屁话。在他最真诚的类似自传体文字中他说这些是儿时的梦想(或是阴影)o反正就差没扯到弗洛伊德头上去了。但我实实在在听得多的是,阿税就照相写字还加东游西荡嘴壳子死硬这招,然后投稿出书挣钱瞎找乐。  当然,这样说肯定不负责任的,至少对不起答应为他写什么序。可能说的还有啥呢?不合群?厌恶城市文明?没爹妈老婆爱?郁闷任性撒野放狂?大概都有吧。但千万别当了真。我想这些恐怕也是阿税想要的效果。总之,穷极欲号时他说过这样一句狠话:“大不了咱就当作家去!”他骨子里就有那么一股子来自于贫贱的英雄气概。谁怕谁?大不了我……  (龙虎林,男,作家,原《西藏旅游》资深编辑)

内容概要

  人是从哪里来的?——“人是猴子变的”,如今的小学生们都会这样说了,但究竟是不是这回事呢?是怎么变的呢?我的几位对进化论有过研究的朋友说:进化论其实还缺少几个环节,串不起来。“野人”问题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有可能连起这几个环节。科学的态度是不能凭空论证,科学推论需要在充分的事实根据的基础上进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地球上目前可能残存的少量活化石——“野人”进行研究,是了解人类进化问题的捷径。到底有没有野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作者简介

税晓洁,男,1969年生于陕西。做过小贩、工人、干部、记者等。组织和参加过大学生自行车万里行、大学生东风汽车质量万里行、大学生希望工程万里行、徒步汉江、徒步长江、神农架"野人"考察、雅砻江流域综合考察、雅鲁藏布江科漂流探险等活动。现为自由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华夏人文地理》特约摄影师、《旅行家》杂志特约记者、《中国摄影》美能达摄影师;著有《雅鲁藏布江漂流历险记》(山西教育出版社)、《寻找野人--神农架神秘探险之旅》(湖南文艺出版社)等书籍。

书籍目录

序 我的朋友税晓洁一二事自 序 我梦想的那种生活……第一章 风雪长江源的迷乱与震撼第二章 我的马尼干戈第三章 雅鲁藏布的另一面第四章 徒步汉江寻源第五章 探访雅砻江之源第六章 山岩父系部落:酒、马和女人第七章 长江源头第一县和那个荒凉废城第八章 记忆里的颜色:宝山古石城第九章 失落的古盐都:黑井寻梦第十章 得荣:山洞里的寺庙 第十一章 “神灯”和两面湖水以及那滴眼泪第十二章 12月的荒原,我们骑车穿冰河而过第十三章 在神农架找“野人”第十四章 我和更桑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第十五章 鄂西北大山深处的高家花屋 第十六章 古栈道附 长江·母亲河的呼唤

章节摘录

书摘 没有多想就迎着朝霞疾驰上路。骑上车不一会儿便发现我们走的那条看起来平如地毯的草坝子是逆水上行的,看似平坦实际是一水儿的上坡。 不一会儿速度就慢下来了,走不了几步就得休息。一路上除了草原鼠贼溜溜的来回在各个洞口穿梭,天空偶尔有苍鹰飞过,见不到别的活物。在平缓空旷的原野上,我们显得那么的渺小。 不断有溪流和冰河挡住去路,走不了多一会儿就得推车过冰河,每次过冰河都让我想起了《黑太阳731》中拿活人做冷冻试验的日本鬼子……过这样的冰河使我知道了寒冷到一定程度。就不是冷了,而是钻心的疼,进而疼到麻木直至失去知觉。 每次踩着冰碴子冲过一条河,我们都要蹦好一阵子能又找回自己的脚。 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认为,所谓“发现”这个词用在这里很可笑!有点不久前让美洲原住民判处死刑的哥伦布的那个时代的怪味道。 也许,对于苏醒不久的中国探险,真诚直面自己的勇气更重要一些: 这很痛苦,但实事求是的素质才更有利于我们民族的前进:高调一点说的话,成熟的探险精神,才有助于我们的民族尊严。这与个人心愿及轰动效应应该无关。 有些东西该商业,有些东西就不该商业。 探险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勇气和来由,更需要真诚和气魄。 我们在大峡谷之前的两个月,一个美国人在大瀑布旁遇难了。早几年,一个叫武井义隆的大个子日本人,也在大峡谷遇难……虽然我个人一直对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好感,但我们应当对这两位勇敢者表示应有的敬意。 站在探险者的立场,在大自然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没有确切答案 找了半天却先得从一个女人说起。—历史尘烟中这个较为的女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可信的参照。这个女人名声不太好,承担过的最大罪名是“祸国殃民”,似乎直接断送了一个周王朝的大好江山。至少一个本来完整的周朝一分为二,不得不迁都洛阳,她是脱不了干系的。 这个女人就是“烽火戏诸侯”中的主角之一——褒姒。褒姒以姒氏为姓,本是古褒国一民间女子,故而以褒姒名之。 ……书摘2 先人留下的文字中,关于蜀道如何开辟修造的最早记载,是一个可笑的故事。 ——对于这个故事我不知如何评说,于之我关心的是这至少说明某条古栈道真正意义上的开通是兵丁和民夫们在官方的组织下开辟的,在这里我找到了有关开辟栈道的第一个年代。这个故事的一面是贪婪财富,还有一面是为了便于兵戎,但归根结底……不好说了,不加评述。 ——《太平御览》卷888记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蜀。蜀王从万余人传措褒后,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筒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稽首,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王恐无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干人,领五丁力土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从石牛道伐蜀。” 石牛屁股的金子没贪到,但拓展了秦蜀间的最后的道路,却算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此后不久,便有史料说,华夏大地上已是“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的景象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发布“车同轨”的命令,在各地大修驰道时,这条蜀道已经是全国驰道网中的最高级的一条了。 再往后,关于修筑蜀道的文字散见于官方典籍和文人们的篇什,但多疏而不详,且多是记述兵戈铁马烽烟滚滚时捎带几笔。耶时的文人好像并不太关心都是些什么人在大规模地流汗流血,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更注重结果。当然,也有一点具体的: 东汉《鄗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载: “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干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 北魏的《石门铭》载: “诏遣左校令贾三德领徒一万人,万师百人共成其事。” 徒,即邢徒,以服劳役来抵罪的犯人。 有人据以上史料及其他资料说:邢徒是修筑褒斜道的主要力量。——其他各道大致类似。 修筑栈道的就是这些好像犯了错误的劳动人民,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凡夫俗子。是他们披荆斩棘,开山劈路,建立了惠民利世的公益事业。——当然不会是神仙,不会是英雄异人,只能是劳动人民创造了这些奇迹。皇帝老儿,官老爷们是不会干的。——自然,劳动人民创造了一切是真理。只是,他们的共同命运是,注定将被遗忘。 需要注意的是:在大规模的兴修前,最初的蜀道应该也可通行。这时的道路应该是步履而成的,是一些羊肠小道。如鲁迅先生所言: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最初的道路就是在这些平民百姓在不经意间,一脚一脚踩出来的,踩的人多了自然也就会有人致力于修葺这些羊肠小道的畅通,以求方便。就是这样。 现在我们来看看当时是怎样大规模修筑栈道的?这里面祖先的智慧令我们这些后人自豪。 修筑栈道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那个年代是一项殊为艰苦的工程。莽莽秦岭巍峨挺拔,高峻险陡,分界我国南北气候,要穿越并非易事。蜀道的选线大多是在羊肠小道的基础上因水而成,沿着河谷前进。 分布于河谷近侧的道路,因远古时无水文资料,每遇洪水常被淹没。于是,就只有将路基逐渐升高。年复一年,越升越高。如褒斜道南段汉魏时下游高约8米,中游高约5米,上游高约2至3米。隋唐以后,谷口一段已高达20至30米了。至明清,谷口一段高70至300米,中段也达30至70米了。 有些地方,仅升高路基还是不行,这时,真正的“栈道”出现了,也便出现了“栈道”这个词。 何谓栈道?诸葛亮先生总结说:“其阁梁一头人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又一古人顾祖禹说:“缘坡岭行,有缺处,以木续之成道,如桥然,所谓栈道也。”今人郭荣章先生说:“何谓栈阁,即在陡峻的山崖间,凿石架木,下撑以柱,上覆以板所构成的通道。”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分析,古栈道大致以如下几种形式建成:一种为在离河床不太高的悬崖峭壁上凿出横洞,穿以横木为梁,并在相应的河底岩石或巨石上凿出竖洞,插以竖木作为横梁中一端的支撑,然后在横梁上铺上木板成道。壁孔多凿在枯水季节日常水位以上八九米处,横洞深近1米,横梁的孔外长度约6米,路宽5米多,可以容纳两辆车或两乘轿车并行或迎面通过,这种方式后人称“标准式”;另一种为“斜柱式”,就是如果栈道离水面较高,不能在河床上立柱,则在路下的悬崖上凿斜孔,孔内立斜柱以支持横梁,斜柱的作用与立柱相同;还有一种“无柱式”,即在陡壁地段,难以用斜柱支撑,距河床又高又不能竖立柱的时候,则修成仅安横梁的栈道。有的地方还将木制的横梁改为石梁,称之为“石栈”;再一种为“依坡搭架式”,在岩壁有倾斜的地方,在倾斜或阶梯状的岩石上凿洞安立柱,横梁一头架在立柱上,一头架在山坡上开出的石坎上,或在斜坡上多处竖立柱,在立柱上架横梁,横梁上铺木板成路……这是几种较常见的栈道修筑形式。除此,尚有“凹槽式”,“多层平梁重叠连缀式”,“石积式”等。 从古栈道的遗迹,从在崖壁上凿孔的形状和深度看,最初修筑栈道时的炼铁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坚石和次坚石中凿出标准形状的孔,必需很好的钢钎,这种钎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又要有相当好的韧性。具有这些性能的材料应该是钢,或者很好的合金。就是用来制造兵刃的合金恐怕也准以胜任,更不消说铸铁和铸铜了。 为了保障安全,在栈道靠河身的一侧,有的还装有栏杆,以防人马车辆不慎堕入河中,尤其在栈道的转弯处,这种设备更加重要。为了防止崖壁上上石下坠砸伤来往人畜,还在有的地方的栈道上加盖顶棚。有顶棚和栏杆的栈道,远远望去好像一长串的空中楼阁,故古人又称为“阁道”。桥梁是横水而过,栈道是傍水而行,栈道中有时也有加盖顶棚的桥梁,所以古人也称栈道为“桥阁”。 秦巴山中的古道只有在穿越河流的狭谷地段,才在悬崖陡壁上修栈道。在褒斜道和石牛道中,栈道的里程约占全程的1/5至1/3,其余是土石路。不同道路栈道所占比重稍有不同。 修筑栈道颇为费工费时费力,而且以木结构为主的栈道耐久性较差,所以自唐朝以后,栈道逐渐被碥道所取代。如褒斜道南段,北宋时有栈道5800多间(间,指两横梁间距,约3米),元代减为2800多间,明初尚存2200多间,至清代已几乎全被“碥道”所取代。 “碥道”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铲石筑成的土石路。用铲凿下来的石块在路下坡上砌成石墙,内填土石以加宽道路。为防止车马坠出道外,石墙往往高出路面,其高出路面的部分称为拦马墙。为建碥道要寻找有坡度的山崖,需绕山取途,并且要随坡上下、削崖、砌岸、铺石、填土以成碥道。所以碥道不像栈道那样子直近捷,坚程要长,坡度有增加,但比栈道经久耐用、安全且维修省工。 川陕间的诸条古道,人体部是南北走向,局部地段随河谷而弯折。 各个时期的干道,部有固定的路线。但相邻二道之间,常有若干小道相连,行人登程皆可就近取道,而且一条大道的两端,常有不同的出口,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我的朋友税晓洁一二事 (0nly You)·龙虎林 某夏,在一华宅的屋顶花园小筑中,初识税晓洁。 他干瘦如柴,骨架子似的身体上拖挂着肥大的汗衫和短裤,趿着拖鞋。一面贪婪地抽着别人递上的“三五”烟,一面以一个在塑料独凳上都坐得出舒服劲儿的姿势,和已不知是第N个见面的书商,嘀咕着他那本“坐在水上写出”的书的出版。如今,这本他命中稻草似的书早已卖出去了。恍若隔世,多年前的事情了……不久前的一次QQ聊天中,他一个劲儿地用他那平常老打错别字的拼音输入法正确无误地打道:五年了!五年了啊!想像他屈伸着裸臂,用似悲似喜的夸张表情望天呼号着这些话时,我能不感动吗? 阿税的那副尊容最令人印象深刻。这是我事后总结出来的,虽然我和他仅见过那么一次。那是一张无论如何都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的脸。对于他那种级别的瘦人来说,要将面部皮肉控制到这程度,难度之高,恐怕只会让人往“是不是天生的”去想。我习惯以“阿税”而不是以“什么什么山杀手”称呼他,很大原因在于此。从这一点来说,阿税是喜滋滋的。虽然他嚷嚷得多的是饥寒交迫,“秀”得多的是杀手似的冷与酷,但他的脸总是背叛他的心。当然,他自己从来不在意或根本没意识到这种不调和。不信的人可以试着访问访问他的个人主页, 有一张酷像中亚沙漠地区贝都因人般的黑白头像,最能说明这一切。 想到这些,我便老是憋闷一个问题,他是不是真的没发现自己这种能带给人喜剧色彩般的功效?事实上可能他真没意识到这点。多数情况下,他只会对持这种怀疑态度的人说两个字:“傻X!”……然而正是这样,像我之类常在QQ或电话里变着法儿从他那里偷寻一两段快意的人就会后悔。后悔自个儿没阿税那般天真,没阿税那般本性不移。不管这种“不移”是基于什么样的道理。 要说道理就是瞎扯淡了。关于他,这类事太多。去漂世界上最难漂的江,在无人区和大峡谷中独自穿越,到老林子里去抓“野人”,徒步这河那江的和这码事一比也不算什么。当然阿税也说亲近自然,说环保,说母亲河或民族文化之类的大话、屁话。在他最真诚的类似自传体文字中他说这些是儿时的梦想(或是阴影)o反正就差没扯到弗洛伊德头上去了。但我实实在在听得多的是,阿税就照相写字还加东游西荡嘴壳子死硬这招,然后投稿出书挣钱瞎找乐。 当然,这样说肯定不负责任的,至少对不起答应为他写什么序。可能说的还有啥呢?不合群?厌恶城市文明?没爹妈老婆爱?郁闷任性撒野放狂?大概都有吧。但千万别当了真。我想这些恐怕也是阿税想要的效果。总之,穷极欲号时他说过这样一句狠话:“大不了咱就当作家去!”他骨子里就有那么一股子来自于贫贱的英雄气概。谁怕谁?大不了我…… (龙虎林,男,作家,原《西藏旅游》资深编辑)


编辑推荐

腻烦了城市的繁华与喧闹了吗?想让你的心情出去流浪了吧?但是你有好多好多的事情放不开,怎么办?翻开《我难忘的N个隐秘之地》吧,让我们跟着税晓洁一起漂。这是税晓洁探险行程的真实记录,丰富的图片、流畅的文字将让你可能与这个真实的带有原始气息的远离了所谓的文明世界做最亲密的接触。你将会发现,原来城市之外那么一个世界的存在是多么的神奇,每天上下班的枯燥的生活方式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是可以那么精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难忘的N个隐秘之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